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丰高滨最新演讲:人民币是美元的锚,大多数人对人民币升值的理解是错的
发布时间:2021-3-20 18:37阅读:374
中国不是欧美投资者眼里的所谓新兴市场,所以不大会重复他们习惯的新兴市场危机。中国的贸易依存度现在已经下降到和日本一样,很接近美国。去年的“内循环主导的双循环”很大程度是对这个趋势的确认。所以中国是一个大的“封闭”经济体,做对比的时候应该对标大的“封闭”经济体,比如美国。
货币、财政、治理和自由这四个维度的对比很明显,美国在走弱,而中国在走强,这样的“信”心是对一个国家货币的强支撑。
人民币与美元到底谁是谁的锚?我认为,2008年以前美元为人民币增信,2008年以后,是人民币在为美元增信。
2009年以后,中国人民银行是唯一一个持续收缩资产负债表的央行,相比其他国家的央行有巨大的扩表空间:如果扩到欧央行的水平,可以注入30万亿人民币的流动性;如果扩到中国自己2007年的水平,可以注入33万亿;如果扩张到日本的水平,可以注入100万亿人民币。
一个帝国到晚期会因为财政问题而遇到各种麻烦,美国是不是会避免这个周期率?我的答案不会,帝国没钱的本来就麻烦,贫富差距特别大的时候更麻烦。
其实全球不存在不可替代的产品,都是时间与金钱的函数。砸钱成功的概率比很多人想象的可能高很多,光伏成功算一例,高铁也是。时间上,高科技也许比大路货可能更容易用钱砸出来。
美国对WTO的批评主要集中在WTO规则本身而不是中国违反了WTO规则,美国在WTO里没办法起诉中国,直接用国内法碾压国际法,所以,在程序正义上,中国应该是正义的一方,而不是美国。
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下人民币问题的一点想法,整个演讲分为三大部分:人民币贬值预期来源,中美地缘政治的信心博弈,RMB的利率货币信仰框架。
人民币贬值预期的来源
首先谈一下预期贬值逻辑,为什么这么多人预期人民币贬值?这么多人看空肯定有道理,不可能大家都是瞎猜。比较有代表性的新闻报道我们先看美国:Kyle Bass是一个很著名的基金管理人,次贷危机做的很成功,他2019年表示人民币要贬值30-40%,核心逻辑是:
1) 中国很多数据是虚报的,比如中国自己说GDP占全球的15%,但人民币在全球的结算中占比不到1%(这组引用数据有点差异但差不太多);
2)中国自从加入WTO以后,从来没有保持自己的承诺,意思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从来不诚实经商,这个观点在国内传播的也非常广泛。一年后,2020年10月9日那时候人民币升值很多,他接受采访继续唱空中国是纸老虎,他认为尽管中国自己说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本质上还是一个新兴经济体,同时他强调中国也不是很负责任的全球参与者。
类似观点的海外投资者,把中国定义为一个新兴经济,从而得出人民币要贬值,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核心错误框架。核心错在“信”字,面对同样的数据,先验的“信”的不同应用的框架就会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就会差很多。我今天主要想对比下,试图从不同角度对比并理解当今的中国,从而推出人民币的升值基础,基于逻辑与数据的“信”。错误的框架带来悲惨的结果。事实上,即使投资者在2013年人民币最强的时候卖空,到今天还是不赚钱,甚至到人民币比较便宜7块钱的时候也不赚钱,因为有利率差的问题。所以做空人民币者,除非短期波动抓得好,2013年过来只要持有个几年几乎都没有赚到过钱,美元表面升值都被利差吃掉了。全球这么多聪明的投资者、这么多的对冲基金,为什么最后都没挣到钱甚至很多人亏了很多钱?系统性地梳理下看空人民币的一些要素,我总结七点,可以说七大担忧:第一大家担忧货币严重超发,比如庞大的M2货币量,隔几天我们就会看到自媒体说中国M2又增高了;第二是财政担忧,赤字与宏观杠杆率高,比如快速上升的政府与居民负债;第三科技担忧,核心技术被卡脖子,材料、设备、芯片、发动机各种都有;第四经济担忧,增速放缓的时候会产生社会矛盾,比如最近的内卷就变成了一个很新的流行;第五贸易担忧,产业外移、出口放缓等;第六地缘政治担忧,美国与小伙伴联合起来搞中国,最早说TPP,后来TPP不搞了,美欧日自贸好像没什么效果,后来特朗普联合俄国搞中国,似乎这些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第七政治担忧,道路选择带来的疑虑比如“国进民退”。
