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还会是原来那个少年吗?
发布时间:2021-4-23 10:47阅读:198
中国平安的股价持续走低,新韭菜可能有些不淡定或者割肉了,平安的铁粉、早期长线盈利的投资者可能淡定持有或者低位加仓。中国平安,还会是原来那个少年吗?我从来没有买过、以后也从没打算买中国平安,纯粹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是深圳本土企业,一家发展得不错的公司,不管在深圳还是国内说它大名于雷贯耳应该不是很过分吧,不过由于缘分的原因,我在深圳呆了几十年不管在银行、保险、证券等各方面几乎没有和平安发生过业务关系,没有任何偏见,仅仅是由于缘分和个人保守的原因所致。比如第一张工资卡是公司指定的招商银行,第一次买车是4s店内定的中国人保,第一次股票开户是同事带我过去开的国泰君安,用后就从来没有去更改过。
当然身边的很多同事朋友也有做平安保险的,多次推荐买他们的保险、贷他们的款、开他们的户,前面说过我是一个特别特别固执的人,我的逻辑是在有问题的时候才寻求改变,否则维持原状。尽管他们告诉我中国平安根本就是不是一家保险公司,而是一家投资公司,是中国的高胜、摩根,在各地投资达到几万亿等,但我确实没听进去过,当然我也从不为任何事情感到后悔,不要说平安,就是我自己用了几十年、体验感很好的招商银行我不是也从未投资过嘛,格局、眼光、能力等有限才是本质。
闲话少说,说几点我关于中国平安以后的担忧吧。
①管理问题。马明哲掌舵平安几十年,他以后的离职是一个隐忧,公司的创始人领导尤其是民营企业的领导是非常非常重要、关键甚至是对企业和集团致命的。换帅后内部不一定能立马形成合力,平安收购的上海家化好像能窥见一斑。
②平安现在在改革和转型。原来粗犷式的快速野蛮生长可能一去不返了。原来中国平安走的是直销模式,把所有员工变成客户,现在平安内部说是从人海战术转型成人才战术,本质是裁人和缩减战线。最近几年的营收和增速可能会反映出来。
③来自监管层的隐忧。现在不管是银行对资金的流向问题还是保费的监管都越来越严。现在平安银行很多贷出去的款如果是违规流向楼市的现在都在全力追回,对业绩的影响是多少的问题吧。
④还是深层次监管的问题。平安虽是深圳本土企业,但背后股权比较复杂。从最近几年高层对反垄断反这反那的应该可以嗅出来领导不希望某企业一权独大。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大部分股权在海外的企业。
⑤股权投资问题。中国平安投资了很多公司的股权不假,但有挣的也有亏的,亏的比率和金额可能都还不小。从富通到汇丰再到华夏幸福,计提的基本都是上百亿的大手笔。
⑥后续保险公司的竞争会越来越大。我自己的感受非常深。最近这十几年平安可以说是迅猛扩张、飞速发展。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而从前年开始,国企中国人保回归A股后开始大力拓展业务和发力,中国人保原来的市场份额是百分之五六十,后来一直掉到三四十,领导实在看不下去了,所以才有后来的A股回归以及要夺回市场份额的大干一场。这个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今年一季度净利润272亿,即使加上华夏幸福计提的100亿,也就是382亿左右,那与2019年的455亿还是缩水不少。都说股票投资做的是预期,说实话,我原来既不太信预期也不太信市场有效论,目前从中国平安的股价来看,市场早已对中国平安进行了N多次的预期和市场博弈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作为任何看空的依据,毕竟下跌幅度已经不小,再说估值也有很大优势,经过触底后反弹可能随时发生。
我以上出发的角度是从以后几年几十年长远投资的角度来看问题的。因为社会在变,企业模式也在变,任何东西都在变。很多白马股也好,长牛股也罢,很多的时候都是各领风骚数十年。所以投资还是有些球友说的那样,比较难,不太容易拿捏分寸。太短时间、频繁换股不好,没等到花开之日。太长时间、太执着又有花开花落的惋惜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别再错过下一波行情!国泰海通眼中的2025“十倍股”摇篮在哪里?
2025-09-01 11:19
-
速看:9月重磅政策密集落地,1日正式执行,影响你的生活
2025-09-01 11:19
-
速领:50+基金理财必备工具,效率直接拉满!
2025-09-01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