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的本质是思维方式的较量!你脱离了“不赚就是亏”的散户思维了吗?
发布时间:2021-4-8 22:04阅读:407
所有的片面都是竞争性的真相,而最终可能只是其中一种最为有力的部分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在交易中,我们需要做的是去寻求信息背后的含义,用自己的理解去选择一种方向。
了解竞争性真相
开年以来,我按照近年来的交易经验,布局了两笔年线级别的投资,却都在两个月内被我了结持仓,因为我不能完整梳理出行情的逻辑。面对没有把握的行情,最好的选择就是暂时远离,有时候离得远一些,反而容易看得清楚。
交易至今,我深刻体会到交易的本质是思维方式的较量,是逻辑完备性的角力。因此,已经脱离了“不赚就是亏”的散户思维,止损也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有时候,即便未到止损线,但当我扪心自问:当初支持你进场的逻辑还存在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立即出场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在市场中,我们要明确三个问题:我赚的是哪一部分的钱;我投资的逻辑是什么;现实情况的改变是否影响了逻辑的存续。因为当今时代并不缺乏信息,但却缺乏思考,撇开信息的真实性不谈,很多时候恰恰因为它的真实,却更容易让人产生误导。很多时候,真实的信息并不一定是有效的,因为决策需要建立在逻辑之上,而并非简单的事实之上。
赫克托·麦克唐纳在《后真相时代》一书中举过这样的例子:近年来,藜麦成为新兴的健康食品,美国宇航局甚至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然而,从2006年到2013年,藜麦的原产地玻利维亚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独立报》报道: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卫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
于是,在健康饮食者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大家开始抵制食用藜麦。这些报道是虚假的吗?恰恰相反,这些都是事实。然而,正因为藜麦的价格上涨,当地居民的收入提升了,他们才拥有了去购买之前买不起的进口食品这样的选择,而不是被迫食用已经吃到不想再吃的藜麦。看过报道的人出于对玻利维亚人民的关心,自觉抵制购买藜麦,非但没有帮到当地人,反而会影响他们的收入,降低他们的生活水平。任何一个事件,它背后往往都会有着多重真相,我们可以把这种多重真相总结为竞争性真相。
真相具有片面性
这个世界太过庞杂,我们的认知能力在时空限制下是有限的,本然真实虽是一种客观存在,却很难被全然领悟。尼采曾经说过:没有真相,只有诠释。《金刚经》对此的总结为“凡所有相,皆为虚妄”。
当我们需要寻找事物发生发展的因果联系时,必然会有部分真相超出了我们直接观察的范围。因此,我们不得不依靠他人的说法和自己的思考将其拼接,而他人传达的信息依然受到观察角度的影响,并不是完整的真相。即便是最为简单的问题,也很难被完整传达。例如,语文课本中曾经有一篇观察杨桃的文章,同样一个杨桃,不同的人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五角星形状和长圆形都是意识中的客观存在,都是一种真相,却不是杨桃的“实相”,而是互相竞争的,因为我们在绘画的时候需要采纳其中一种角度进行表达。真相的片面性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特点,我们对于历史的理解来自片面真相,而这种理解又会影响我们。
正如上文中藜麦的例子,如果仅从片面的报道来简单判断,并不加以深入调查和了解,仅仅掌握事实本身,而没有抽丝剥茧地去思考,可能会得出一个无效的结论,甚至进而作出有害的决策。
真相具有主观性
我们有着生而为人的局限性,感知到的存在必然是认知中的世界,并不是世界的本貌,而是经过感知觉系统和思维模式加工过的世界映射,甚至观察者在观察时就已经改变了事物的本貌。感知觉系统是先天的赋予,而思维模式则是后天的结果,是指我们关于自己和周围世界的一组信念、思想和意见。个人的思维决定了自己对于事物的理解,并决定我们的行为。在观察这个世界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地受其影响,更容易接受那些与模式相符的信息,而抗拒和忽略那些与认知观点不一致的真相。杜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这种模式将以潜意识的习惯方式决定我们95%以上的行为。
我们根据认知水平内最可信的预测采取行动,这些预测可能存在很大差异,不同的人对于未来持有不同的看法。在未来变成现实之前,它们一直是竞争性真相,虽然竞争性真相都是正确的,但会产生不同的预测结果。
此外,真实的未必是诚实的。例如,由于大众对统计知识的欠缺,很多人并不明白数字背后的含义,这成为很多基于真实数据的不诚实报道的操纵空间。例如,中位数和均值都可以用于描述平均水平,如果一个公司员工月薪的中位数是5000元而均值是6000元,A的月薪是5500元,那么“A的月薪高于平均薪酬水平”和“A的月薪低于平均薪酬水平”两句话就都是正确的,却会让人们产生截然相反的认知和判断。
