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启动私有化:中国互联网第一阵营将重构?
发布时间:2015-6-19 07:37阅读:677
互联网的A股盛宴
“99%去美国和(中国)香港上市的公司都亏了,我给它们的建议是打死都要回来。”在经历了36个涨停后,暴风科技CEO冯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这样说。
眼下,创业板的暴风科技仍在享受A股盛宴,300多亿人民币的市值接近优酷土豆,相当于7个美国上市的迅雷。分众传媒三年前165亿人民币私有化,现在借壳A股冲刺千亿市值。
可以看到的是,在国内上市不少互联网公司的市值都超过了100亿元人民币(约合16亿美元),而乐视网和互联网财经门户网站东方财富等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市值则超过了1000亿人民币。
“真是赤裸裸地拉仇恨。”一位分析师这样感慨。
如果奇虎360成功跻身A股,中金预计,其市值将高达3800亿人民币(613亿美元),相当于目前市值扩大近七倍。
中金的计算方法是将奇虎360各项业务按照A股类似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进行估值,然后进行加总。其中包括360 PSP业务估值1400亿人民币、搜索业务1100亿人民币、游戏业务740亿人民币、企业安全业务420亿人民币、智能手机业务140亿人民币、净现金10亿人民币,加起来就是3800亿人民币。其中,360 PSP业务2015年营收预计大约为A股上市公司海隆软件的3倍,而后者目前市值为480亿人民币。
中金分析师陈昊飞和吴越指出,这还只是“保守估计”,既没有对奇虎360的领导力给出溢价,也没有计入奇虎360与国药控股合作成立医药电商的进展。
“以暴风科技为牵头,中概股回归是市场大趋势。”安永华中区主管合伙人、安永企业家奖2015中国项目联合主席毕舜杰表示。
毕舜杰表示,最近一段时间,PE机构纷纷设立针对海外VIE拆分的基金,几大投行也都联合PE推进VIE回归。随着国内资本市场改进的更加完善,在中国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的渠道越来越健全,那些原本业务在国内,当年因为“不合规”而走出的企业到了回家的时候了。
安永华北区主管合伙人曾鹏森表示:“现在回归其实要比以前出去容易的多。因为毕竟在中国市场,企业会更了解规则,预计会有一批企业通过并购或重组回归A股。但是,中概股也要理顺回归流程,并对海外股东负责。”
重构TABLE的节奏?
中国互联网界流传一个说法:第一阵营是一张桌子TABLE——腾讯、阿里、百度、雷军系和周鸿祎。
如果回到两年前,可以看到的是,市值百亿的360和估值百亿的小米还在争夺BAT之外的第四大互联网巨头,但现在,360的竞争对手小米的估值已经达到450亿美元,京东市值也已超过400亿美元,而360则还在80多亿美元徘徊。借助私有化退市,360或将重新在TABLE占据重要一席。
从奇虎360的现状来看,尽管它仍在PC安全产品占据重要的一席,但财报显示,基于PC的产品和服务的月度活跃用户总人数增长趋缓,在移动安全和搜索领域,猎豹、百度、腾讯、搜狗等竞争对手纷纷发力。
但随着中国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以及斯诺登事件暴露出的安全隐患,毫无疑问中国的企业安全市场将迎来巨大机遇。
360公司总裁、360企业安全集团CEO齐向东预计,中国企业安全市场最迟明年将进入高增长期,每年增速达50%,并将保持5~10年。同时这一市场的国产化需求将更为强烈,是中国企业的机会。
在IOT (Internet Of Things万物互联)领域,将2015年视作自己智能硬件元年的360已经开始在手机、智能路由器、儿童手环等多个硬件领域布局寻找“新入口”。
可以看到的是,这些硬件业务特别是手机业务仍然处于巨大投入期而非回报期,如果私有化退市,奇虎360或可摆脱股价腰斩、短期业绩等资本方面的压力,也不必花费精力对付做空机构可能跳出来的捣乱,而去专注、大胆放手去做智能硬件与传统安全业务。
此外,私有化将同时为奇虎360旗下公司资本操作腾出更大空间。毕竟,是否私有化取决于公司战略、私有化的成本与市场估值,重要的是借私有化实现公司价值和战略空间最大化。
今年1月的年会上,周鸿祎曾表示,未来360的非核心安全业务将产生更多的独立品牌,通过外部投资、内部孵化两种方式,讲团队拆分成一个个独立垂直公司,并支持它们独立上市。
而周鸿祎也称,360的私有化不仅是资本操作,更是360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助力。
如果奇虎360未来成功回归国内上市,拥有更大的体量,也将为其与BAT和小米的竞争打下更雄厚的资本基础。因此有观点认为,进行私有化的360把皮球踢给了百度和腾讯。
“至于百度和腾讯会不会快速跟进360的步伐,就需要这两家公司拿出大智慧了,反正360的决定已经作出,动作也不会太慢,应对者此时的抉择往往是更难做出的。”葛甲分析。
事实上,此前百度曾多次表达了回归A股的意愿。今年两会期间,百度董事长李彦宏曾表示非常希望能在A股上市,希望国内投资者享受回报,因为百度的主要市场在中国,客户和收入来源主要来自中国。但因为VIE结构,在政策上有障碍。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