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选择主动型基金还是被动型基金:
发布时间:2021-4-16 15:10阅读:253
在中国选择主动型基金还是被动型基金
一、美国的被动型指数基金长期跑赢绝大多数主动型管理基金
巴菲特前几年有个著名的赌约,不知道大家听过没?
巴菲特一直认为指数基金可以吊打主动型基金,07年12月19日在网站发布“十年赌约”,他主张,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的十年间,如果对业绩的衡量不包含费用,则标普500指数的表现将超过对冲基金的基金组合表现。最终的结果是,标准普尔500指数完胜上述5只对冲基金。在过去10年中,标准普尔500指数累计上涨了125.8%,平均年收益达到8.5%。而5只基金表现最好的累计只上涨了87.7%,平均年收益为6.5%。表现最差的仅增长了2.8%,平均年收益仅为0.3%。
巴菲特一直认为指数基金轻松吊打主动型基金,07年12月19日在网站发布“十年赌约”,他主张,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的十年间,如果对业绩的衡量不包含费用,则标普500指数的表现将超过对冲基金的基金组合表现。
然后头铁的一位英雄选出了5只拥有过200只对冲基金的权益的基金来挑战标普500指数业绩。结果就是后面大家知道的,指数基金大获全胜。
不但对冲基金如此,巴老爷子自己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也没有跑赢指数。
最近有研究报告显示:
1. 过去五年,美国国内权益型基金,指数碾压大多数基金经理;
2. 在大型股领域,76.23%的共同基金经理和85.81%的机构账户跑输标普500指数;
3. 在中型股领域,65.81% 的共同基金经理和64.71% 的机构账户跑输标普中型400指数;
4. 在小型股领域,80%的共同基金经理和机构账户跑输标普小型600指数。
二、中国大部分的主动基金长期跑赢沪深300指数
据wind数据,从2003-12-31~2019-12-31的16年时间里。
沪深300指数涨幅仅为239.37%,
混合型基金涨幅达574.81%。
股票型基金涨幅更高达到626.85%,涨幅是沪深300指数的差不多3倍。
近几年基金大年收益差距也很大,请看下表
其中:
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是中证系列指数最具代表的三个指数
按自由流通市值(剔除那些注定长期持有的股份)由大到小排序
沪深300(中证300),自由流动市值最大的前300只股票构成;
中证500,是自由流通市值301-800名的股票;
中证1000,是全市场股票剔除中证800的成份股之后市值最大的1000只股票,也就是自由流通市值801-1800名的股票。
可以说:这几年公募基金的整体成绩几乎跑赢所有指数的收益。
三、为什么中国的公募基金能够跑赢沪深300指数,而美国的公募基金很难跑赢标普500指数呢?
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两个核心原因:
第一、中国最具优势,回报率最高的企业---中国互联网公司并没有纳入沪深300指数。
众所周知,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是中国最优质的资产,腾讯,阿里巴巴,拼多多,网易,百度,美团等一批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在过去十年给投资者带来非常丰厚的回报率,但是这些企业都在香港和美国上市,而美国不但吸纳了中国优质的互联网企业,还有一大批优质的本土科技和互联网公司纳入指数,所以结果就是美国综合指数覆盖了大部分全球优秀的企业,而中国的综合指数只纳入了部分在中国上市的优秀企业,而中国许多公募基金可以通过港股通来直接投资这些中国优质的互联网公司,这是中国公募基金能够战胜沪深300的原因之一。
第二、中国许多优秀的“新经济”公司并没有选择在A股上市,而是在港股
比如,近些年来的泡泡玛特,喜茶,奈雪,快手科技,字节跳动等公司均选择在港股上市而不是A股市场。这也为未来主动型基金战胜沪深300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第三、中国特色的打新带来的超额收益。
基金会参加打新,打新收益计入基金净值,但指数不能参加打新。
线下打新是众所周知的稳定,如果一个小盘的公募基金配置4,5个亿的盘子,那么打新就能贡献10个点以上的年化收益率,这种天然的制度优势使得中国公募基金跑赢指数更加容易。
而美国打新不像中国几乎100%赚钱,更多是博弈,所以打新收益并不高,所以主动基金想从打新获取大量的超额收益难度极大。
第四、中国主动型公募基金割了散户的韭菜
《全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19年,全国股票投资者数量1.42亿,其中散户占比99.77%。
散户持股总市值59445亿元,占沪市总市值21%,而机构投资者持股总市值为45294亿元,占比16.13%,两者相差其实并不大。但2017年机构盈利11156亿,散户盈利3108亿,机构整体盈利金额是散户的3.6倍。机构的超高收益都是收割散户而来的。
也许未来通过指数成分股的改变+普通散户投资者水平的提高+新股打新不败作古,会使得公募基金越来越难战胜市场指数,但那一天现在看起来还比较遥远。所以现阶段的投资者,应该以主动基金为主,被动指数基金为辅来进行资产配置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聚焦:中信证券保荐的水利工程领域科创板“潜力股”
2025-07-28 13:14
-
存款利率连降,银行理财产品还能买吗?该如何选择?
2025-07-28 13:14
-
2025年7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一览表】出炉!再度扩容至近300只!
2025-07-28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