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季度净预告利润断层公司业绩超预期原因统计(4月16日-4月30日)
发布时间:2021-5-12 10:20阅读:396
这篇是一季度报告走出净利润断层的个股进行分析。
我这里从财务报表数据和行业跟踪以及各种公开资料里找到了他们净利润增长最根本的原因,这里只分析他们过去净利润增长的原因,不代表未来就按照这个逻辑还能增长。
未来的增长还需要结合行业、公司、政策、估值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
这里的所有点评都代表我个人观点,我看多看空不一定准确,欢迎带上数据反驳,不接受无脑喷。
排名不分先后
————————————————————————————————————
中远海控
业绩预增原因:运价暴涨
点评: 中远海控 长协价已到年底
成都银行
业绩预增原因:规模快速扩张,以量补价
点评:
财务数据数据来看,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14.7%,21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1亿元,同比增长19.9%;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8.5%,21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18.1%。20年四季度与21年一季度不良率季度环比分别下降1bp和18bps至1.37%、1.19%,拨备覆盖率分别季度环比下降5.5%、上升39.5%至293%、333%。
风控来看,成都银行关注率、逾期率分别较2020年上半年下降11bps和8bps至0.68%和1.38%,同比降幅分别达到24bps和26bps。
业务来看,当前成都银行规模扩张的主力仍在对公贷款上,而零售贷款中,2020年主要增量贡献来自按揭,但消费贷、经营贷、信用卡同比增速分别达到83%、37%和77%。
盈利拆解来看,规模增长是驱动盈利增长的原因,达到20%,而非息、拨备分别占到4.4%和0.7%,由于息差下降,因此息差对于盈利增长贡献是-5%。
成都银行九成的营业收入由成都贡献,成都近年来人口持续净流入,消费活力强,所以有随着规模的扩张与人口的流入,未来可以有持续的增长,未来三年规模增速是其营收保持快速增长的核心逻辑,未来息差如果进一步下降,会拖累业绩增速。
今年预期增速20%+。
江苏银行
业绩预增原因:
资产扩张及息差提升
点评:
信贷及投资继续保持扩张,2021年一季公司总资产环比增加7.14%,其中信贷及债券投资环比分别增加5.73%和6.49%,两项增速均快于去年同期。一季度信贷投放向对公倾斜较多,公司与个人贷款环比分别增加7.47%、3.02%;而息差的回升是因为负债端成本节约贡献,同业负债及债券融资成本同比分别下降69BP和48BP。
风控来看,江苏银行 一季不良率1.24%,关注率1.36%,较2020年末分别下降0.08%和0.05%,一季度拨备计提政策放缓,拨备覆盖率较2020年末提升20.31%至276.71%。
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77%,环比下降48bp,按照7.5%的底线,仅剩下127BP的空间,目前尚有近200亿元可转债未转股,还有一定空间。
今年预期增速为21%,明年预期也有18%,这个对于一个银行来说是十分高的增速。
重庆啤酒
业绩预增原因:销量提升,高端产品结构占比增加
点评:
数据来看,一季度啤酒销量71.1万吨,同比增加53.4%;营业收入32.7亿元,同比增加56.9%;净利润2.95亿元,同比增加111.7%;
受益于销量大幅增长降低单位固定成本摊销,一季度的吨成本同比下降8.9%,抵消了原材料及包材成本上行因素,直接提升了毛利。
合同负债历史新高,经销商打款较为积极;经营现金流13.14e,十分充裕。
分产品来看,高档啤酒收入11.1亿元,同比+98.9%;主流啤酒收入17.6亿元,同比+51.2%;经济啤酒收入3.5亿元,同比+14.1%,剔除去年低基数的原因,产品高端转型较为成功,目前重庆啤酒大力推动高档产品增长,一季度高档啤酒中乌苏疆外销量预期同比增长50%+,而1664受益于夜场餐饮渠道恢复。
一季度管理费用几乎零增长,这个也造成高增长率的重要原因,而二季度的包装和原料价格继续上行,而且管理费用这块不可持续,由于旺季的原因会加大广告的投放,所以二季度费率会有所上行,二季度增速环比会有所放缓。
