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行业迎政策支持 有望受益概念股名单来了
发布时间:2021-4-22 13:36阅读:115
郑重声明:本资讯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从业资格证号:F3006821 投资咨询从业证书号:Z0013752
期货开户,商品期货开户,股指期货开户,原油期货开户,外盘期货咨询,商品期权,股指期权,场外期权,基金投资(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等)企业套期保值等;
联系人:胡经理
手机:18013899938
微信:18013899938
QQ:1813627901
文章转自和讯网 投资者据此操作 风险请自担!!
财联社4月21日讯,储能行业迎来利好政策。4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
《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在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基本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相应需求,成为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之一。
国盛电新团队认为,根据中关村(000931,股吧)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截止2020年底,我国累计储能装机35.6GW,除抽水蓄能外,其他技术储能装机规模为3.81GW,其中锂电池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2.9GW。本次政策有望短期内加速新储能技术发展,累计装机规模有望实现2020~2035年10倍增长。
从行业方面来看,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平价进程不断推进,新能源装机容量的不断提高,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由此引发的能源消纳问题日益凸显。建设储能电站,可用于削峰填谷、提高供电可靠性。
目前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价值目前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产业各方对储能的前景都持积极态度,储能成本业已逐年降低,但具体到储能应用来看,电力系统各类市场参与主体加装储能的积极性仍旧不高,当前的电力市场环境还难以反映储能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实现“碳中和”发展储能势在必行,国内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储能装机占比快速提升。根据CNESA统计,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中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位列第二,为3.27GW,同比增长91.2%,在各类储能技术中占比9.2%,相较2019年底的5.3%提升3.9个百分点。
申万宏源研报指出,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要求合理配置储能,对于增量风光储一体化,优化配套储能规模,充分发挥配套储能调峰、调频作用,最小化风光储综合发电成本,提升综合竞争力。2018-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并网配套储能占比分别为11.3%、17.0%、34.6%,可再生能源并网储能配置需求快速提升。
虽然储能的必要性越来越强,但是当前我国的电力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还不完善,导致许多厂商安装储能仅为满足上网要求,并且为了实现低价上网配备劣质储能电池,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日前,北京丰台区南四环永外大红门西马厂甲14号院内储能电站发生一起火情,此次安全事故或将使得政府层面建立相对完备的储能项目安全考核标准,这其中的重点在于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标准和规范化,因此或将迎来行业新一轮洗牌,锂电池性能和成本将成为储能锂电池行业的双重考核标准。
开源证券认为,由于锂离子电池制造步骤多,各个环节的把控都较为考验企业水平,因此现有龙头企业更有优势在此次洗牌中胜出,动力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300750,股吧)、比亚迪(002594,股吧),户用储能龙头派能科技等在此次洗牌中将焕发出强大的竞争力,储能市场占有率或将有显著提升。
具体到投资机会上,川财证券研报建议关注储能产业链锂电池、逆变器、铁锂正极头部企业。可关注三条主线:1、储能电池相关标的:宁德时代、鹏辉能源(300438,股吧)、派能科技、亿纬锂能(300014,股吧);2、逆变器标的:阳光电源(300274,股吧)、固德威;3、正极材料标的:德方纳米(300769,股吧)、富临精工(300432,股吧)。
申万宏源证券研报指出,储能技术是支撑电力系统清洁化转型的关键技术,长期发展空间广阔。随着电站安全性重要程度提升,技术领先的行业龙头竞争力凸显,劣质供应商有望加速出清。推荐标的: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阳光电源、固德威。建议关注:派能科技、南都电源(300068,股吧)、星云股份(300648,股吧)、科士达(002518,股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