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两年最确定的翻倍机会(医疗器械,医疗防护,生物医药)
发布时间:2021-5-6 10:04阅读:259
此篇文章略长,阅读需要五到八分钟
谢谢您宝贵时间阅读此文
现在的印度疫情,每日新增感染人数30万+,新增死亡人数3000+,毫无疑问这是灾难级的。回忆一下我们去年,一天新增10000+感染人数时,全国能够调配的医务人员基本也都调用了,当然一方面确实医务人员占比比发达国家低很多,但是侧面也可以看出,疫情所需的医疗资源是极其庞大的,物资,人员两者缺一不可。想想每天30万+的新增感染人数,就算发达国家,医疗系统肯定崩溃,基本就是躺平的状态,听天由命了。
最要命的是,突变病毒已经向南亚,东南亚,甚至全世界蔓延,这次突变不同于英国,南非和巴西突变病毒,传染性更强,甚至对已经接种完疫苗的人员进行攻击并且突破,好比战场上无差别扫射,本来有部分人又基本防护,但是这次增强火力,有防护的人员一样遭受猛烈攻击并且倒下
病毒在这样无休止的突变中,现在做出疫情何时结束的任何判断都是没有可靠依据的,也许三年,也许五年,最悲观的甚至说会伴随人类很久很久,我们这辈子都只能算白马过隙,是不是有点恐怖?
那么我们不得不算算,全球对抗疫情所需要的医疗物资每年究竟需要多少?以现在全球医务人员六千万来计算,每天至少需要三副一次性防护手套,那就是每天需要1.8亿副,再乘以365天,大概每年需要700亿副,加上非医疗部门,包括地铁,公交,航空等等通关检查人员,从事食品餐饮等行业人员,每年1000亿副的防护一次性手套,都只是个最低消耗量有这么大的消耗,价格也必定坚挺,不存在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那么这两年关注国内手套龙头英科医疗,蓝帆医疗这两个龙头,翻倍机会还是很大的
对于救治新冠患者最致命最困难的,就是呼吸困难,这个时候接上吸氧设备,就可以给救治留出了宝贵的用药时间,可以大大减少病死率,挽回很多本来可以救治的生命,各国政府接下来必定吸取印度的经验,防患于未然,加大制氧机的采购,防止时间差的原因,让很多生命没有得到救治。在这个领域,鱼跃医疗和迈瑞医疗是国内制氧机和陪护仪的龙头,可以适当关注,翻倍也是极有可能。最新显示,鱼跃医疗制氧机已经缺货,经过印度因为缺氧死亡而造成的惨烈结果,现在国内家庭也有自备制氧机的趋势
最后计算一下疫苗的接种,因为疫苗刚刚面世,到底有多久时间抗疫效果,无从得知。但是根据其他疫苗的数据(参考流感疫苗),大概半年到一年。如果人类要想短时间内,迅速控制疫情,最理想的办法,就是全人类同一时间接种疫苗,但是70多亿人,分散在世界各个角落,生产,流通疫苗都需要时间,那么现实点,假如在有效保护期半年内,每人接种三针(其中一针为加强针),那么全世界需要210亿剂疫苗(年产能最低达到210亿/年),半年接种完成,每个月至少需要生产35亿剂,这个产能爬坡过程,也最起码两三年,因为工厂建设,设备调试,原料药生产都是需要时间,就算在我国,号称基建狂魔的国度,要三年爬坡到210亿剂的产能,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个肯定需要全世界合力完成的,特别是大国之间必须放下一切恩怨,同心协力。生物疫苗企业,可以关注沃森生物,复星医药,智飞生物等等
上面也只是推算,一般情况下的订单数量,如果这个病毒长期伴随人类,那么上面可以关注的个股,都是有很大机会,长期上涨
如果觉得此篇文章,逻辑有理有据,不妨点赞转发,也算是功德无量
关注我,非翻倍,不布局
相关公司,迈瑞医疗,鱼跃医疗,蓝帆医疗,沃森生物,复星医药,智飞生物,英科医疗![]()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