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的“宽基”和“窄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发布时间:2021-3-31 10:12阅读:811
我们在《主动基金vs被动基金》一文中重点提到了指数基金,所谓“指数基金”是指按所选定指数的成份股在指数所占的比重,选择同样的资产配置模式投资,以获取和大盘同步的获利的一种被动型基金。
对于投资者来说,指数基金的优势体现在广泛的分散化、最低的组合调整成本和交易费用上。
投资指数基金前,我们要面对两个概念——宽基指数与窄基指数。
宽基指数与窄基指数是一组相对的概念。
1 宽基指数
通常意义来说,宽基指数是指成分股覆盖面较广,具有相当代表性的指数基金,一般包含的行业种类较多,例如大家熟知的上证综指、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创业板指数等。基于这类特征,宽基指数的成分股数量往往较多,单只股票的权重偏低,投资目标更为广泛。
上证综指:包括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交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上证综指一般作为A股市场的晴雨表来参考,由于涵盖股票数量过多,在基金产品中尚未被作为标的指数涉及。
沪深300指数:是从沪市和深市选出300只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股票加权平均后的数值,每年分两次重新选择,所以会沪深300反映的大多是大盘蓝筹的市场水平。
中证500指数:扣除沪深300指数样本股及最近一年日均总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剩余股票按照最近一年(新股为上市以来)的日均成交金额由高到低排名,剔除排名后20%的股票,然后将剩余股票按照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进行排名,选取排名在前500名的股票作为中证500指数样本股,综合反映沪深证券市场内小市值公司的整体状况。
创业板指数:它是选取部分成份股计算得的,是选取100只样本股作为指数标的,选样指标为六个月的平均流通市值的比重和平均成交金额的比重,体现那些成立时间短,资本规模较小的创业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产业企业。
2 窄基指数
对比更加综合、多元的宽基指数,所谓的窄基指数就是那些集中投资的特定的一些策略类、风格类、行业类、主题类的相关指数,指数风格非常鲜明,让人一看名字就知道成份股是哪类行业或主题的,因为只选择相关行业或主题,剔除了其他股票,所以它可选的范围相对宽基要小,所以也叫窄基指数。
常见的窄基指数如中证行业指数、中证风格指数、中证主题指数、中证策略指数等。具体例子如:中证能源、中证消费,300成长、300价值、中证红利、基本面50等。
3 宽基or窄基
了解了宽基指数和窄基指数的区别,很多朋友肯定要问,具体落地到投资上,我们应该怎么选呢?
答案是对症选基。
所谓“对症”指的就是自己的投资目的或者投资需求。
从宽基/窄基指数的属性来看,宽基指数大多适合定投或长期持有,窄基指数适合带有一定择时以及基本面判断的不定期不定向投资。
例如,宽基指数中的上证50指数,其成分股为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 只股票,行业分布集中在银行、保险、券商、石油石化、地产等估值相对稳定、分红比例较高、安全边际较高的行业。以上证50这种优质指数为代表的基金往往适合长期持有或者定投。
最近两年被投资者追捧的半导体行业,短期爆发性强,持续性好,更适合进行带有择时及行业景气判断的不定期持有,享受行业的绝对以及相对其他行业的超额收益。
对于想要省心省力“懒人式”投资的投资者,宽基指数基金往往是极佳的选择;对于喜欢研究产业方向、政策热点、甚至个股/行业基本面的朋友,在一定的专业基础上可以游刃有余的投资窄基指数基金。
宽基指数与窄基指数的区别就介绍到这里,如果本篇回答对您有所帮助,不妨点赞关注(*^_^*)!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