针对这七个可能不完全的要素我今天会提出一些问题。我自己并没有严格的答案,但针对这些问题我拉一些数据并依据数据做些逻辑推演,至少可以帮助我们思考。我相信好的问题可能带来更好的思考与研究,运气好一些也能带来好的投资回报。第一个问题,关于货币严重超发,问题是如何度量货币是否超发?第二个财政赤字与宏观杠杆率过高问题,时间对标哪里?空间对标哪个国家?第三科技担忧,如果用时间换空间,是否一定在高端产业最难?中国缺最高端的产业,但是美国缺低端产业,是不是美国把低端产业拿回去比中国高端产业拿过来更快?第四经济担忧是趋势性还是结构性的问题?比如就业。第五贸易上,中国出口最大的障碍是中国价格过高还是价格过低?这个问题听起来很奇怪,但我们注意到中国出口遇到最大的麻烦不是中国产品没有竞争力,而是中国产品卖的太多,全球市场份额太高。份额太高难道不是中国产品太便宜,或者换个好听的说法性价比太高吗?如果说你的产品太便宜,那人民币应该升值才对。第六地缘政治上面,我们来看看WTO,为什么美国不喜欢WTO了?WTO不是美国最早倡导的吗?到底什么原因?最后政治上比如“国进民退”,我们如何理解科创板,带着这些问题我来跟大家交流一下。
中美地缘政治的信心博弈
学术研究汇率,大家最关注基本面。但我还是想先来谈一下国际政治,美元人民币很大程度是政治问题,并非经济问题。2019年10月,Paul Romer上午在郑州发言,他批评了美国把芝加哥学派变成了宗教,也谈到中国模式值得科学研究。这话从一个刚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嘴里说出来,我觉得重要。结果晚上一个朋友发朋友圈,他引用了Paul Romer当晚在广州一个会议上讲的话:“China is becoming the US under Regan administration and theUS is turning into China during Cultural Revolution (中国正在变成里根时代的美国,美国正在变成文革时代的中国)”,他当时讲这句话的时候,相信大家哈哈一笑就完了。但今天,大家觉得这个不是一个玩笑,特别是1月6日国会冲击之后。
基于此,我们从四个角度来探讨一下中美的相对变化。请注意,汇率是个相对的变化,不是一个国家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绝对的角度,全球很多国家增速都没有以前好,中国也不例外。
A、美国
第一从货币的角度,什么是印钱?首先看央行,2008年危机之前,美联储总资产规模大约1万亿美元,危机之后很快到了2.3万亿美元,量化宽松1、量化宽松2、扭转操作然后量化宽松3,最后小幅量化紧缩收了一点,到2019年三季度末总资产3.7万亿美元,注意这比比以前高很多。2019年经济些许放缓,4季度美联储就已经开动印钞机扩表,结果疫情来了,迅速全面加码到2020年6月份就干到了七万多亿美元。这个印钱的速度不仅非常快,同时也带来M1,zero maturity money的大幅攀升,远超2008年之后的那一轮。同时美国国债规模上升也非常快,接存量已近30万亿美元,对比GDP大概是21万亿美元,这个比例几乎赶上了2010年希腊危机时的政府负债率水平。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货币、财政、治理和自由这四个维度的对比很明显,美国在走弱,而中国在走强,这样的“信”心是对一个国家货币的强支撑。
人民币与美元到底谁是谁的锚?我认为,2008年以前美元为人民币增信,2008年以后,是人民币在为美元增信。
2009年以后,中国人民银行是唯一一个持续收缩资产负债表的央行,相比其他国家的央行有巨大的扩表空间:如果扩到欧央行的水平,可以注入30万亿人民币的流动性;如果扩到中国自己2007年的水平,可以注入33万亿;如果扩张到日本的水平,可以注入100万亿人民币。
一个帝国到晚期会因为财政问题而遇到各种麻烦,美国是不是会避免这个周期率?我的答案不会,帝国没钱的本来就麻烦,贫富差距特别大的时候更麻烦。
其实全球不存在不可替代的产品,都是时间与金钱的函数。砸钱成功的概率比很多人想象的可能高很多,光伏成功算一例,高铁也是。时间上,高科技也许比大路货可能更容易用钱砸出来。
