集中供地了,开发商为什么还是抢啊
发布时间:2021-5-14 14:54阅读:164
如果我们少一点偏见,是可以从集中供地看出很多门道的。因为,这样的土地供应方式,会让很多基本事实显露得更加直观。
今天,是深圳在土地供应两集中制度之后的首次集中卖地,一共6宗土地,分布于龙华、尖岗山、光明、西丽、深汕等,总建面约91万平米,实现土地出让金138.44亿。
再往前看。
4.26-4.27,广州首轮集中卖地,48宗地,建面928.5万平米,成功出让42宗,成交总金额906亿。
4.28-4.29,重庆首轮集中供地,46宗地,建面695.31万平米,成交金额635.04亿元,成交楼面均价9133元/㎡,平均溢价率为42.99%。
5.7-5.8,杭州首次集中卖地,57块地总建筑面积为757.4万方,总成交金额达1178亿元,平均楼面价为15555元/平米。
5.10-5.11,北京首轮集中卖地,共推出30宗土地,建筑规模约345万平方米,共收金1110亿元,相当于去年北京土地出让金的一半以上。
去年全年,上述5个城市——京杭渝穗深土地出让金收入分别为:1957亿、2574亿、1255亿、2564亿、1054亿。首轮卖地收入分别占去年比重为:57%(北京)、46%(杭州)、51%(重庆)、35%(广州)、13%(深圳)。
去年全年,上述5个城市——京杭渝穗深地方预算收入分别为:5483.9亿、2093.4亿、2095亿、1714亿、3857亿。上述城市首轮卖地收入与去年地方预算收入之比值为:20%(北京)、56%(杭州)、30%(重庆)、53%(广州)、3.6%(深圳)。
这个结论我不说大家也明白:房地产对中国的地方城市非常的重要。一个城市吭哧吭哧1年收税几千亿,但是只需要集中两天卖一批地,签个合同就能收1000多亿,除了房地产开发商,去哪里找到这么多的钱?这里面不涉及价值判断,只是要大家正视这个事实,口号可以很高尚,但身体是诚实的,没有城市可以说,我不要土地收入。包括深圳,是的,你没看错,表面上深圳没有土地财政,但是如果你把城市更新考虑进去,会发现深圳对土地出让金的需要度,比我们想象的高很多。
集中供地,和以前分散供地相比,更进一步的展示了这一点,中国的地方城市,没有办法离开卖地,这是个基本事实。
第二,集中供地为什么没有降热度?
大家看过去这段时间的土地市场,市场给了很响亮的回答,对不对。管你集中不集中,我就是一个字:抢。不让我抢,我弄几十个马甲抢。
集中供地是为了降低土地市场的炒作热度的,应当说本意是非常可取的。但是如市场之前所预期,零售变批发,意义不大——如果大家之前有预期集中供地能让热度下降,那么可以继续等着被打脸。管理部门对市场的根本症结,显然没有号准。
不要说中国现在的城市化发展趋势那么大的课题,我们放到微观的各个城市去看。都市圈核心城市的土地供应,从根本上讲,普遍是两大特征。其一,宅地的供应总量不足,这是长期问题。看起来都有很多土地拿出来卖,但考虑到核心城市的人口都是被严重低估的,所以,还是不够。我昨天推断了深圳的实际常住人口,今天,杭州披露了自家的“七普”人口——11936010人,比2019年的1036万人,多出了接近158万人,几乎是之前几年人口增幅的3倍。既然总量不够,怎么卖只是节奏的问题,对于开发商而言,只有一个选择:买买买。其二,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结构问题。全国各地,都在猛烈加强公共住房的比重,减低商品住宅的比重。比如深圳,这次卖的地,人才住房有两块,这已经是非常“开恩”的了,回到去年看,更惨。所以,这结论就是,给到开发商的选择空间更小。
以上两个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地块看起来根本赚不到多少钱(比如去年万科拿的尖岗山地块,今天佳兆业又拿的尖岗山地块,市场怀疑利润率都只能做到5%),但是开发商还是会拼命去抢一样。不要说我说的悲催,事实就是如此:开发商买地,已经跟我们大部分人买房子一样了,也都是刚需。他可以不买地吗?干这个行当,又在深圳,不买地,没有米,慢慢也没得混。有些地,明知没多少赚头也要拼命的买,就是为了在某个城市补库存的。
所以你说,集中供地能把热度降下来吗?
第三,集中供地会产生新问题。
我之前还不知道集中供地会产生什么新问题,但是隐隐约约能够判断到,肯定会引发新情况。这是提醒大家关注的另一个基本事实,集中供地的本质就是计划指令,和我们之前看到的土地市场开始有显著区别。就像现在的买房靠积分一样,集中供地改变的是这个逻辑。
之前的土地市场,实质上是一个几百个地方城市同台竞争的市场,开发商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资金安排,在这几百个城市里做选择。现在一旦集中,所有的规则都乱了,大家都要慢慢适应新情况。这第一个问题已经出现了,一二线城市可以集中卖地,三四线城市立即就被挤下去了,连头都不敢伸出来。即是说,你越是集中卖地,开发商越是会把资金优先安排到核心城市去,谁不知道核心城市的安全边际更高呢?这么下来,三四线城市的地方长官看起来不知道怎么安排。其它的问题,媒体都报道了,比如开发商成本在增加,市场混乱度在增加(一个开发商弄几十个马甲);中小房企的生存困难在增加……
市场下面会怎样,我们现在都看不明白,能确认的就是这一点:规则变了,能够解决一些老问题,但也会引发很多新问题,往往引发的新问题比解决的老问题还多。是所谓,凡有一利,必有一弊。从行业观察的角度讲,我实在是不知道搞这个集中供地的意义在哪儿,如果是为了降地价、少出地王,其实不需要集中供地,只需要“房地联动”就完全可以实现了。
那么问题来了,继续往下走,如果说集中供地无法实现管理部门之前预期的各项目标呢?诸如降地价、降拼抢等等。那政策又会有什么变化?比如会不会效法现在深圳的“集中开盘”,让每家开发商只能从集中供地的地块里选择一块地竞买?而且不允许换马甲。或者,进行更严厉的溢价率的控制,继续压缩开发商的利润空间?
这些暂时不得而知,但回到本文的主旨,越是市场看不明白的时候,我们越是要回到基本事实里去。这些基本事实,可能会让一部分人在心理上不容易接受(比如对于房地产的真实态度,你不单要看地方政府在说什么,更要看他们在做什么),但会让我们对市场的理解更加的准确。
继续看下去,今年的瓜更精彩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买房用公积金贷款为什么总被拒绝?开发商为什么这么反感公积金贷款呢?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