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亏谣言彻底粉碎,光伏茅成绩单出炉
发布时间:2021-4-21 10:34阅读:272
4月20日晚间,隆基股份2020年度报告及2020年一季报双双登场。由于此前已经披露过年度业绩预告,市场关注焦点集中在公司一季度业绩情况上。今年一季度,隆基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58.5亿元,净利润25亿元,此前有关公司一季度巨亏的传闻不攻自破。
然而,面对硅料的轮番涨价,隆基股份一季度部分经营指标也受到影响。例如,公司三项现金流净额指标均为负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上年末减少了近63亿元。此外,公司预付款项余额及存货规模均大幅增长。
隆基股份在年报中表示,计划今年实现营业收入850亿元,这意味着公司收入指标有望再增长55.7%。目前来看,硅料价格高位运行的趋势还没有看到停下来的信号,虽然下游组件环节通过减少开工率等方式倒闭上游降价,但光伏产业链上下游的博弈仍将延续。
股价上看,隆基股份今日涨超3%,最新市值为3573亿元。
一季度盈利25亿元
今年一季度,隆基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58.5亿元,同比增长84.36%;期内净利润为25亿元,扣非净利润为2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24%和37.46%。
此前,在一场券商电话会议上,有所谓行业专家预测隆基股份一季度有可能巨亏17亿元,相关言论引发市场震动,彼时,隆基股份方面进行了辟谣,回应称这一预测“偏差太大”。随着一季报的披露,相关也传闻不攻自破。
就一季报而言,隆基股份其他值得关注的情况还包括股东持股数量的变化。相比去年末,高瓴资本正式接手李春安减持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前十大股东中,北向资金、福建首富陈发树均进行了增持,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发科技先锋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则有所减持。
业务方面,一季度,隆基股份完成受让森特股份27.25%的股份,并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以此拓展BIPV业务;同时,与朱雀投资一道发起设立氢能子公司,进军光伏制氢市场。这两项举动都受到市场广泛关注,被视作隆基股份拓展光伏应用领域的重要举措。
当然,从隆基股份一季报反映出来的情况看,公司经营也存在隐忧。现金流方面,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15亿元,翻看过往情况,隆基股份这项指标在一季度基本都是全年低点,不过,相比去年同期,这项指标在今年有所恶化。
此外,今年一季度,隆基股份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8.62亿元,-27.73亿元,较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的下滑。在这一系列因素影响下,一季度末,隆基股份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76.2亿元,较去年末减少了62.88亿元。
另外还有几项关键指标值得关注,例如预付款项和存货。一季度末,隆基股份预付款项余额为47.45亿元,存货规模达到151.9亿元,较去年末分别增长了28.54亿元和37.4亿元。
由于隆基股份此前已经披露过2020年度业绩预告,相比之下,公司2020年度业绩就没有那么多的悬念。
从年报数据来看,隆基股份2020年实现营收545.8亿元,同比增长65.92%;实现净利润85.5亿元,同比增长61.99%。同时,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含税),每10股以资本公积金转增4股。
注意到,2021年以来,隆基股份加大了电池环节的投入力度,先后签订了西咸新区年产15GW和银川年产5GW单晶电池建设项目投资协议。
针对当前的市场竞争格局,隆基股份指出,2020年度,光伏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主要厂商已基本完成上市,市场份额向头部优质企业加速集中。光伏企业呈现出垂直一体化整合与局部领域专业互补共存局面,新工艺不断涌现,产品升级换代加速。
公司判断,在光伏产业需求呈现出的确定性共识和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很多企业陆续推出了规模庞大的产能扩张计划,越来越多的行业外的企业涌入光伏行业,未来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
隆基股份在经营计划重提到,公司2021年度单晶硅片出货量目标80GW(含自用),组件出货量目标40GW(含自用),基于此,2021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850亿元。
隆基股份再签光伏玻璃采购大单
全球能源形势趋紧,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可持续的能源替代方式,近年来在全球得到迅速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和西班牙等,均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在此背景下,光伏龙头企业隆基股份加速对上游原材料的锁定。4月20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为保证光伏玻璃的长期稳定供应,隆基股份10家全资子公司与蚌埠德力光能材料有限公司于2021年4月20日签订了五年期光伏玻璃采购协议,根据协议,隆基股份方面2022年~2026年向合作方采购光伏玻璃不少于2.5亿平方米。
根据卓创周评2021年4月15日公布的3.2mm光伏玻璃均价28元/平方米(含税)、2.0mm光伏玻璃均价22元/平方米(含税)测算,预估本合同总金额约55.31亿元,合同总金额占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营业成本的约23.65%。
德力股份也同日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德力光能获得了55.31亿元的光伏玻璃重大销售合同,合同履行期限自2022年1月1日起至2026年12月31日。合同金额占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7.8332亿元人民币的706%。
不过,据德力股份介绍,德力光能目前还处于筹建期,本合同的签订对公司当期业绩无实际影响,约定的交货时间存在受到筹建进度滞后影响的可能。
隆基股份加大光伏原材料长单锁定
硅料、光伏玻璃是光伏组件的必备材料。2020年7月以来,由于新疆突发疫情、硅料生产事故及安全自查、四川洪水等多因素影响,硅料供应紧缺,光伏玻璃也自去年7月以来供需格局持续趋紧。
鉴于此,隆基股份自2020年8月份开始,在硅料资源、光伏玻璃等光伏原材料方面加大长单锁定。
为保证光伏玻璃的长期稳定供应,去年8月3日,隆基股份公告称,公司于7月31日与南玻A签订57亿元光伏玻璃采购合同,合同有效期自签订之日起五年。
在硅料方面,隆基股份也自去年8月开始加大锁单力度。8月18日,公司与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关于多晶硅料的长期采购协议,总金额约为94.98亿元,有效期自2020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止。
而到了2020年底,隆基股份又与新特能源签订五年期多晶硅料采购协议,根据协议,双方2021-2025年多晶硅料合作量不少于27万吨,合同总金额约192.35亿元。
进入2021年,隆基股份对光伏原材料供应的锁定仍在持续。2021年2月,隆基股份与江苏中能签订多晶硅料采购协议,根据协议,双方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多晶硅料合作量不少于9.14万吨,合同总金额约73.28亿元。
2月9日,隆基股份又与OCIM签订三年期多晶硅料采购合同,合同总金额约63.60亿元。
截至目前,隆基股份已明确与南玻A、亚洲硅业、新特能源、江苏中能、OCIM、德力股份多家光伏原材料企业合计签订了536.52亿元的采购合同。
“隆基股份加大硅材料供应锁定,拉大与其他厂商2021年硅料供给安全差异,彰显公司在紧缺环节把控能力。”开源证券指出,光伏玻璃方面,2021年玻璃供给逐渐释放,对需求制约减缓,公司依然稳健经营保障玻璃供给,体现公司对经营安全性的高度重视,风险把控意识彰显无疑。
开源证券表示,无论效率提升或者成本优化,降本是光伏发展长期目标,目前各厂商纷纷加快一体化产业布局,追求多环节自产自供。隆基股份在硅片端优势显著,在硅料资源紧缺时加大长单锁定;下游组件端则迅速通过品牌和渠道优势打开市场空间,目前其已在组件和硅片端取得双龙头地位优势,未来逐步加快电池产能配套,实现硅片-电池-组件全产业链一体化,牢固把握产业各环节竞争要素,光伏航母竞争力不断强化,在全球减排新能源化趋势下,龙头优势凸显无疑。
来源:东方财富网、证券时报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部分资讯内容、数据来源于公开信息或第三方,不代表本人观点,本人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本资讯内容不应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投资者需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