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投资,我喜欢追逐“年轻的”资产标的
发布时间:2021-4-21 11:32阅读:169
这里的“年轻”,是我提炼的一个逻辑标签,与历史无关、与体量无关,而是由一种或多种资源要素持续导入而形成的年轻状态。
比如楼市,人口净流入、产业要素导入的城市,显然是年轻的。
而在具体城市的不同区域,在不同时期,其年轻的区域也是不同的。
比如上海,2000年之前,传统的浦西核心区还算年轻。但2000年之后,浦东开始年轻,浦西逐渐走向中老年。而从2019年开始,上海最年轻的区域,则开始变成松江、青浦等区域了。
所以,楼市投资,只有“年轻”的城市、“年轻”的区域,才更具有投资潜力。
当然,有必要注意,楼市投资的所谓“年轻”区域,一定是有可能、有征兆成长起来的,而不单单是政府规划里的、或开发商宣传里的。
股市里,所谓“年轻的”投资标的,与行业相关,但也不是绝对相关。
传统行业,也有年轻的公司。新兴行业,也有年老的公司。
比如,传统银行商业模式有创新能力的,比如零售业务强、或投行等其他业务有特色的,那么就是“年轻的”,估值就可以相对高一些。
再比如,电子制造、汽车、家电、医药等行业,新品研发和商业转化能力强的公司,也是“年轻的”,估值理所当然要同行高一些。
当然,从企业家周期讲,也有“年轻的”说法。
比如,现在的生物医药三剑客($药明康德(SH603259)$、$泰格医药(SZ300347)$ $昭衍新药(SH603127)$,假设其他要素(技术参数、交付能力、研发能力、财务指标等等)完全相同,我愿意给药明康德更高一些的估值。没别的原因,就是更年轻,是具备优秀创业履历的年轻——在CRO惨烈竞争的赛道上,只有企业家主导(而不是经理人主导)才有可能成功,这需要持续充沛的精力和体力。
企业家的周期,对于一些中小上市公司,也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企业家岁至暮年,仍然没有完成二代的有序传承,那么中长期是存在风险的。
对于中小上市公司,千万不要相信经理人掌控的神话。经理人掌控的神话,只可能发生在千亿市值以上的大公司,这里有激励和约束成本的分摊问题。
又是一周过去了。现在,每周喜欢一两次的少量独饮,白酒的滋味,人至中年才有况味。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27
-
美联储二次降息落地,黄金还会涨吗?
2025-11-03 09:27
-
投资理财用AI,究竟有多爽?
2025-11-03 09:27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