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数据“增速降”是大势所趋
发布时间:2021-4-13 09:15阅读:285
业内普遍认为,在去年高基数及信贷额度控制的背景下,虽然一季度社融增量比去年同期少8730亿元,但依然是季度增量的次高水平,反映出当前实体经济旺盛的融资需求。
阮健弘表示,从一季度社融增量的结构看,金融机构的信贷稳字当头,资本市场的融资大幅度增加,债券市场在上年基数比较高的情况下少增长,总体上看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保持平稳。尤其是一季度非金融企业的境内股票融资2467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212亿元,增长近一倍。
从3月新增信贷的结构看,居民部门与企业部门中长期信贷均表现亮眼。其中,就个人债务增速较快的问题,根据央行测算,去年末,住户部门的债务余额是73.6万亿,同比增长14.6%,其中个人贷款余额是63.2万亿,同比增长14.2%。“个人债务增长的速度比较快,这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居民年龄结构、消费升级、城镇化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总体来看,个人贷款的增速还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阮健弘称,新增个人贷款从结构上看,比较突出的是“一升一落”,升的是个人经营贷款的增速回升,落的是个人住房贷款的增速回落。3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5%,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低0.2和1.4个百分点。个人经营贷款同比增长24.6%,比上年同期高11.5个百分点。
此外,在企业新增贷款方面,3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了1.33万亿元,占当月新增贷款总量中占约五成,反映出信贷结构的持续优化。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这表明3月信贷增长的“量增质优”,金融部门对于实体经济支持的发力更精准。“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呈现出增量高、增速降的特征。”张旭称,“增量高”体现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稳固,“增速降”体现出稳杠杆的内在要求。相比之下,去年为对冲疫情影响,名义GDP增速降低至2.3%的同事,在政策的支持下M2增速提高至了10.1%,使得宏观杠杆率的快速提高,但宏观杠杆率的阶段性上升是在为将来稳住杠杆率创造条件。目前我国经济正向常态回归,应引导宏观杠杆率回到基本稳定的轨道,避免积累风险、挤压经济长期增长的空间。所以,金融数据“增速降”是大势所趋。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