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外商投资法施行一年多成果显着,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
发布时间:2021-3-5 09:21阅读:211
◆宏观要闻:
1、外交部:外商投资法施行一年多成果显着,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外商投资法施行一年多来,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我国外资准入更自由,投资活动更便利,服务体系更健全,权益保护更有效,市场竞争更公平,有力地保障中国去年利用外资逆势增长4.5%,引资规模和全球占比都创历史新高,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
2、农业农村部:部署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工作。各地要全力抓好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要强化建设资金保障,在积极争取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用好用足土地出让收入、新增耕地收益、政府债券等政策,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3、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原主席肖钢:探索符合国情的注册制框架, 资本市场绩差股炒作明显降温。注册制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的模式,我国股票市场具有新兴加转轨的特点,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探索符合国情的注册制框架。资本市场绩差股炒作明显降温,这是市场生态改善的结果,也是市场逐渐成熟的表现。
4、统计局:2月下旬生猪价格环比下降8.4%。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1年2月下旬与2月中旬相比,32种产品价格上涨,12种下降,6种持平。其中,生猪(外三元)本期价格为27.4元/千克,环比下降8.4%。
5、央行:公开市场开展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周四有2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100亿元。
◆行业动态:
1、交通运输部: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测试,探索形成低成本、高可靠的技术方案;要更加重视系统安全,充分考虑应急保障等,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健康、有序发展。
2、工信部:将继续加强引导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内、外网建设改造和标识解析规模化应用,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专业型平台、特色型平台、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建设。
3、中钢协:钢铁行业的首要任务是要保障供给,要发挥好进出口市场的调节作用,适当增加尤其是钢坯等初级产品进口,来满足国内钢铁需求,这也符合国家“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导向。
4、银保监会:要求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做好“十四五”开局之年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工作,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末,纳入会议审议的178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6.3%,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4.3%。
5、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将探索构建源网荷储高度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积极实施存量“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提升,稳妥推进增量“风光水(储)一体化”,探索增量“风光储一体化”,严控增量“风光火(储)一体化”。
◆国内股市:
周四指数震荡回调,沪指险守 3500 点。受隔夜美股下跌影响,国内三大指数低开低走, 核心蓝筹普遍走弱,市场震荡回落,午盘跌幅持续扩大,沪指一度跌破 3500 点,尾盘略有反抽暂守住该整数关口,而创业板大跌 4.87%,表现低迷。个股板块呈普跌态势,仅钢铁、 公用事业和采掘板块上涨,电气设备、食品饮料、休闲服务、有色、医药等板块领跌。市场环境方面,海外市场受美债收益率小幅上行影响而有所反复,北向资金也出现明显净流出。从盘面来看,酿酒、新能源车、医药等前期核心品种的大幅回调,对指数构成压制,而大盘近期走势较为反复,缺乏持续性,显示高位分歧明显加大,短线技术面面临震荡反复可能,不过两会政策预期较强,随着抛压逐步释放,中线仍有走稳机会,关注 60 日均线得失及两会消息动向。操作上建议关注金融、地产、钢铁、石油化工等行业。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布局方向:国泰君安基金经理眼中的高潜力赛道
2025-07-14 14:16
-
如何做好子女教育金规划?家长必看的3步落地指南→
2025-07-14 14:16
-
2025年三季度11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出炉!
2025-07-14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