今年 重庆啤酒 预期11e净利润,对应当前62倍。
陕西黑猫
业绩预增原因:焦炭价格持续高位
点评:周期,能力圈之外,陕西黑猫 主要跟踪焦炭价格,业绩滞后,没有太大意义。
八方股份
业绩预增原因:疫情导致国外电踏车需求增加
点评:
主要业务来自于欧洲,国内的业务是先卖给天津艾伦德和深圳喜德盛这类装配商,再由装配商出口至国外,因此会有国内业务增长的情况,实际上并不是国内业务发展的原因。
内销这块,根据调研纪要,会有100万辆共享电动车的增量,而根据渠道,一季度国内电动自行车电机业务收入占比超过10%,国内业务的毛利较国外的低,因此今年国内业务占比提升时会降低总体毛利率。
今年预期净利润有6e,对应当前41.7倍,如果国内的业务顺利上量,这个业绩或许会持续超预期
国泰君安
业绩预增原因:去年低基数
点评:券商亦是周期
士兰微
业绩预增原因:产品放量,涨价
点评:
8寸晶圆产能爬坡顺利,12寸已经投产,预估一季度放量。毛利率大幅上升、净利率转正并且大幅上升,主要是投产的量起来了,边际成本也有所降低;营收增长113%,净利润已经超越去年全年;去年年报做过一次指引,如果按照当前的这种利用率,今年会超额完成目标。
洋河股份
业绩预增原因:梦系列M6+放量,水晶M稳住,海天下滑趋势减缓
点评:
仔细说说洋河股份的话,这个比较超预期,之前跟各个研究员聊到的预期是一季度两位数的降幅,但是实际上扣非是19%的增速,这个预期差较大。
一季度销售回款94.33亿元同比增长57%,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春节延后,另一个是由于梦6+提价,经销商打款积极性提升。
分产品来看,梦系列仍是增长主力,其中梦6+旺季放量符合公司预期,1-2月销量已超老款梦6水平,而梦3水晶版已替换70%以上,但控货背景下增速有限,海之蓝、天之蓝系列则以自然动销为主,预计在低基数基础上实现恢复性增长。
公司公告给出指引,2021年经营目标10%以上,那么净利润预期就在85e~90e之间,对应现在是33倍,并且仍有61.29的预收款。
今年指引如果可以实现,那么相比较于其它白酒,洋河应该会拥有超额收益。龙虎榜机构扫货较多。
火炬电子
业绩预增原因:行业下游需求旺盛,元器件业务增长
点评:军工,能力圈外
三棵树
业绩预增原因:防水业务放量,涂料业务继续高增
点评:营收同比2019年增加了135%,绝对亮点,绝对可以用卧槽来形容。利润剔除运输费用影响,毛利率实际是31.5%,环比依然是下降的,原料上涨确实影响到了经营;合同负债环比翻倍达到1.9e,而现金流由于购买了大量原材料而下降。业务来看,防水材料和保温业务快速放量,这个也是亮点,感觉大家都往防水材料挤。因为往年一季度基本都是亏损的,所以一季度的指引没有按利润看,只说是营收同比2019年翻倍,看营收现在确实超预期。股东人数下降到了7095户,人均持股市值731万,这个筹码集中度非常高。
公牛集团
业绩预增原因:控费,去年低基数
点评:
公牛集团一季度营收相对于202./2019年增长86.6%/15%,而扣非净利润相对于2020/2019年增长了178%/43.8%,因为这波是控费,控费比较厉害,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同比2020只增长了19%、24.6%,即便把运费加回到销售费用里,这个费用增速也与营收增速不匹配。现金流优秀,下游无法占款,并且公司可以占上游的款,议价能力极强。是转换器、插座行业的绝对龙头,不过增长瓶颈也很多年了。根据公司说明会表示,接下来要大力开展B端业务,从而找到增长点。但是目前暂时没有看到因为业务增长点的出现而造成的增长,两年复合增长也只是个位数,跟之前一样,五金店每年都在以3%-5%的速度在减少,对于这个行业是个挑战。但是有个亮点,公司推了一个股权激励,条件是当年营业收入或者净利润不低于前三个会计年度的平均水平,我算了一下,那么营收在2021、2022、2023不能低于12.03%、7.63%、6.59%;净利润不能低于22.75%、20.18%、14.3%。这个股权激励的营收条件很好完成嘛,就看机构们愿意相信是按营收完成还是利润完成了。
伊力特
业绩预增原因:疫情得到控制,销售恢复;产品结构升级,中高档酒销售占比增加
点评:
数据来看,相对于2019年30%扣非增速,毛利率相比较去年四季度上升,主要是因为收入结构往高端酒上移,叠加1月高端酒厂价上调。
疆内酒,疆外成长性暂未见,20倍的白酒,先抬估值再谈成长。
新宝股份
业绩预增原因:成本红利、产品结构、汇兑投资和公允价值损失的减少
点评:
