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好股票,为啥很多人却不敢买?
发布时间:2021-3-18 13:14阅读:610
为啥明明是好股,你却不敢买?
明明很委屈地表示‘自己不是商品,拒绝被买卖’!
……
今天看了眼宁波银行的财报(还没看完),关键财务数据一入眼,脑子里立马就蹦出两个字“震惊”。
确实是震惊啊,这数据简直也太好看了吧。
简单描述一下,就拿不良率来说(不良率是有可能收不回来的贷款占所有贷款的比例),从2017年—2019年,宁波银行的数据是兴业银行的0.5倍。
也就是等量的贷款,宁波银行的坏账只有兴业银行的一半。
这是怎么管理的,简直优秀到炸啊。
我记得之前貌似也看过宁波银行的数据,但当时没上手,只记得数据很好,其他没留下什么印象。
但把数据这么一做横向对比,只能说结果很惊人。
数据的差距瞎子都看得明白。
再看各项资产的收益率以及各项负债的成本率,完全吊打兴业银行,几乎和招商银行肩并肩。
当然,目前宁波银行总资产只有一万多亿,而招行的总资产却超过8万亿。
不同的资产规模,却有大体相同的经营数据,由此可见,银行中还是招行最成功。
而在过去七年,宁波银行应该都是保持了这样的优秀质地,以及良好的增长性。
只要看看过去七年股价的表现,就能清楚这一点。
而在过去七年中,我选银行也选了好多轮了。
2014年挑出的是招商银行、浦发银行。遗憾的是2015年牛市前我嫌弃它们涨得慢,就把它们卖掉了。
2017年我重新选回来的是光大银行,那时候觉得招行太高,农行太弱,浦发不行,只有光大熟悉一点。
后来从2018年开始,随着对银行股的认识加深,逐步把光大换成兴业和招行。
但为啥就错过了宁波呢,我实在有点想不明白这一点了,毕竟这家伙的数据有些打眼。
寻思起来,宁波和南京银行质地的好,我其实早有耳闻,就像早在2015年就听说过贵州茅台的好一样。
上述公司的优点,我还从很多文章里详细看过,也相当认同。
但我就是没买过。
话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我为什么买了手上的那些股票。
我买的所有股票,都是我自己拆解过财报,整理过数据,理顺过公司商业逻辑,以及清楚其投资潜在风险以及可能的回报率的公司。
简单说,就是没有自己一点点梳理过的公司,我压根不会买。
可以说这是一种对任何观点和看法的不信任,以及对自己判断的坚信。
原来我竟然是一个这样的自信的人啊!
实在是让人惊讶的发现。
但我想可以换一个说法,就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亲手给它们算过账,拆解过它们的详细数据,我才心里有底,我才敢于买它们,把手里的钱投给它们。
这才是根本。
我想,很多人明明知道一些股票好,也想买,但终究下不了手。很多人明明知道一些股票好,也买了,但就是拿不住赚不到钱。
可能原因也在于,没有亲手去整理或者摸索过吧。
有些事情,真的需要自己动手去做。
别人无法替代!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节后首日见分晓:中信证券2025国庆假期收益测算出炉!
2025-09-28 09:58
-
国庆中秋节前理财这样操作,躺赚“双重9天利息”!
2025-09-28 09:58
-
中长期利好,港股ETF应该怎么选?一览20+产品排行榜
2025-09-28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