对交易者的启示
随着时代的发展,影响市场运行的因素越来越多,很多时候会出现让我们迷惑的新局面。在经济学中,价值往往是相对的、联动的,存在很多无法实际测量的东西,需要依靠描述进行沟通,依靠预期来预测,使得信息的角度和目的都更加多元化。
巴菲特曾说:价格是你的付出,价值是你的收获。我们对于标的的估值基于什么?主观价值本身就是一种包含了预期的竞争性真相,每一种观点都是攫取了部分角度的描述,这种简约的描述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复杂的世界,它的结构符合古老的心理模式。因此,我们往往认为它就是唯一的真相,这在投资市场中屡见不鲜,而它可能只是真相的一种表现形式。
所有的片面都是竞争性的真相,而最终可能只是其中一种最为有力的部分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只有当我们承认多个真相可以共存,学会识别竞争性真相,了解这些真相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操纵我们的行为时,才能积极寻求信息背后的含义,用自己的理解去选择一种方向,并在不断的实证中修正,在看不清楚的时候,依然保持敬畏之心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如果支持我们留在场内的仅仅是信念而非逻辑,那么无疑是在冒险,这才是对资金和交易机会的真正浪费。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散户”,可获得关于散户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了解竞争性真相
开年以来,我按照近年来的交易经验,布局了两笔年线级别的投资,却都在两个月内被我了结持仓,因为我不能完整梳理出行情的逻辑。面对没有把握的行情,最好的选择就是暂时远离,有时候离得远一些,反而容易看得清楚。
交易至今,我深刻体会到交易的本质是思维方式的较量,是逻辑完备性的角力。因此,已经脱离了“不赚就是亏”的散户思维,止损也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有时候,即便未到止损线,但当我扪心自问:当初支持你进场的逻辑还存在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立即出场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在市场中,我们要明确三个问题:我赚的是哪一部分的钱;我投资的逻辑是什么;现实情况的改变是否影响了逻辑的存续。因为当今时代并不缺乏信息,但却缺乏思考,撇开信息的真实性不谈,很多时候恰恰因为它的真实,却更容易让人产生误导。很多时候,真实的信息并不一定是有效的,因为决策需要建立在逻辑之上,而并非简单的事实之上。
赫克托·麦克唐纳在《后真相时代》一书中举过这样的例子:近年来,藜麦成为新兴的健康食品,美国宇航局甚至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然而,从2006年到2013年,藜麦的原产地玻利维亚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独立报》报道: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卫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
于是,在健康饮食者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大家开始抵制食用藜麦。这些报道是虚假的吗?恰恰相反,这些都是事实。然而,正因为藜麦的价格上涨,当地居民的收入提升了,他们才拥有了去购买之前买不起的进口食品这样的选择,而不是被迫食用已经吃到不想再吃的藜麦。看过报道的人出于对玻利维亚人民的关心,自觉抵制购买藜麦,非但没有帮到当地人,反而会影响他们的收入,降低他们的生活水平。任何一个事件,它背后往往都会有着多重真相,我们可以把这种多重真相总结为竞争性真相。
真相具有片面性
这个世界太过庞杂,我们的认知能力在时空限制下是有限的,本然真实虽是一种客观存在,却很难被全然领悟。尼采曾经说过:没有真相,只有诠释。《金刚经》对此的总结为“凡所有相,皆为虚妄”。
当我们需要寻找事物发生发展的因果联系时,必然会有部分真相超出了我们直接观察的范围。因此,我们不得不依靠他人的说法和自己的思考将其拼接,而他人传达的信息依然受到观察角度的影响,并不是完整的真相。即便是最为简单的问题,也很难被完整传达。例如,语文课本中曾经有一篇观察杨桃的文章,同样一个杨桃,不同的人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五角星形状和长圆形都是意识中的客观存在,都是一种真相,却不是杨桃的“实相”,而是互相竞争的,因为我们在绘画的时候需要采纳其中一种角度进行表达。真相的片面性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特点,我们对于历史的理解来自片面真相,而这种理解又会影响我们。
正如上文中藜麦的例子,如果仅从片面的报道来简单判断,并不加以深入调查和了解,仅仅掌握事实本身,而没有抽丝剥茧地去思考,可能会得出一个无效的结论,甚至进而作出有害的决策。