数据来看,毛利同比去年四季度回升,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有所上升,导致净利率有所下降。
从业务来看,摩飞一季度营收4.6亿元,同比增加40%;东菱一季度实现营收0.5亿元,同比减少23%,增量依然来自于摩飞。
产品销售靠堆爆款,容易出现小熊那种情况。在后疫情时代,竞争力是第一位。
汇川技术
业绩预增原因:下游新能源、工控景气,需求增加
点评:
汇川跟信捷电气一样,都是属于那种杀到看不懂的票。信捷电气上上个交易日出的一季报,并且涨停,但是汇川也没有涨停,这里没有联动有点奇怪,可能市场在担忧的是大宗上涨带来的上涨压力,但是从一季度的毛利来看,并未出现影响,目前存货30e,可以保证至少三个季度。业务来看,贝思特的增速继续亮眼,而其它业务来看依然保持较高增速,尤其是新能源这块。费率略微下降,所以净利率有所上升,不过这个不影响。
股权激励,2021年目标是扣除激励费用后净利润达到28e,这个增速同比去年是33%,如果仅仅只是完成28e的话,确实有点低。
多数机构全年预期大概在31e,对应当前45倍。
绝味食品
业绩预增原因:行业集中度提升、疫情控制;去年低基数
点评:
数据来看,一季度营收15.06e,同比2020年增长41.22%,同比2019年增长29.7%,;净利润2.36e,同比2020年增长274.69%,同比2019年增长30.4%,符合预期。
毛利率来看,剔除掉运输费用后,实际毛利率提升了3.4%,主要原因就是规模效应与禽类价格下跌,根据今年的情况,禽类价格虽会有波动但是依然在较低价位。
截止至2020年年末,绝味在2020年新开门店1445家,达到门店总数12399家,新店的磨合期一般在3-6个月,因此新开的门店将会在今年贡献更多利润。
有股权激励,条件2021-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5%/20%/20%,高于过去三年的营收增速,但未对净利润和应收账款做要求。
今年预期9.5e利润,对应当前55倍。
绝味的地位与海底捞扩张的逻辑类似,卤制品行业过去都是以夫妻店为主,因此疫情来临时抗风险能力较差,关店的较多,而绝味逆势开店则可以提升市占率。目前绝味的市占率在10%,是卤制品行业的绝对龙头,未来三年市占率还会进一步提升。绝味要干掉的不是周黑鸭,而是夫妻店。
极米科技
业绩预增原因:渗透率提升
点评:
数据来看,一季度营收8.15亿,同比增长62.32%,净利润0.89e,同比增长106.87%;毛利率大幅上升,主要有以下原因:光机自研比例提升至70%,预计可提升至90%,因此成本可以下降,之前光机外采均价超过900元,占投影仪成本40-50%;高价的H3S新品发售,预计至今已批量出货超万台,对总体毛利提升起到正向作用。
极米是国内智能投影仪龙头,根据IDC数据,2020年公司中国地区市场占有率实现18.1%,淘系平台极米一季度销售额保持高增速,市占率同比大幅提升9%达28%,是市场的绝对龙头。
根据调研,一季度极米在欧洲、日本等国国家均实现翻番式的扩张。
目前处于产品导入期,受益于渗透率提升,综合各方预期,今年预期的净利润为5.5e,对应当前57倍。
锦浪科技
业绩预增原因:光伏持续保持高景气;出口替代
点评:
根据海关的数据,1、2、3月逆变器出口金额分别为23.2、21.8和19.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0%、215.8%和21.0%。而预计锦浪逆变器一季度出货量约2.4-2.7GW,尤其是海外占比提升,整体逆变器毛利率环比提升约5%至约32%,出口替代逻辑继续。
全年预期5.7e利润,对应当前41倍,增速79%
爱尔眼科
业绩预增原因:疫情得到控制,销售恢复;
点评:
商誉减值3.55亿,坏账减值0.94e,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减少3.35e,这个算是比较差的一个方面;然后看一季报,扣非是5.09e,同比2019年增长87.13%,那么这两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在37%,算是没有炸雷而且增速继续保持,现金流也比较优异。另外一个比较坏的情况就是股东数增长了一倍,不过应该不影响短期反弹,长期不好说。按照往年一季度占比21%来看,今年全年23e问题应该不大,对应今天114倍,明年87.7倍,贵也是真的贵。
伊利股份
业绩预增原因:疫情得到控制,销售恢复;减少促销导致管理费用减少;产品提价
点评:
