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化的市场下,散户的生存之道
发布时间:2021-4-30 10:20阅读:219
我自己大概是去年七八月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了。自己的一些观点,总结记录下
现实趋势:
1.市场机构化,机构头部化,交易程序化。这是未来很多年市场的主旋律。散户比例和活跃个数都会持续走低。
2.各类机构对于主流公司的覆盖会越来越全面和深入。各类信息的流通速度会越来越快。量化交易对于策略因子的发掘也会越来越全面和深入。当优质策略因子失效后,头部量化资金会一层层的向下内卷,直到把一些盈利总盘子很小的套利空间都慢慢覆盖掉。
未来大多数散户花了多年时间成本形成的有效短线盘感或者直觉。都会被各色量化策略慢慢覆盖并打击。
我自己的应对:
1.大幅度较少交易的频率和量。我统计过,自己以前的高频交易模式,大概三四年的交易费和印花费大概就能把三年前本金的全部金额给消耗掉。这方面的支出未来一定要大幅减少。
2.保持和市场一种不近不远的距离。
信息交互越来越快。散户天生处于信息链比较低的位置。一些信息,如果能最快速的获得肯定能得到超额收益,三五天后等到市场冲击结束后,用常识去判断,也能获得一些大概率的正确判断。但如果处于信息传递链不上不下的位置,同时留给你的决策时间窗口又很窄,很容易陷入理性稀缺的状态。那么做出正确判断的概率很容易还不如瞎蒙。
具体做法:
减少各种短期信息摄入的渠道:减少盯盘时间。减少各种股票群,股票网站的信息摄入时间,保持情绪的持续冷静和理性客观
同时多去思考可能影响中长期走势的驱动因子:多沙盘推演,多积累个股的基本面信息,多积累各种长牛股的内在逻辑。多看看周线月线级别的技术指标。
既然是散户,第一手数据不足的情况下,千万不要陷入机构的调研模式和思考模式中。时刻提醒自己,要知道自己哪些东西是自己不知道的,同时承认自己还会有很多连“自己不知道”都没发觉的东西。
3.持续学习:
大量阅读,大量思考。
大部分机构内部都处于高强度的竞争状态。职业散户只能凭借自己没有短期业绩压力,没有竞争压力。比职业玩家更多的有效学习时间。思考和推演一些中远期的大概率机会。
既然要获取超额收益,一定是用可控的风险,承担了一些别人不愿意或者没条件承担的风险。或者愿意付出一些时间成本,给那些机构不愿意付出时间成本的机会。每一笔投资开仓前,反复提醒自己,到底未来可能的超额收益,是因为当下的自己承担了什么,或者认知到了什么。
这大半年基本的改变和思考就这些了。
当然,绝大多数人,还是把钱交给专业机构打理吧。未来这个行业,专业机构和普通散户,拉长到十年二十年的周期,差距就太夸张了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哪些基金最容易受到市场下跌的影响?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0
-
牛市震荡调整,你该如何应对?
2025-11-10 09:40
-
第一次开户,如何选券商?(附7家券商测评表)
2025-11-10 09:40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