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间|代表委员建议推动碳期货市场发展
发布时间:2021-3-9 22:32阅读:224
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继续关注大宗商品及期货市场发展。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近两年来碳排放交易市场不断建设和完善,市场对能源类大宗商品市场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碳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的研究推出成为热议话题。
钱峰委员:支持上期所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市场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表示,我国是多种大宗商品全球最大的进口国和消费国,在经济活力强劲的长三角地区,目前已具备能源、化工等多个区域性大宗商品期、现货交易中心,但我国大宗商品价格国际影响力仍然不足。
在现货市场方面,国内现有多家小规模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交易品种相对单一,缺乏综合性平台。在期货市场方面,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期货品种数量差距较大,缺乏上中下游产业链配套能力,仍未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另外,期货品种投资者仍以境内机构和个人为主,对国际投资者开放的数量少,现货交易平台则以完税货物交易为主,境外交易者参与程度有限。
钱峰建议,打造长三角期现一体化的油气交易市场,进一步促进能源类大宗商品保税市场发展。基于上海原油期货仓单,支持上期所与浙油中心同青岛海关合作,开展保税现货贸易信息备案平台试点工作,提升原油期货交割便利性,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亚太油品最大最重要的集散中心和现货市场。同时可以参考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模式,定期发布我国原油和成品油的产量、消费量、库存、进出口量、进口来源等石油市场数据和市场分析展望报告,尤其是高频率的库存数据,积极发声、主动作为。
此外,钱峰还表示,可探索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石化能源产品大宗商品保税现货贸易及结算平台,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对船用燃油与航空煤油的巨大需求,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为骨干,设立以原油、船用燃油、航空煤油等石油基能源贸易结算平台。
李永林委员:探索研究引入碳期货、碳期权等金融衍生品
为更好地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等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副总经理李永林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加快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建设。立法先行,以较高层级的立法来保证碳市场的权威性,尽快出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为碳市场体系建设提供法律支撑。另外,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细则,指导企业开展碳交易工作。
二是科学制定碳配额分配机制。
三是健全完善碳市场管理层级。
四是扩大覆盖范围和参与主体。建议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适时将石化、建材、钢铁、有色、航空等行业纳入碳市场,设计更多的交易品种和准入机制,吸引更多的参与主体,提高碳市场活跃度,提升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参与度。
五是增加碳交易品种。建议在全国碳市场成熟完善后,探索研究将碳期货、期权、远期产品等金融衍生品引入碳市场。
白鹤祥代表:建议推动形成丰富的碳金融产品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局长白鹤祥表示,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地方试点碳市场和以发电企业作为交易主体的全国统一碳市场的两级碳排放交易体系,但仍存在市场间分割、市场化程度不高、碳金融不发达等不足之处。
白鹤祥建议,推动形成丰富的碳金融产品体系,有利于满足市场参与主体的多样化需求,更有利于充分发挥碳市场在价格发现、资产配置、风险管理、引导资金融通等方面的功能。
一是在碳排放配额或减排量等传统碳资产交易业务的基础上,结合广州期货交易所注册设立的契机,适时推出碳期货、碳掉期、碳期权等碳金融衍生产品,大力推动碳质押、碳回购、碳托管等融资业务发展。
二是以区块链为基础,将碳资产上链,使碳交易信息透明、安全、便捷,实现碳资产数字化,推动发展数字碳资产。
三是借鉴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等境内外资本互联互通机制的建设经验,探索设立“碳市通”,搭建和铺设碳市场的境内外交易渠道,吸引全球资金参与交易。
央行今年以来多次就发展碳期货话题发声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也多次释放出将推动碳期货市场发展的信号。
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谈到对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时,曾表示要发挥出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三大功能——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市场定价。其中包括要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产品,建设碳市场,发展碳期货。
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国新办举行的吹风会上介绍,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重点推动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构建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推动发展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有序发展碳期货及其他衍生品等碳金融产品工具。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人民银行初步确立了“三大功能”和“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所谓“三大功能”,主要是指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一是通过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监管政策、强制披露、绿色评价等,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源向低碳项目、绿色转型项目、碳捕集与封存等绿色创新项目倾斜;二是增强金融体系管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能力;三是推动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碳期货等衍生产品,通过交易为排碳合理定价。
陈雨露表示,要发挥好这“三大功能”,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一是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二是强化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三是逐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四是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通过鼓励产品创新、完善发行制度、规范交易流程、提升透明度,我国目前已形成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下一步将继续推动产品创新和市场稳健发展;五是积极拓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空间。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期货市场”,可获得关于期货市场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钱峰委员:支持上期所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市场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表示,我国是多种大宗商品全球最大的进口国和消费国,在经济活力强劲的长三角地区,目前已具备能源、化工等多个区域性大宗商品期、现货交易中心,但我国大宗商品价格国际影响力仍然不足。
在现货市场方面,国内现有多家小规模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交易品种相对单一,缺乏综合性平台。在期货市场方面,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期货品种数量差距较大,缺乏上中下游产业链配套能力,仍未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另外,期货品种投资者仍以境内机构和个人为主,对国际投资者开放的数量少,现货交易平台则以完税货物交易为主,境外交易者参与程度有限。
钱峰建议,打造长三角期现一体化的油气交易市场,进一步促进能源类大宗商品保税市场发展。基于上海原油期货仓单,支持上期所与浙油中心同青岛海关合作,开展保税现货贸易信息备案平台试点工作,提升原油期货交割便利性,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亚太油品最大最重要的集散中心和现货市场。同时可以参考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模式,定期发布我国原油和成品油的产量、消费量、库存、进出口量、进口来源等石油市场数据和市场分析展望报告,尤其是高频率的库存数据,积极发声、主动作为。