真相具有主观性
我们有着生而为人的局限性,感知到的存在必然是认知中的世界,并不是世界的本貌,而是经过感知觉系统和思维模式加工过的世界映射,甚至观察者在观察时就已经改变了事物的本貌。感知觉系统是先天的赋予,而思维模式则是后天的结果,是指我们关于自己和周围世界的一组信念、思想和意见。个人的思维决定了自己对于事物的理解,并决定我们的行为。在观察这个世界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地受其影响,更容易接受那些与模式相符的信息,而抗拒和忽略那些与认知观点不一致的真相。杜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这种模式将以潜意识的习惯方式决定我们95%以上的行为。
我们根据认知水平内最可信的预测采取行动,这些预测可能存在很大差异,不同的人对于未来持有不同的看法。在未来变成现实之前,它们一直是竞争性真相,虽然竞争性真相都是正确的,但会产生不同的预测结果。
此外,真实的未必是诚实的。例如,由于大众对统计知识的欠缺,很多人并不明白数字背后的含义,这成为很多基于真实数据的不诚实报道的操纵空间。例如,中位数和均值都可以用于描述平均水平,如果一个公司员工月薪的中位数是5000元而均值是6000元,A的月薪是5500元,那么“A的月薪高于平均薪酬水平”和“A的月薪低于平均薪酬水平”两句话就都是正确的,却会让人们产生截然相反的认知和判断。
对交易者的启示
随着时代的发展,影响市场运行的因素越来越多,很多时候会出现让我们迷惑的新局面。在经济学中,价值往往是相对的、联动的,存在很多无法实际测量的东西,需要依靠描述进行沟通,依靠预期来预测,使得信息的角度和目的都更加多元化。
巴菲特曾说:价格是你的付出,价值是你的收获。我们对于标的的估值基于什么?主观价值本身就是一种包含了预期的竞争性真相,每一种观点都是攫取了部分角度的描述,这种简约的描述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复杂的世界,它的结构符合古老的心理模式。因此,我们往往认为它就是唯一的真相,这在投资市场中屡见不鲜,而它可能只是真相的一种表现形式。
所有的片面都是竞争性的真相,而最终可能只是其中一种最为有力的部分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只有当我们承认多个真相可以共存,学会识别竞争性真相,了解这些真相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操纵我们的行为时,才能积极寻求信息背后的含义,用自己的理解去选择一种方向,并在不断的实证中修正,在看不清楚的时候,依然保持敬畏之心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如果支持我们留在场内的仅仅是信念而非逻辑,那么无疑是在冒险,这才是对资金和交易机会的真正浪费。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错误的炒股思维方式有哪些?
错误心态之一:炒股票就是高抛低吸,不追已涨得很多的股票,专买底部股。错误心态之二:一定要买有量的股票。错误心态之三:专炒消息股。
股票投资的正确的思维方式?
投资市场风云诡异,绝大多数人在市场中并不能获得好的结果,而那些成功者,往往都是因为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了投资者的差别要与股市行情作对,不要为特定的需要去从事投机。买进靠耐心,卖出靠
期货庄家喜欢利用哪些思维方式骗线?散户该怎么识别?
您好,期货市场里庄家会用一些思维方式骗线,让散户做出错误判断。了解这些骗线手段并学会识别,能帮散户更好地交易。下面我详细说说。一、庄家常用骗线思维1.利用消息面骗线:庄家会借助利好或利空消息,做...
怎么从熊市思维转牛市思维?
熊市待久了,思维容易陷进去,这很正常。想转牛市思维,咱们得主动调整几个关键点。第一,放下恐慌,关注基本面。熊市里总盯着利空,杯弓蛇影。现在得切换视角,真正沉下心研究宏观经济指标、行业景气度、公司...
散户几大致命的赔钱思维
1,喜欢抄底,尤其是处于历史低位的股票 。看到自己的成本比别人都低,心里简直是乐开了花。却没有想到,一个股票既然已创出了历史新低,那么很可能还会有很多新低出现,甚至用不了几个月你的股票就被腰斩了。抄底抄底,最后抄死自己。 2,不愿止损。这个问题相关的文章很多,有的散户见一次止损后没几天股价又涨了回来,...
散户几大致命的赔钱思维
1,喜欢抄底,尤其是处于历史低位的股票 。看到自己的成本比别人都低,心里简直是乐开了花。却没有想到,一个股票既然已创出了历史新低,那么很可能还会有很多新低出现,甚至用不了几个月你的股票就被腰斩了。抄底抄底,最后抄死自己。 2,不愿止损。这个问题相关的文章很多,有的散户见一次止损后没几天股价又涨了回来,...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
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17
-
刚出!十五五目标藏4大投资机会,券商都在盯
2025-10-27 09:17
-
未来产业AI如何投资?20+人工智能ETF排名来啦~
2025-10-27 09:17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