也是大超预期,这一波它没有反弹的原因是因为根据数据显示,截止3月17日国内主产区生鲜乳价格4.3元/kg,同比+13.5%,从1月以来一直保持10%以上较高涨幅,给下游的成本压力都极大。所以大家对于伊利的预期就是毛利净利双降,但是现在的情况就是毛利净利双升。主要原因应该是提价策略实行得较好,从而毛利上行,然后看三费,尤其是管理费用的增速明显慢于营收的增速,这个主要是一季度减少买赠促销的原因。
开立医疗
业绩预增原因:去年低基数,疫情控制,业务恢复
点评:核心逻辑是彩超、B超内窥镜的设备更换,这里只见业务恢复,暂未见成长性
科沃斯
业绩预增原因:添可销量持续大增
点评:主要还是添可带来的增量,根据调研目前占总营收的比例已经超过30%。另外还有两款新的扫地机器人产品T9和N9+正在导入期,如果这个放量,也会有一个设备更换潮,这个还有待验证。所以后续还是看添可销量是否会继续,以及T9与N9+的销量情况。今年全年预期直接拔高到17.5e,对应今天涨停后是47.5倍,PEG0.36,
美诺华
业绩预增原因:CDMO及制剂业务放量
点评:
营收与利润并无亮点,最大的亮点来自于业务结构的改变。
分业务看,2020年原料药业务营收9.52亿元,同比增加3.86%;CDMO业务营收1.22亿元,同比增加113%;制剂业务营收7494万元,同比增加18.7%;医药流通业务因业务结构调整,营收4115万元,同比减少70.52%,CDMO及制剂业务除了带来较多增量。
4月22日,美诺华发布与默沙东旗下子公司英特威签订十年战略业务合作协议的公告,双方决定在宠物药、兽药、动物保健领域共同建立长期稳定的CDMO伙伴关系,第一批合作品种有9个,默沙东将支付研发费用并提供生产运营的资金支持,未来CDMO订单规模应该会持续增长。
这里对比其它的CDMO,先抬估值,再谈成长。
今年预期2.2e利润,对应当前只有20倍。
歌尔股份
业绩预增原因:VR放量
点评:
一季报落在预告上限,主要看中报,二季度净利润中位数为7.13e,同比增长46.45%,如果最终落在上限则大超预期,落在下限则低于预期。
主要增长核心逻辑来自VR产品,因此区分于立讯与蓝思,当前有苹果耳机下调订单的传闻,这里可能是风险点。
今年全年预期40e利润,对应当前27倍。
海康威视
业绩预增原因:EBG业务增长
点评:
之前也走过一波断层行情,原因就是EBG业务增速提升。这里看年报的话,PBG和SMBG由于受疫情影响较为直接,所以增速是4.61%和3.5%,而EBG业务增长20.56%,依然是最强增长点。创新业务方面,智能家居业务增长12.6%,机器人业务增长66.9%,其他创新业务增长83.9%。
一季报来看的话,由于研发费用增加,所以导致了净利润有所降低,如果剔除影响的话,实际净利润应该是在28e-29e,这个业绩是超预期的。
今年的话,依然还是看PBG、SMBG修复,EBG稳定增长,创新业务贡献增量这么一个格局。不过从筹码来说,坤坤买了不少,冯柳也一直在减仓,长趋势没啥问题,短期冯柳会让波动变得稍大,今天的缺口应该是要回补的。
今年预期都在160e左右,对应当前35倍,也算还可以。
信捷电气
业绩预增原因:下游工控景气
点评:
一季度毛利率有所下降,但是未出现之前市场所预期的原料大幅上涨,从而导致利润下滑较多的情况,根据调研,2-3月订单同比回落。
今年预计继续维持30%以上的增速,但21年工控上游芯片、功率半导体等原材料大幅涨价,在往后几个季度的影响较大。
上海家化
业绩预增原因:价格提升、渠道改善
点评:
毛利率从61.3%上升到了64.8%,原因是产品价格上涨,并且高毛利的产品佰草集、典萃、高夫快速增长,销售占比提升。
佰草集是之前家化成长最核心的逻辑,现在佰草集增速翻倍,那么未来成长性可以期待;而从渠道来看,疫情控制以后,线下恢复较快,线下业务增速超过28%,其中商超、母婴连锁增速超过15%,百货增速超过170%,CS渠道增速超过90%;而线上国内电商业务增速一般,只有个位数,特渠增速接近20%,合同负债增加了7000万,商家开始向公司进行打款,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今年各家机构预测的利润在5.3e左右,对应今天收盘价63.6倍,拐点,但没有完全拐。
科顺股份
业绩预增原因:下游旧改、竣工景气
点评:
毛利环比增加2%,低位存货贡献的差已经不多,主要还是规模效应导致。
科顺股份公布了一个发展规划,计划2021年、2022年、2025年分别实现80亿、100亿和200亿收入规模。按照这个计划的80亿营、净利率假设最低为11.5%来算,今年净利润为9.2e,对应当前20倍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