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 VS 特斯拉:特斯拉或将失去先发优势......
发布时间:2021-4-19 10:51阅读:217
1,研发强度

2010-2012年,特斯拉几乎没有什么营业收入,所以期间研发强度是失真的。下面我们将2010-2012年的数据剔除再作对比。
-------------------
2,2013-2020年研发强度

2018-2020年,华为研发强度全面“碾压”特斯拉。
这还不是最让人感到震撼的。下面才是!
-------------------
3,研发费用

对比华为历年研发费用,特斯拉这点研发经费简单不值一提!
-------------------
4,客观因素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的一个客观事实是,华为的主营业务并非汽车,而是其他业务。我们直接将两者的研发费用或研发强度进行对比是不公平的。
但我们需要考虑的另一个客观事实是,华为的主营业务正在逐步向汽车业务倾斜。具体华为会向汽车业务倾斜多少,这个没人知道。
足以让人感到震撼的可能性是:一旦华为大规模向汽车业务倾斜,在资本密集的汽车行业,特斯拉这点研发经费恐怕难以招架华为的竞争。并且在科技领域,特斯拉可能会快速失去某些先发优势。
-------------------
5,无人驾驶
华为以及目前众多企业推出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都采用了激光雷达作为辅助。
但特斯拉偏偏不用激光雷达,这其中可能有激光雷达设备的成本考虑:毕竟创业公司特斯拉要重点考虑成本控制以获得后续风险投资资本的青睐。据说,华为已经将96线激光雷达的制造成本大幅降低至几百美元,这在极大程度上消除了华为对采用激光雷达作为解决方案的顾虑。能够实现在短期内大幅降低激光雷达制造成本,并不容易,这涉及到前期大量研发投入以及企业本身研发人才的长期积累:厚积薄发。
采用激光雷达 VS 不采用激光雷达: 三维视觉识别 VS 二维视觉识别。
显然,采用激光雷达,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升识别的精准度。
目前,许多汽车将多少多少公里需要进行人工干预,作为了无人驾驶技术评判标准之一。但这个评判标准缺乏严谨性:哪怕是百万公里仅须人工干预一次,这对于消费者来说都可能是“致命”的!未来,要实现大规模L5无人驾驶应用,消费者需要的是百万、千万.....公里,需要人工干预的次数为零!
所以,考虑到无人驾驶的安全性,激光雷达似乎是必要的解决方案重要配套硬件之一。
而当前特斯拉坚持不用激光雷达,似乎违背了埃隆.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
作为一个不懂技术的旁观者,我的主观猜测是:特斯拉最终仍然会考虑采用激光雷达。只是基于特斯拉当前财务状况(研发经费有限),特斯拉暂时不得不采用研发成本显著更低的二维视觉识别解决方案、暂时放弃采用激光雷达。
如果我这个菜鸟的主观猜测是对的,那么特斯拉在未来研发经费足够支持其采用激光雷达的阶段:
在无人驾驶以及智能汽车其他科技领域,
依然具有显著技术领先优势的企业,
还会是特斯拉吗?
如果不是特斯拉,
我们当前是否低估了华为、低估了中国智造呢?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