此外,钱峰还表示,可探索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石化能源产品大宗商品保税现货贸易及结算平台,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对船用燃油与航空煤油的巨大需求,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为骨干,设立以原油、船用燃油、航空煤油等石油基能源贸易结算平台。
李永林委员:探索研究引入碳期货、碳期权等金融衍生品
为更好地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等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副总经理李永林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加快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建设。立法先行,以较高层级的立法来保证碳市场的权威性,尽快出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为碳市场体系建设提供法律支撑。另外,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细则,指导企业开展碳交易工作。
二是科学制定碳配额分配机制。
三是健全完善碳市场管理层级。
四是扩大覆盖范围和参与主体。建议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适时将石化、建材、钢铁、有色、航空等行业纳入碳市场,设计更多的交易品种和准入机制,吸引更多的参与主体,提高碳市场活跃度,提升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参与度。
五是增加碳交易品种。建议在全国碳市场成熟完善后,探索研究将碳期货、期权、远期产品等金融衍生品引入碳市场。
白鹤祥代表:建议推动形成丰富的碳金融产品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局长白鹤祥表示,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地方试点碳市场和以发电企业作为交易主体的全国统一碳市场的两级碳排放交易体系,但仍存在市场间分割、市场化程度不高、碳金融不发达等不足之处。
白鹤祥建议,推动形成丰富的碳金融产品体系,有利于满足市场参与主体的多样化需求,更有利于充分发挥碳市场在价格发现、资产配置、风险管理、引导资金融通等方面的功能。
一是在碳排放配额或减排量等传统碳资产交易业务的基础上,结合广州期货交易所注册设立的契机,适时推出碳期货、碳掉期、碳期权等碳金融衍生产品,大力推动碳质押、碳回购、碳托管等融资业务发展。
二是以区块链为基础,将碳资产上链,使碳交易信息透明、安全、便捷,实现碳资产数字化,推动发展数字碳资产。
三是借鉴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等境内外资本互联互通机制的建设经验,探索设立“碳市通”,搭建和铺设碳市场的境内外交易渠道,吸引全球资金参与交易。
央行今年以来多次就发展碳期货话题发声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也多次释放出将推动碳期货市场发展的信号。
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谈到对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时,曾表示要发挥出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三大功能——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市场定价。其中包括要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产品,建设碳市场,发展碳期货。
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国新办举行的吹风会上介绍,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重点推动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构建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推动发展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有序发展碳期货及其他衍生品等碳金融产品工具。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人民银行初步确立了“三大功能”和“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所谓“三大功能”,主要是指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一是通过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监管政策、强制披露、绿色评价等,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源向低碳项目、绿色转型项目、碳捕集与封存等绿色创新项目倾斜;二是增强金融体系管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能力;三是推动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碳期货等衍生产品,通过交易为排碳合理定价。
陈雨露表示,要发挥好这“三大功能”,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一是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二是强化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三是逐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四是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通过鼓励产品创新、完善发行制度、规范交易流程、提升透明度,我国目前已形成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下一步将继续推动产品创新和市场稳健发展;五是积极拓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空间。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期货大户在期货市场中,是否在推动行业创新和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您好!是的,期货大户在期货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对行业创新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以下是期货大户在此方面的几个方面贡献:1,提供流动性:期货大户通常拥有较大的资金规模和交易量,他们的参...
请问、经济增长如何推动期货市场的发展?
你好,经济增长对期货市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需求增加:随着经济的增长,企业和投资者对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将增加。期货市场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能够...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 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您好,中国的期货市场是从1990年开始的。1990年10月12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 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您好,这个中国经济增长从高位趋缓,不断的向下走,GDP的增长速度已经不可能再保持在双数字以上,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我们所面临的风险如大宗商品风险,利率、汇率风险,股价波动风险等由于宏观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
期货市场的主要分类及其代表品种有哪些?
期货品种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别,以下是按照具体形态的常用一般划分标准:农产品期货:涵盖多种农作物和相关产品,如生猪、菜粕、玉米、苹果、豆粕、鸡蛋、豆油、棕榈油、白糖、棉花、菜油、淀粉、大豆、红枣、花生以及相关的大豆二期货和棉纱期货等。此外,还包括粳稻、菜籽、粳米、强麦、普麦、晚稻和早稻等粮食品种。贵金属期货:主要包括黄金和白银两大贵重金属。有色金属期货:包含铜、镍、铝、锡、铅、锌以及国际铜等多种有色金属。金融期货:分为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两大类。股指...
推动期货市场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
9月6日,2022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在线上开幕。郑商所理事长熊军在当日上午的主论坛上致辞时表示,今年是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期货和衍生品法的顺利出台和正式施行,为促进行业规范发展,推动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在此背景下,大家以线上方式相聚2022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共同研讨期货和衍生品法出台对行业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助力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恰当其...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