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国资委回应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热点问题
发布时间:2021-4-18 21:55阅读:305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总体上看,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开局良好。一季度GDP实现了同比18.3%的高速增长,比去年四季度增长0.6%。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今年一季度经济恢复的态势在持续,积极的因素在累积增多。接下来将继续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纾困的力度,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推动经济稳定恢复。
国民经济开局良好,国内消费增速大超预期
“从同比的情况看,在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上年基数较低、就地过年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主要指标都呈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刘爱华表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1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9%,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5.6%,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9.2%。这些指标同比增速都是两位数。
国投安信期货高级研究员朱赫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上看,2021年一季度GDP与市场预期一致,经济增长逐月反弹,强劲复苏,保持高位运行。工业增加值差于市场预期,行业分化明显,本月或成为全年高点。在碳中和政策影响下,未来高能耗行业可能成为拖累项。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专项债的发行会保持高位运行,房地产投资会在结构性的调控政策下逐步降温回落。在疫情持续有效控制以及疫苗接种加速推进的情况下,最终消费本月表现突出,线下场景消费的增加带动服务业的加速恢复,从数据来看,服务业PMI持续处于55%左右的高景气区间,服务业生产指数累计同比小幅回落至 29.2。
“一季度国民经济呈现持续稳定恢复态势,城镇调查失业率下行, 就业市场随着春季生产旺季的到来显示出活力,央行对于小微企业的在信贷资源上的支持、财政积极的减税降费政策等逐步见效。疫情在全国范围内的接种推广也助力居民再次走向线下消费的场景,从最近的清明小长假暴增的旅游、出行数据中可以得到验证。”朱赫说。
回应大宗商品涨价:不具备长期上涨基础
近一个时期,在全球流动性宽松、市场需求有所复苏、供给短期比较短缺等各种因素的推动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一波上涨。从相关国际组织的数据来看,一季度国际能源平均价格环比上涨了35.3%,非能源价格平均价格环比上涨了11.8%,涨幅达到了近年来的相对高位。
在回应未来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时,刘爱华表示,从我国近期的价格走势来看,部分原材料价格也呈现上涨态势。从总体上来讲,PPI属于结构性上涨,主要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生产资料3月同比上涨了5.8%。生活资料价格方面还比较平稳,当月同比上涨了0.1%。
“现在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可能会从贸易、投资等不同渠道,对国内一些行业的价格造成影响。但是,从目前PPI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来看,主要还是影响了一些上游的行业,对下游行业的影响目前还没有显现出来。”刘爱华说,判断全年价格走势,供需关系是决定价格最根本的要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经济恢复的大势下,供给的质量、能力都在逐步改善;从需求来看,目前仍然处于恢复过程中。总的来看,国内上游产品的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谈猪肉价格:具备持续下行的基础
统计局数据显示,从物价看,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其中3月份由上月的下降0.2%转为上涨0.4%,涨势比较温和。其中食品中较受关注的猪肉价格在3月下降了18.4%。
对于猪肉价格的走势,刘爱华回应表示,近两年推动食品价格上涨比较大的因素是猪肉价格,猪肉价格已经连续6个月都处于同比下降,3月份同比下降了18.4%。目前,在各地保供稳价各项措施的作用下,生猪产能得到了显著恢复。生猪存栏在一季度末同比增长29.5%,生猪存栏连续六个季度环比增长,生猪产能恢复比较迅速。从这个角度来讲,猪肉价格具备持续下行的基础。
同时,从工业消费品后市走势来看,刘爱华说,在工业消费品领域,工业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生产能力比较充足,宏观调控手段比较有效有力,所以从供需基本面来讲,工业消费品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基础。
总的来看,刘爱华表示,全年CPI有望保持在一个温和的区间。
全年经济有望保持稳中加固、稳中向好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21年全年的经济增速进行了修订,把中国全年的经济增速提高到了8.4%,预测结果的调整显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全年经济发展的信心和期望。刘爱华表示,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全年经济有望保持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
“ 经济内生动力、供给的质量、市场主体的活力都在改善加强。这些领域的恢复态势和中国经济长期拥有的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整、人力资源丰富等长期优势结合在一起协同发力,我们对全年经济保持目前的恢复态势充满信心,全年保持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是有基础有条件的。”刘爱华说。
此外,刘爱华还表示,目前全球疫情和经济环境仍然存在比较强的不确定不稳定性,对这些方面的因素也要保持清醒,国内恢复的基础还不太牢固,部分服务业、小微企业增长仍然偏慢。面对经济恢复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还是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持续巩固“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守住“保”的底线,促进全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向后看,建信期货宏观金融研究员黄雯昕表示,预计随着全球疫苗接种计划的推进和财政刺激的落地,外部需求将继续支撑我国出口和工业,国内经济也将保持改善趋势。
国资委回应债券违约、碳中和、大宗商品涨价、数字/平台经济等市场热议问题
4月16日,国新办举行一季度央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介绍了一季度央企部分核心数据,并就债券违约、碳中和、大宗商品涨价、数字/平台经济等市场热议问题答记者问。
债券违约方面,彭华岗表示,将督促中央企业组织开展债务风险的专项排查,坚决防止发生债券违约。
防范化解风险,继续加强中央企业债务、资金、金融等重点领域的风险管控,着力提升风险识别、预警和应对能力,提前介入处置,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督促中央企业组织开展债务风险的专项排查,确保负债率总体稳定,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坚决防止发生债券违约。
