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后公众是否可以摘口罩?中疾控回应
发布时间:2021-3-22 15:25阅读:172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21日电 21日,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暂不对接种疫苗入境人员免除检测和隔离的措施,无论是否接种疫苗,在人群聚集的室内或封闭的场所仍然需要继续佩戴口罩。
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有效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有记者问,我国大规模开展了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在接种之后,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措施是否将予以调整?怎么调整?公众是不是可以摘掉口罩了?
冯子健表示,现在有两个方面需要考虑,一是目前全球的疫情仍然在持续流行,另一方面中国疫苗的接种率仍然比较低,离较高的人群免疫保护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这样的话,来自高流行地区的人员入境或者物品入境仍然有导致我国境内传播的风险。同时,即便是在高流行国家已经感染过了,或者已经接种过疫苗,这也不能完全避免出现感染,虽然发病风险会大大降低,但仍然有再感染的风险。他入境以后如果防范不好也可能会导致在境内的传播。
冯子健指出,目前不管是哪个国家的疫苗,各个类型的疫苗都有这样的现象,对重症的预防效果是比较好的;对于感染,包括对轻症的预防效果,可能没有像预防重症那么好。境外出现了几个特别令人关注和担心的变异病毒,有些变异病毒对疫苗的保护效果造成了一些影响,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中国现阶段常态化防控工作还要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各项措施,根据全球的疫情形势和全球的接种情况,也包括中国的疫苗接种情况,有序地对部分措施进行调整优化。
冯子健称,在外防输入方面,将继续严格实施远端防控措施,做好入境人员的卫生检疫、集中隔离观察和核酸检测,暂不对疫苗接种者免除检测和隔离的措施,有效阻断边境非法越境通道,并坚持人物同防。同时,将考虑根据不同国家疫苗接种水平和疫情水平来实施差异化的签证发放、航班和入境人员数量管控政策,同时关注疫苗护照的国际进展,国内民众达到较高的免疫保护水平且具备可行性后再适时调整防控措施。
在个人防控方面,我国在人群疫苗接种达到较高免疫保护水平之前,广大群众仍然要保持预防新冠感染和传播的意识,做好个人卫生习惯,无论是否接种疫苗,在人群聚集的室内或封闭的场所仍然需要继续佩戴口罩,并遵循各地具体的防控措施要求。(中新经纬APP)
文章转自和讯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以文章内容为交易依据,风险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自费接种乙肝疫苗,保险能报销吗?
自费接种乙肝疫苗,保险能报销吗?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