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中国经济加快复苏 库存周期暂未转向
发布时间:2021-4-1 20:12阅读:211
摘要:
3月制造业PMI回升基本符合预期。原材料库存强于产成品库存表明,需求促使库存回落的背后,企业仍有加库存的意愿。前期市场担忧的主动加库存转向被动加库存暂时证伪。然而库存周期的转向确实正在临近,继续关注产出、订单、库存以及产品和原料净需求状况,预计二季度仍可能产生类似被动加库存表现。需要注意的是,长周期需求仍处于上升阶段,因此即使年内周期转向也不必过于悲观。随着阶段疫情结束,服务业也开始好转。另外,随着海外产能和经济逐步恢复,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外需增加和产能、订单转移导致的外需减少共存,二者作用强弱将主导此轮上行最重要的拉动——外需未来的变动方向。
正文
l 数据显示,3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报51.9,强于预期的51.2,也强于前值50.6;非制造业PMI报56.3,较前值51.4大幅回升,并且也明显超过预期的52;综合PMI报55.3,较前值51.6明显上升。
l 制造业PMI总指数的影响因素中,生产、新订单、原材料库存、就业分项分别拉动总指数上升0.5、0.63、0.07、0.4,供应商配送分项拖累指数回落0.32。
l 主要分项方面,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再度回升,分别上升2和2.1,10年分位数水平回升至81%和93%,脱离春节因素影响之后,供需两面均有回升。同时,新出口订单上升2.4,10年分位数水平升值92%,也重回50荣枯线上方。库存方面,产成品库存和原材料库存分别下降1.3和上升0.7,原材料库存强于产成品库存表明,需求促使库存回落的背后,企业仍有加库存的意愿。根据我们的计算,产品净需求和原料净需求都有显著的上升。我们认为,春节因素影响结束后,供需全面回升、库存短期回落的变动符合预期,此前市场担忧的主动加库存转向被动加库存暂时证伪。
l 其他分项方面,进口和采购量均上升1.5,3月企业进一步加速节后复工,并加大原材料进口。就业和在手订单分别上升2和0.5。经营预期则小幅回落0.7,显示企业对未来经济的乐观程度下降。出厂价格继续加速上升,暗示后期公布的3月PPI仍在上行通道,环比增速将继续加快。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上升至52.7、51.6和50.4。
l 非制造业PMI方面,商务活动指数上升4.9,10年分位数水平升至90%。其中新订单猛增7,新出口订单大幅上升4.6。但业务预期和制造业PMI情况类似,小幅回落0.3。分行业看,建筑业PMI和服务业PMI分别上升至62.3和55.2,建筑业表现尤其亮眼。
l 综合来看,3月制造业PMI回升基本符合预期。原材料库存强于产成品库存表明,需求促使库存回落的背后,企业仍有加库存的意愿。前期市场担忧的主动加库存转向被动加库存暂时证伪。然而库存周期的转向确实正在临近,继续关注产出、订单、库存以及产品和原料净需求状况,预计二季度仍可能产生类似被动加库存表现。需要注意的是,长周期需求仍处于上升阶段,因此即使年内周期转向也不必过于悲观。另外,随着海外产能和经济逐步恢复,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外需增加和产能、订单转移导致的外需减少共存,二者作用强弱将主导此轮上行最重要的拉动——外需未来的变动方向。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宏观”,可获得关于宏观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3月制造业PMI回升基本符合预期。原材料库存强于产成品库存表明,需求促使库存回落的背后,企业仍有加库存的意愿。前期市场担忧的主动加库存转向被动加库存暂时证伪。然而库存周期的转向确实正在临近,继续关注产出、订单、库存以及产品和原料净需求状况,预计二季度仍可能产生类似被动加库存表现。需要注意的是,长周期需求仍处于上升阶段,因此即使年内周期转向也不必过于悲观。随着阶段疫情结束,服务业也开始好转。另外,随着海外产能和经济逐步恢复,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外需增加和产能、订单转移导致的外需减少共存,二者作用强弱将主导此轮上行最重要的拉动——外需未来的变动方向。
正文
l 数据显示,3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报51.9,强于预期的51.2,也强于前值50.6;非制造业PMI报56.3,较前值51.4大幅回升,并且也明显超过预期的52;综合PMI报55.3,较前值51.6明显上升。