碳中和方面,彭华岗称,将专门研究制定中央企业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的实施意见,加强低碳、零碳、负碳重大科技攻关。
将指导中央企业认真编制实施绿色发展规划,把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真正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加快实现转型升级,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贡献国资央企的力量。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应用,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加强低碳、零碳、负碳重大科技攻关。国资委将积极履行职责,配合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相关规划方案和配套政策,专门研究制定中央企业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的实施意见。
大宗商品涨价方面,彭华岗指导企业积极研究大宗商品趋势,在经营中更好应对。
一段时间以来,确实存在大宗商品涨价的问题。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国内的问题,比如原油、铁矿石都是在整个全球市场我们要大量进口的。市场涨涨跌跌是非常正常的,企业首先要积极研究大宗商品的趋势,在经营中更好应对。
数字/平台经济方面,彭华岗表示,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引导企业进一步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
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国资委将引导企业进一步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聚焦有基础、有特色、有优势的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积极参与“两新一重”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大宗商品”,可获得关于大宗商品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今年一季度经济恢复的态势在持续,积极的因素在累积增多。接下来将继续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纾困的力度,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推动经济稳定恢复。
国民经济开局良好,国内消费增速大超预期
“从同比的情况看,在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上年基数较低、就地过年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主要指标都呈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刘爱华表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1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9%,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5.6%,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9.2%。这些指标同比增速都是两位数。
国投安信期货高级研究员朱赫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上看,2021年一季度GDP与市场预期一致,经济增长逐月反弹,强劲复苏,保持高位运行。工业增加值差于市场预期,行业分化明显,本月或成为全年高点。在碳中和政策影响下,未来高能耗行业可能成为拖累项。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专项债的发行会保持高位运行,房地产投资会在结构性的调控政策下逐步降温回落。在疫情持续有效控制以及疫苗接种加速推进的情况下,最终消费本月表现突出,线下场景消费的增加带动服务业的加速恢复,从数据来看,服务业PMI持续处于55%左右的高景气区间,服务业生产指数累计同比小幅回落至 29.2。
“一季度国民经济呈现持续稳定恢复态势,城镇调查失业率下行, 就业市场随着春季生产旺季的到来显示出活力,央行对于小微企业的在信贷资源上的支持、财政积极的减税降费政策等逐步见效。疫情在全国范围内的接种推广也助力居民再次走向线下消费的场景,从最近的清明小长假暴增的旅游、出行数据中可以得到验证。”朱赫说。
回应大宗商品涨价:不具备长期上涨基础
近一个时期,在全球流动性宽松、市场需求有所复苏、供给短期比较短缺等各种因素的推动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一波上涨。从相关国际组织的数据来看,一季度国际能源平均价格环比上涨了35.3%,非能源价格平均价格环比上涨了11.8%,涨幅达到了近年来的相对高位。
在回应未来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时,刘爱华表示,从我国近期的价格走势来看,部分原材料价格也呈现上涨态势。从总体上来讲,PPI属于结构性上涨,主要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生产资料3月同比上涨了5.8%。生活资料价格方面还比较平稳,当月同比上涨了0.1%。
“现在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可能会从贸易、投资等不同渠道,对国内一些行业的价格造成影响。但是,从目前PPI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来看,主要还是影响了一些上游的行业,对下游行业的影响目前还没有显现出来。”刘爱华说,判断全年价格走势,供需关系是决定价格最根本的要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经济恢复的大势下,供给的质量、能力都在逐步改善;从需求来看,目前仍然处于恢复过程中。总的来看,国内上游产品的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谈猪肉价格:具备持续下行的基础
统计局数据显示,从物价看,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其中3月份由上月的下降0.2%转为上涨0.4%,涨势比较温和。其中食品中较受关注的猪肉价格在3月下降了18.4%。
对于猪肉价格的走势,刘爱华回应表示,近两年推动食品价格上涨比较大的因素是猪肉价格,猪肉价格已经连续6个月都处于同比下降,3月份同比下降了18.4%。目前,在各地保供稳价各项措施的作用下,生猪产能得到了显著恢复。生猪存栏在一季度末同比增长29.5%,生猪存栏连续六个季度环比增长,生猪产能恢复比较迅速。从这个角度来讲,猪肉价格具备持续下行的基础。
同时,从工业消费品后市走势来看,刘爱华说,在工业消费品领域,工业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生产能力比较充足,宏观调控手段比较有效有力,所以从供需基本面来讲,工业消费品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基础。
总的来看,刘爱华表示,全年CPI有望保持在一个温和的区间。
全年经济有望保持稳中加固、稳中向好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21年全年的经济增速进行了修订,把中国全年的经济增速提高到了8.4%,预测结果的调整显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全年经济发展的信心和期望。刘爱华表示,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全年经济有望保持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
