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给人生加上量化的杠杆你才会不枉此生!
发布时间:2021-4-12 21:16阅读:722
下午和大学同学在小群里聊天,聊到腾讯的股票今天已经上了330了。我是持有一定量的腾讯股票的,和一个同学聊天的时候,她偷偷问我盈利多少了,我告诉她一个数,她气呼呼的说比她一年工资都多。
当然,我心里并没有故意气她,因为我知道她在一个准一线城市有三套房都租出去了,她收那么多房租,其实也根本不靠自己的工资赚钱。
但群里的另一个姑娘就默默不说话了,沉默了许久,问我:你们有钱炒股,有钱买房付首付,我没有钱怎么办?
没有钱,是大多数年轻人最头疼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腾讯股票很稳,都知道买某些城市的房产不会太亏,都知道银行理财现在都有5个点的了,但都归到这个问题——我没钱。
而一旦涉及到这个问题,很多人的逻辑就开始糊涂了。没有钱,那就去赚钱啊!怎么赚钱?好好工作,努力工作,升职加薪,攒够了钱就可以付首付,攒够了钱就可以买基金,就可以买理财,然后滚起来就行了啊!
一旦你进入到这个逻辑里,我敢保证,两三年后,你会陷入到另一个更大的困境里:“我到底适不适合这一行,我该不该换行?”
说不定你也没有攒够钱,因为这两三年有很多你不得不付出的钱,比如房租,比如自己加班生病,比如自己抑郁不开心然后买买买,比如一些享受,比如一些欲望等等。
然后最后发现还是要靠父母,父母靠不住的话,自己就又陷入了迷茫的境地。
其实社会也希望你走这条路。安安静静的打工,安安静静的被经济通胀收割,安安静静的努力献出你的年轻精力,再安安静静的付出你的消费能力。一切安好。
这一定不是你想要的生活。
年轻人,记得要在年轻风险最小的时候,学会给自己的人生加杠杆。
什么是加杠杆呢?我看好了一个股票,我自己拿20元,和机构借20元,总共40进去炒,然后过了一年70元出来,还给机构20元本金和5元利息,剩下45元归我自己。相当于你用20元撬动了40元的资本。
这就是简单的杠杆。同样买房子也一样,用一个首付去和银行贷款,贷款越多,你加的杠杆越多。相当于你用一个首付撬动了一个全款。
杠杆的代价是什么?是利息,更是风险。你不但面临着利息,更面临着风险——比如房价下跌,比如股票赔钱。
我可不是让你借钱去炒股。
其实人生也一样。
人这一辈子是一个大变量,粗略到每个月,细到每天每小时,你做的事情遇见的人想通的事,都可能改变你之后所有的际遇,进而影响你这人生。你的每个小时,都是你的变量因子。
但它不是平均的。
因为人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甚至从社会学角度来讲的人的淘汰因素,都决定了人生每个年龄段有着不同的风险。
比如在你20岁的时候,你身体健康,还没有什么颈椎病;你心理阳光乐观,还没有大挫折没见过社会的残酷;你家庭美满父母还能赚钱也没有家庭没有小孩要养;所以其实,你20-30岁的时候,你的风险是最低的。
这就好比在你20到30岁的时候,你买一个股票有80%的几率赚钱。而等你30岁之后,你买一个股票只有50%的几率赚钱。
但人生不会给你选择,因为我们在三维世界里,时间是永远向前跑的,你只能被动或主动的把自己的人生投入到社会里。
那如果你必须把你的时间投入到这个人生的股市里,你又知道了你年轻的时候风险更低,你会不会选择在年轻的时候加大杠杆,甚至透支30岁之后的时间精力,去放到年轻时候呢?
