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碳中和能源篇-氢能:碳中和时代的零碳能源
发布时间:2021-3-31 17:24阅读:372
公众号搜索“伏击手”关注每日市场资金流向及资讯!感谢!
碳中和能源篇-氢能(附股):碳中和时代的零碳能源

一、氢能是替代化石能源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选择:氢能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建设脱碳社会的重要能源。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纷纷制定氢能路线图,加快推进氢能产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布局。氢能产业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2019年氢燃料电池产业相关投资及规划资金1805亿元。尽管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氢能投资金额仍有1600亿元,市场对于氢能产业依旧充满信心。
二、我国氢气生产以西北、华北为主,主要来自化石能源:2020年我国氢能产量和消费量均已突破2500万吨,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制氢大国。从区域分布看,氢能生产主要产生在西北和华北地区,产量超过400万吨的省份有内蒙和山东,产量超过300万吨的省份有新疆、陕西和山西。氢能源按生产来源划分,可以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三类。目前,我国氢气主要来自灰氢。未来与大规模光伏发电或风力发电配套的电解水制绿氢将成为发展趋势。
三、副产气制氢在技术经济环境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氢气生产方式较多,有氯碱副产气、干气、焦炉煤气、乙烷裂解副产气、甲烷、煤炭、天然气、电解水等多种制氢方式。其中,副产气制氢在能源效率、污染排放、碳排放、成本方面占据优势。比如丙烷脱氢成本约13元/kg,水电解制氢成本约30元/kg。各地区发展氢能产业链时,应充分结合区域能源结构,优先使用副产氢气和富余能源进行利用。
四、氢能冶金领域处于研究示范阶段: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面临较大的碳减排压力。从生产工艺来看,钢铁行业碳排放主要来自焦炭。国内外钢铁企业均有尝试使用氢气替代焦炭冶炼,按照2020年生产10.5亿吨粗钢,估算需要3.5万亿kWh电生产氢气,大约占2020年电力生产的47%。
五、氢能用于交通领域进入推广应用阶段: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已进入商业化初期,截止2020年底,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7352辆。预计2050年氢能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至少达到10%,交通运输领域用氢2458万吨,约占该领域用能比例19%,燃料电池车产量达到520万辆/年。

行业观点:氢能是替代化石能源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选择。随着氢能逐步用于汽车、钢铁等行业,氢能的利用量将逐步增长,焦化、氯碱、丙烷脱氢和乙烷裂解等产业受益副产氢气应用,建议关注金能科技、东华能源。氢能炼钢还处于研究和示范阶段,建议关注头部公司的示范进展。氢燃料电池车辆由于能量效率高、安全性高、无排放、寿命长等优点,有望逐步推广,建议关注:潍柴动力、宇通客车、长城汽车、上汽集团。
风险提示:1、碳中和政策实施不及预期;2、氢能价格难以大幅下降;3、燃料电池成本下降不及预期;4、氢能冶金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每日更新行业研报,各位家人朋友们喜欢可以点赞、分享、点关注哦~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19136103017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