“ 经济内生动力、供给的质量、市场主体的活力都在改善加强。这些领域的恢复态势和中国经济长期拥有的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整、人力资源丰富等长期优势结合在一起协同发力,我们对全年经济保持目前的恢复态势充满信心,全年保持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是有基础有条件的。”刘爱华说。
此外,刘爱华还表示,目前全球疫情和经济环境仍然存在比较强的不确定不稳定性,对这些方面的因素也要保持清醒,国内恢复的基础还不太牢固,部分服务业、小微企业增长仍然偏慢。面对经济恢复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还是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持续巩固“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守住“保”的底线,促进全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向后看,建信期货宏观金融研究员黄雯昕表示,预计随着全球疫苗接种计划的推进和财政刺激的落地,外部需求将继续支撑我国出口和工业,国内经济也将保持改善趋势。
国资委回应债券违约、碳中和、大宗商品涨价、数字/平台经济等市场热议问题
4月16日,国新办举行一季度央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介绍了一季度央企部分核心数据,并就债券违约、碳中和、大宗商品涨价、数字/平台经济等市场热议问题答记者问。
债券违约方面,彭华岗表示,将督促中央企业组织开展债务风险的专项排查,坚决防止发生债券违约。
防范化解风险,继续加强中央企业债务、资金、金融等重点领域的风险管控,着力提升风险识别、预警和应对能力,提前介入处置,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督促中央企业组织开展债务风险的专项排查,确保负债率总体稳定,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坚决防止发生债券违约。
碳中和方面,彭华岗称,将专门研究制定中央企业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的实施意见,加强低碳、零碳、负碳重大科技攻关。
将指导中央企业认真编制实施绿色发展规划,把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真正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加快实现转型升级,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贡献国资央企的力量。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应用,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加强低碳、零碳、负碳重大科技攻关。国资委将积极履行职责,配合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相关规划方案和配套政策,专门研究制定中央企业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的实施意见。
大宗商品涨价方面,彭华岗指导企业积极研究大宗商品趋势,在经营中更好应对。
一段时间以来,确实存在大宗商品涨价的问题。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国内的问题,比如原油、铁矿石都是在整个全球市场我们要大量进口的。市场涨涨跌跌是非常正常的,企业首先要积极研究大宗商品的趋势,在经营中更好应对。
数字/平台经济方面,彭华岗表示,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引导企业进一步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
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国资委将引导企业进一步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聚焦有基础、有特色、有优势的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积极参与“两新一重”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弹指什么?
您好,反弹一般是指价格跌了一段时间的反抽,但是否是反转还不能确定,具体的欢迎咨询,希望对您有帮助!
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弹指什么?
你好,大宗商品,目前主要为黄金,白银,原油和一些国际通用原料。你可以把它们看做是国际大市场里的商品,而价格受总量,购买力,全球经济等多方面影响,所以难以被人为操控。而它的随时买卖性可以让你根据价...
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弹指什么?
包括3个类别,即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和农副产品。农副产品:玉米、小麦、水稻、大豆、棉花、天然橡胶、大葱、糖、棕榈油............基础原料:铜、铝、钢铁、铁矿石能源产品:原油、煤炭、天然...
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弹指什么?
你好,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并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
重磅数据发布!国家统计局回应经济热点问题
8月1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发布会上介绍了2025年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回应经济热点问题。 数据显示,生产方面,工业生产较快增长。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环比增长0.38%。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消费方面,市场销售继续增长。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0亿元,同比增长3.7%;环比下降0.14%。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扩大。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
国家统计局解读5月PPI数据: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下行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5月PPI,5月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下行,国内外工业品市场需求总体偏弱,加之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PPI环比、同比均继续下降。从同比看,PPI下降4.6%,降幅比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5.9%,降幅扩大1.2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0.1%。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下降的有26个,比上月增加3个。主要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19.1%,降幅扩大2.8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6.8%,降幅扩大3.2个百分...
相关搜索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
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7 09:46
-
一键查看《国泰海通君弘APP新手操作指南》
2025-11-17 09:46
-
小白必读的基金书单,掌握这10本收益翻倍!
2025-11-17 09:46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