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家CXO哪家强
发布时间:2021-4-30 10:11阅读:160
最近CRO、CDMO 板块年报和一季报出奇的好,甚至好于市场预期,这表明CXO行业处于持续高景气,目前来看,2021年仍然保持收入和利润持续高速增长。
现选取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泰格医药、康龙化成、凯莱英、昭衍新药、博腾股份、药石科技、美迪西9只以CRO、CDMO 业务为主业的、覆盖创新药研发各个阶段的外包服务核心标的,组成板块进行分析。
板块业绩强劲增长,国内外包渗透率加速提升,全球产业链持续转移
临床前临床前CRO、小分子CDMO收入增长提速,收入增长提速,前端导流前端导流+后端延伸加速后端延伸加速兑现。
整体来看,源于国内外医药投融资持续高涨、Biotech 研发需求加速提升、全球产业链持续转移以及国内创新药蓬勃发展带来需求持续旺盛,2020 年 CRO、CDMO 核心标的板块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达384.6亿元(+31.8%),国内及全球市场份额均稳步提升,分别为国内 42.6%(+1.0pp)、全球 6.3%(+1.0pp)。细分来看,2020 年核心标的CRO业务总收入约 222.1 亿元(+32.3%),其中临床前 CRO 收入 180.2 亿元(+36.9%),较 2019年增速提升 8.5pp。受疫情扰动,临床 CRO收入放缓,约 41.9亿元(+15.5%)。CDMO 方面,2020年核心标的 CDMO业务总收入 160.3 亿元(+30.7%),其中小分子 CDMO 收入约117.9 亿元(+37.9%),增速也较 2019 提升 1.3pp。源于生物药稳定性低,疫情导致订单延迟交付,大分子 CDMO 收入增长放缓,2020 年收入约 42.4亿元(+14.2%)。
国内渗透率加速 提升,全球创新药产业链持续转移
2020 年 CRO、CDMO 核心标的国内收入整体快速增长至 115.2 亿元(+43.9%),占比升至 30.0%。源于下半年海外疫情爆发,部分海外订单延后交付,2020年海外收入 269.4 亿元(+27.2%)。预计随着海外疫情常态化后业务将逐步恢复,海外收入将呈现快速恢复增长的态势。进一步分析发现,板块国内收入占国内新药研发投入快速提升至 6.6%(+0.9pp),渗透率呈加速提升态势。产业链转移方面,板块海外收入占全球 CRO、CDMO市场规模比重由 2.7%提升至3.9%(+1.2pp),持续提升。
2020 年 CRO、CDMO 核心标的核心标的业绩略有差异。整体来看,康龙化成、药石科技、博腾股份及安评龙头公司昭衍新药与临床前 CRO 优质公司美迪西在 2019 年的基础上加速增长,主要源于国内安评业务需求不断提升、新产能滚动投放以及产能利用率、运营效率的持续提升。临床 CRO方面,药明康德临床 CRO/SMO 业务与泰格医药主要受国内疫情影响导致研究中心启动和新患者入组等大部分项目进度受到影响,全年业绩略有下滑,但 2020H2 业绩有逐步修复态势。海外收入占比较高的凯莱英主要受汇率波动影响导致收入端增长放缓,随着公司通过套期保值、锁汇等对冲手段,2021 年汇率变动带来的波动有望越来越小。对于药明生物与药明康德(基因细胞治疗CDMO)的大分子CDMO业务,源于海外疫情导致客户临床项目推迟导致订单延期交付,全年业绩增长放缓,但随着下半年国内疫情管控得当,药明生物业务强劲恢复,2020H2收入36.7亿元(+54.4%),环比增长88.7%,而药明康德基因细胞治疗主要收入来自美国区实验室服务,2020H2 海外疫情爆发,业务影响较大。预计随着新冠疫苗接种有序推进,疫情常态化后疫情扰动较大的临床CRO与大分子CDMO公司有望重归快速增长轨道。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前三家市场份额升至70.9%。CRO、CDMO业务为高技术壁垒、人才密集型行业,头部企业凭借专业化、规模化以及优厚的股权激励不断吸引人才,头部企业优势显著,马太效应逐步凸显,行业集中度正逐步提升。2020 年前三家收入272.9 亿元(+32.4%),占 CRO、CDMO 核心标的板块总收入比重达 70.9%(+0.3pp)。此外,对于行业整体格局,2020 年药明康德以16.3%的国内 CRO、CDMO 行业市场份额位居首位,远高于第二名药明生物(5.5%)。前五家占国内 CRO、CDMO 行业比重约 37.2%。临床前CRO、小分子CDMO 加速增长,临床CRO、大分子CDMO恢复显著。
行业迎来加速兑现期,看好中长期景气持续
全球创新药产业链转移至国内加速,2021年有望持续年有望持续。鉴于强大的执行力,中国经济在新冠疫情扰动下恢复较快,国内CDMO、CRO企业承接了大量海外订单,在政策与工程师红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速产业链向国内转移。2020年国内CRO、CDMO核心标的项目总数占全球研发管线比例提升至21.9%(+4.4pp),提升幅度较2019年3.9pp 进一步扩大,其中临床前20.8%(+2.2pp),临床23.6%(+7.8pp)。预计凭借国内工程师红利、全球领先的运营效率,一体化平台服务等各项优势持续扩大,未来3-5年全球创新药外包转移至国内有望持续。
国内创新药蓬勃发展叠加外包渗透率持续提升,驱动国内创新药产业链持续高景气。2015 年医改以来,创新药审评提速、医保常态化等政策出台推动国内创新药研发持续火热,研发管线持续高增,2020年临床前至临床 III 期管线数量约2050个(+31.2%),驱动国内研发投入持续快速增长,2020年达253亿元(+20.0%)。国内CRO企业凭借专业、高效逐步成为国内新药研发中关键力量,2020年CRO、CDMO 核心标的国内收入占国内新药研发投入比重快速提升至6.6%(+0.9pp),渗透率呈加速提升态势。政策引导的国内创新药浪潮确定性较强,持续时间较长,国内创新药外包企业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行业持续高景气可期。
“前端引流” “前端引流”+“后端延伸” 逻辑持续兑现
2021 年行业有望迎来商业化项目爆发期。国内 CRO、CDMO 凭借“一体化、端到端”为客户提供全产业链外包服务,大大提升研发生产效率,提升客户体验度与粘性。
随着研发推进,项目逐步向后端延伸,项目价值大幅提升,如凯莱英 2020年商业化项目单价较临床项目单价提升10 倍以上,药明生物大分子商业化项目单价较临床阶段提升14倍。随着项目“量”、“价”持续提升,公司订单规模及价值量迈上新台阶。2020 年 CRO、CDMO 核心标的临床后期(+45.7%)及商业化项目增速(+6.5%)均较2019年大幅提升,行业有望迎来“前端引流+后端延伸”的业绩加速兑现期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