很多人都不会。
他们担心年轻时候加大了杠杆,会导致自己在30岁之后缺乏稳定。就如同他们担心在牛市里加杠杆之后,会马上面临下跌。
就拿做公务员来说。很多人做公务员是为了追求稳定,这其实和那些不敢在低风险阶段冒险加杠杆的人来说,是一样的。
他们在年轻最低风险的时候,不敢去加杠杆冒险,那么等他们不再年轻的时候,也许确实获得了稳定,但也不会再有那么低的风险了,你的牛市已经过去了。
而同样做公务员,有些优秀的年轻人会加班加点,会真正深入到基层,会认真真诚的研究,也会注重情商提高和人际关系。这样的年轻人,就算没有人脉没有家庭的支持,他最后也不会太差。至少做个副手是没有问题的。
而那些本身家庭就在体制内可以助力的年轻人,他们就更不用说了。
同样是作公务员,其实背后所蕴含的杠杆,风险和自我成长和发展策略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抛出掉一些特例,从集聚上来说,他们最后的结果也基本可以预测到了。
其实有时候家庭的助力,也可以算是一种加杠杆。因为他相当于是把你家庭所积累的实力和社会化资源在年年轻的时候一并投入了。
学过商科的人,都知道非常简单的企业流动比率和速动率。可以说,一个企业,拥有适量的负债,其实是比较健康,也是比较合理的状态。
拥有负债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企业从银行又借了更多的钱。即使我企业本身有钱,不需要借这么多的钱。
这就是我为什么总想让你们学一下金融,学一下商科,即使以后不从事对应的行业,也很有用,这种金融化思维影响的不仅是你的金钱,还有你的人生。
再回到开头的问题。
我没钱。
没钱怎么解决?你直接问我我没钱我迷茫怎么办,这是没人可以告诉你的。
你要看你处在哪个风险阶段,你要看你已经加了多少人生杠杆,你要看你是不是已经达到了可以不冒险的境地。
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还没有理解到贫穷的根源,还没有理解到人生的机会性,还没有理解到在年轻风险最低的时候应该多尝试多做一些自己可以承受的冒险,那社会凭什么让你爬在别人头上?
就像你一个年轻人在一个股票很便宜的时候买几股,无论亏了赚了(而且大概率下是赚的),你收获的都是低风险带来的经验。而等股票一手都很贵的时候,而且那时候收益也不明朗的时候,你再去投入股市,你是又没有经验,又没有低风险的保证了。
年轻的时候的风险这么低,你一定在年轻时候,加足人生的杠杆,把自己的经验攒足,把自己的认知攒够,这才是一个平凡人足以应付30岁之后人生的必然道路。也是唯一的,平凡人可以不再迷茫的办法。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办法。而那些有家庭支撑的人,他们所冒险的少,是因为他们家庭已经在社会中凝结了一部分杠杆,已经加到他们的人生里了而已,只不过你没看到罢了。
我很久之前写过的那篇职业选择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5可收到)。总有人分不清什么是风险,什么是真正的让自己不迷茫的逻辑。
年轻时候,找到自己最擅长什么,在哪个行业里的加速度最快,去更多的认知这个商业化社会的世界,明白选择比努力更有意义,这才是最后能给你带来更多金钱的逻辑,可不是单纯的努力就能解决的。
而这些你需要去找到的东西,必须在你年轻,风险最低的时候,你把你的精力加足杠杆,才能自己不断一一去发现。因为你没有家庭,也没有背景,你必须靠自己逐渐积累自己的认知,并且不能按照正常的时间来,你必须加时间杠杆。你才能真正的脱颖而出。
所以如果你还年轻,恭喜你还没错过。
如果你不年轻了,恭喜你已经错过了,你要为年轻时候的认知不足付出今后更大的选择风险的代价。这时候,你要做的事情,就不单单是认知这么简单了,你可能要做的要么就是小富即安,要么就是破釜沉舟了。
一个企业的规模怎么做大?有好底子,有好配套,有好项目,然后不断加良性的杠杆扩大规模。
一个人怎么买一套房子?等你把钱攒够了估计都40岁了。付出首付,住进去,加良性杠杆,赌自己未来的增值更快。
一个人怎么可以在三十岁之后不迷茫,怎么可以自己想通一套自己生存的完美的不迷茫的逻辑?
希望你想通。而不是做一个只能在微信群里默默不出声的被遗忘掉的人。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终身寿险是不是只有死了才会给钱?能给多少钱?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18610534306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