美国对WTO的批评主要集中在WTO规则本身而不是中国违反了WTO规则,美国在WTO里没办法起诉中国,直接用国内法碾压国际法,所以,在程序正义上,中国应该是正义的一方,而不是美国。
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下人民币问题的一点想法,整个演讲分为三大部分:人民币贬值预期来源,中美地缘政治的信心博弈,RMB的利率货币信仰框架。
人民币贬值预期的来源
首先谈一下预期贬值逻辑,为什么这么多人预期人民币贬值?这么多人看空肯定有道理,不可能大家都是瞎猜。比较有代表性的新闻报道我们先看美国:Kyle Bass是一个很著名的基金管理人,次贷危机做的很成功,他2019年表示人民币要贬值30-40%,核心逻辑是:
1) 中国很多数据是虚报的,比如中国自己说GDP占全球的15%,但人民币在全球的结算中占比不到1%(这组引用数据有点差异但差不太多);
2)中国自从加入WTO以后,从来没有保持自己的承诺,意思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从来不诚实经商,这个观点在国内传播的也非常广泛。一年后,2020年10月9日那时候人民币升值很多,他接受采访继续唱空中国是纸老虎,他认为尽管中国自己说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本质上还是一个新兴经济体,同时他强调中国也不是很负责任的全球参与者。
类似观点的海外投资者,把中国定义为一个新兴经济,从而得出人民币要贬值,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核心错误框架。核心错在“信”字,面对同样的数据,先验的“信”的不同应用的框架就会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就会差很多。我今天主要想对比下,试图从不同角度对比并理解当今的中国,从而推出人民币的升值基础,基于逻辑与数据的“信”。错误的框架带来悲惨的结果。事实上,即使投资者在2013年人民币最强的时候卖空,到今天还是不赚钱,甚至到人民币比较便宜7块钱的时候也不赚钱,因为有利率差的问题。所以做空人民币者,除非短期波动抓得好,2013年过来只要持有个几年几乎都没有赚到过钱,美元表面升值都被利差吃掉了。全球这么多聪明的投资者、这么多的对冲基金,为什么最后都没挣到钱甚至很多人亏了很多钱?系统性地梳理下看空人民币的一些要素,我总结七点,可以说七大担忧:第一大家担忧货币严重超发,比如庞大的M2货币量,隔几天我们就会看到自媒体说中国M2又增高了;第二是财政担忧,赤字与宏观杠杆率高,比如快速上升的政府与居民负债;第三科技担忧,核心技术被卡脖子,材料、设备、芯片、发动机各种都有;第四经济担忧,增速放缓的时候会产生社会矛盾,比如最近的内卷就变成了一个很新的流行;第五贸易担忧,产业外移、出口放缓等;第六地缘政治担忧,美国与小伙伴联合起来搞中国,最早说TPP,后来TPP不搞了,美欧日自贸好像没什么效果,后来特朗普联合俄国搞中国,似乎这些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第七政治担忧,道路选择带来的疑虑比如“国进民退”。
针对这七个可能不完全的要素我今天会提出一些问题。我自己并没有严格的答案,但针对这些问题我拉一些数据并依据数据做些逻辑推演,至少可以帮助我们思考。我相信好的问题可能带来更好的思考与研究,运气好一些也能带来好的投资回报。第一个问题,关于货币严重超发,问题是如何度量货币是否超发?第二个财政赤字与宏观杠杆率过高问题,时间对标哪里?空间对标哪个国家?第三科技担忧,如果用时间换空间,是否一定在高端产业最难?中国缺最高端的产业,但是美国缺低端产业,是不是美国把低端产业拿回去比中国高端产业拿过来更快?第四经济担忧是趋势性还是结构性的问题?比如就业。第五贸易上,中国出口最大的障碍是中国价格过高还是价格过低?这个问题听起来很奇怪,但我们注意到中国出口遇到最大的麻烦不是中国产品没有竞争力,而是中国产品卖的太多,全球市场份额太高。份额太高难道不是中国产品太便宜,或者换个好听的说法性价比太高吗?如果说你的产品太便宜,那人民币应该升值才对。第六地缘政治上面,我们来看看WTO,为什么美国不喜欢WTO了?WTO不是美国最早倡导的吗?到底什么原因?最后政治上比如“国进民退”,我们如何理解科创板,带着这些问题我来跟大家交流一下。
中美地缘政治的信心博弈