l 制造业PMI总指数的影响因素中,生产、新订单、原材料库存、就业分项分别拉动总指数上升0.5、0.63、0.07、0.4,供应商配送分项拖累指数回落0.32。
l 主要分项方面,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再度回升,分别上升2和2.1,10年分位数水平回升至81%和93%,脱离春节因素影响之后,供需两面均有回升。同时,新出口订单上升2.4,10年分位数水平升值92%,也重回50荣枯线上方。库存方面,产成品库存和原材料库存分别下降1.3和上升0.7,原材料库存强于产成品库存表明,需求促使库存回落的背后,企业仍有加库存的意愿。根据我们的计算,产品净需求和原料净需求都有显著的上升。我们认为,春节因素影响结束后,供需全面回升、库存短期回落的变动符合预期,此前市场担忧的主动加库存转向被动加库存暂时证伪。
l 其他分项方面,进口和采购量均上升1.5,3月企业进一步加速节后复工,并加大原材料进口。就业和在手订单分别上升2和0.5。经营预期则小幅回落0.7,显示企业对未来经济的乐观程度下降。出厂价格继续加速上升,暗示后期公布的3月PPI仍在上行通道,环比增速将继续加快。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上升至52.7、51.6和50.4。
l 非制造业PMI方面,商务活动指数上升4.9,10年分位数水平升至90%。其中新订单猛增7,新出口订单大幅上升4.6。但业务预期和制造业PMI情况类似,小幅回落0.3。分行业看,建筑业PMI和服务业PMI分别上升至62.3和55.2,建筑业表现尤其亮眼。
l 综合来看,3月制造业PMI回升基本符合预期。原材料库存强于产成品库存表明,需求促使库存回落的背后,企业仍有加库存的意愿。前期市场担忧的主动加库存转向被动加库存暂时证伪。然而库存周期的转向确实正在临近,继续关注产出、订单、库存以及产品和原料净需求状况,预计二季度仍可能产生类似被动加库存表现。需要注意的是,长周期需求仍处于上升阶段,因此即使年内周期转向也不必过于悲观。另外,随着海外产能和经济逐步恢复,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外需增加和产能、订单转移导致的外需减少共存,二者作用强弱将主导此轮上行最重要的拉动——外需未来的变动方向。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中国经济是什么?
中国经济是指中国大陆地区的经济活动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全球经济格局具有重要影响。中国经济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高速增长: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差距在哪里?
首先来说世界经济制度,其实就我个人来言,如果世界经济的最后结算单位不改变,那么在经济制度的优惠来说,中国永远也玩不过美国(你买外资,因为最后结算单位永远是美元,而美国就可以赚取差价,无论美国经济有多衰
用什么来判断中国经济的走势和前景?
您好,经济发展的数据,股票开户欢迎选择我公司,我公司交易佣金低至.5含过户费和规费,量大1.3全包,资金量大免费提供VIP快速交易通道,开户准备好身份证和银行卡即可,一对一客户经理服务,支持同花顺
半岛局势会影响中国经济和股市吗?
任何战争问题和经济问题都会波及全球的故事,包括中国
【宏观】5月制造业PMI解读——库存周期转向 复苏态势不变
数据显示,5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报50.6,略弱于预期的51.1,较前值50.8也稍有下降;非制造业PMI报53.6,稍强于预期的53.5,较前值53.2也小幅升高;综合PMI报53.4,与前值保持一致。
制造业PMI总指数的影响因素中,新订单拉升总指数0.21,生产、原材料库存、就业、供应商配送分别拉低总指数0.13、0.09、0.16、0.06。
主要分项上看,生产指数继续回落0.5,近5年分位数水平位于65%,可以视作产出环比增幅进一步减小,但仍位于增长区间。需求开始有一定的起色,新订单指数回升0.7至50.9,近5年分位数水平回升至43%...
中国经济复苏需要破解几道题
7月中旬以来,我国陆续公布上半年经济运行相关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数据公布后,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针对当前形势,这场为下半年经济工作“定调”的高级别会议指出,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同时,会议也指出了当前经济运行面...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
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