学术研究汇率,大家最关注基本面。但我还是想先来谈一下国际政治,美元人民币很大程度是政治问题,并非经济问题。2019年10月,Paul Romer上午在郑州发言,他批评了美国把芝加哥学派变成了宗教,也谈到中国模式值得科学研究。这话从一个刚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嘴里说出来,我觉得重要。结果晚上一个朋友发朋友圈,他引用了Paul Romer当晚在广州一个会议上讲的话:“China is becoming the US under Regan administration and theUS is turning into China during Cultural Revolution (中国正在变成里根时代的美国,美国正在变成文革时代的中国)”,他当时讲这句话的时候,相信大家哈哈一笑就完了。但今天,大家觉得这个不是一个玩笑,特别是1月6日国会冲击之后。
基于此,我们从四个角度来探讨一下中美的相对变化。请注意,汇率是个相对的变化,不是一个国家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绝对的角度,全球很多国家增速都没有以前好,中国也不例外。
A、美国
第一从货币的角度,什么是印钱?首先看央行,2008年危机之前,美联储总资产规模大约1万亿美元,危机之后很快到了2.3万亿美元,量化宽松1、量化宽松2、扭转操作然后量化宽松3,最后小幅量化紧缩收了一点,到2019年三季度末总资产3.7万亿美元,注意这比比以前高很多。2019年经济些许放缓,4季度美联储就已经开动印钞机扩表,结果疫情来了,迅速全面加码到2020年6月份就干到了七万多亿美元。这个印钱的速度不仅非常快,同时也带来M1,zero maturity money的大幅攀升,远超2008年之后的那一轮。同时美国国债规模上升也非常快,接存量已近30万亿美元,对比GDP大概是21万亿美元,这个比例几乎赶上了2010年希腊危机时的政府负债率水平。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人民币奔向6.4,人民币升值利好板块有哪些?
人民币升值是指相同数量的人民币可以换取更多的外币,意味着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强。人民币升值主要利好进口行业、旅游航空业、跨境电商、银行金融。下面具体分析:1、进口行业: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进口...
人民币升值后如何理财?
你好,人民币升值情况下,个人投资理财的策略:第一,大量抛出外汇,完全持有人民币不可龋因为目前我国的外汇政策还实行单向外币管制,美元等外汇换成人民币好办,但人民币换汇却要经过官方审批,投资者应该根...
人民币升值如何理解,贬值又如何理解
您好,人民币升值的意思就是说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强,反之如果贬值就是说人民币购买力减弱。人民币升值的影响:1、对中国经济上人民币升值,叠加中国经济稳定的预期和前景,海外资本会加大...
人民币升值形成提振,人民币升值概念股有哪些?
您好,人民币升值概念股成为A股一大亮点,地产、旅游、航空、造纸以及资源行业均走出了相当靓丽的行情。相关概念股:上海航空、海南航空、晨鸣纸业、华泰股份。
人民币汇率贬值观察之六:央行将维持人民币升值
自从上周四央行召开新闻发布会,安抚市场情绪,人民币的急剧贬值暂时告一段落,央行的意思显然是短暂调整,对外表态是为了调整中间价机制,事实上是出其不意调整过高的人民币汇率,以释放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不过作为一个大国,其汇率的变化非常复杂,单一逻辑是没有说服力,也不具判断力的。对于人民币汇率而言,目前主要影...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世道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世道下,真能赚钱的可能并不多,大多数人能好好享受赚钱的日子基本上都是处在风口之上才能“被带着飞”,就是在鸡犬升天的阶段,也就是技术上的主升阶段。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
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