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幸福52亿债务逾期,上海家化涨停,中国平安还平安吗?
发布时间:2021-2-3 13:45阅读:427
无论是是不是平安的股东,这篇文章,都值得你仔细阅读。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下午收盘之后,中国平安就发正式年报了。
关于中国平安,菜头这段时间都快写吐了,但是菜头的读者群里,有不少平安的拥趸者,当然,菜头自己也是。
所以赶在平安的年报之前,再来说一下关于平安的一些事情吧。
确实,无论你有没有买中国平安的股票,这都是一家非常值得研究的公司,本来菜头想等公司年报之后再来解读。
我估计,平安年报一出,应该到处都是“高见”,菜头决定还是不去凑那个热闹了。
赶在年报之前,来安安静静写篇文章。
你姑且看之。
对于菜头个人来讲,我压根儿不不关心平安的年报数据,这里说的不关心,是因为平安的数据都是透明的,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
平安2020年业绩不好,是明牌,没什么预期,就是不好,第四季度的保费数据都公布了,2020年的业绩,不难算。
营收略微增长,利润会下跌10~20%之间,内含价值应该较2019年增长10%左右,新业务下滑应该比较大,有可能会到30%。
晚上大家对比一下,看看菜头说的和实际情况差多少,呵呵,这个容易打脸。
不过,也不重要,那么,什么最重要呢?
我们先来看一段历史,时间倒回到12年前,也就是2008年。
众所周知,2008年,全球发生了金融危机,大量以资本(市值)计价(公允价值)暴跌,当年中国平安的净利润,成为上市以来的唯一负增长的一年。
中国平安2008年的利润,从2007年(资产泡沫)前的150亿,下跌到只剩下14亿。
这个跌幅,是平安历史上最大的利润跌幅,巨大!
可是仅仅过去一年时间,2009年平安就回到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回复速度之快,超出市场预期。
从2010年之后,中国平安继续保持之前的高速稳定增长。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认为,2020年的疫情导致的平安的投资遇到的问题,和2008年有一些相似之处呢?
好,这个问题先放一遍,菜头再来和大家谈谈中国平安的投资。
如果你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自己去查看数据和分析报表的话,你会发现,平安的投资,在中国所有金融系里(不局限于保险。包括银行、券商在内),长期的投资收益率是最高的,也就导致平安的净资产收益率(ROE)长期处于高位。
并且,平安的投资回报率,是连续走高的。
这就是为什么平安的财务总监经常在年报的说明会上,再三强调要大家关注平安的投资收益率。
决定一个公司的长期价值,就是一个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巴菲特老爷子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公司只剩下一个财务指标可以参考的话,就是回报率这个指标。
然后,我再来说说当前饱受诟病的平安的投资。
你要知道,平安是一家管理超过三万亿资产的超级金控集团,这么大的资金量投下去,还能保持这么高的收益率,这本身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事实就已经说明问题了(体现了平安管理层的优秀)。
然后就是个别事件、比如汇丰事件、比如华夏幸福事件、比如上海家化事件。
如果你站在普通人的视角,这些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大事件,每一件事,都是不得了的事情。
但是,如果你是平安的老板马明哲先生,你就不会这么看了。
对于一家拥有三万亿资产的超级金控集团来说,每一个行动,都是一步棋子,下过棋的人都知道,你不可能每步都赢,这是不现实的,只要整体赢了就可以了。
大家明白我说的意思了吗?
如果还不明白,我就拿大家最熟悉的平安投资华夏幸福失利这件事情来说吧,部分内容昨天在群里已经说过了。
这里再细化一下,2018年,华夏幸福正处于疯狂扩张的顶峰时期,那时候三道红线还没有出台,房地产市场还属于景气度高涨的阶段。
华夏幸福因为扩张太快,出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为此和平安金管一拍即合,达成投资协定,平安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利,签订了保底协议。
后面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2020年,史上最严的三道红线出台,华夏幸福融资渠道中断,最终暴雷。
然后我们反过来复盘,中国平安投资华夏幸福有问题吗?站在2018年(三道红线是一年多后的事情)来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况且2020年的黑天鹅事件,谁也没法预料。
其次,平安为了安全,签订了兜底协议,说明平安的风险意识极强。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平安投资华夏幸福的动机。
刚才说了,平安是一家管理超过三万亿资产的超级金控集团,集团必须为这些资金找到出路,毫无疑问,房地产是非常稳定的行业之一。
我们纵观平安的投资历史,可以看出,平安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具有永续经营属性的行业,银行、地产、医疗健康和大消费等这些行业,都是平安的重点投资领域,因为这些行业具有永续经营属性,只要人还活着,就需要这些。
这也是中国平安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长期获得稳定的收益有关。
你再去看看其他保险公司的业绩,好几年坏几年,为什么?因为投资能力不行啊,有些投了几年公司就没了,你再看看其他保险公司每年提计的坏账比例,平安在这方面,就已经不能用优秀来说明了,简直是碾压。
讲到这里,你就应该明白了,平安投资华夏幸福,是看重了华夏幸福的大量优质园区的永续经营属性。
分析到这里,其实基本脉络就出来了。
平安投资华夏幸福,既看重华夏幸福的分红(签订保底协议),同时,更看重华夏幸福大量园区的长期经营权。
只是,华夏资金链暴雷,确实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逆向思维一下,如果华夏幸福后面的结果是真的破产了,那有没有可能平安参与华夏幸福破产重整之后,把债务包袱甩掉,然后将这些优质的园区资产一把梭呢?
当然,这个只是菜头开脑洞想想,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无论是华夏幸福也好,还是上海家化也好,在三万亿资产的平安面前,都是一个棋子,对平安整体的影响,根本就是毛毛雨,家常便饭。
平安最应该关注的,是主业的转型。
这个才是平安的根本,我之前说过,国内当前发展势头最好的两家保险公司,一个是平安,一个是友邦。
友邦在亚洲的业务和平安不相上下,友邦是纯外资公司,中国保险业的很多制度创新,都是由友邦带进来的。
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平安的大股东和友邦的大股东,是高度重叠的,平安和友邦,背后的老板,都是摩根和高盛这些公司。
大家现在明白了吧,为什么平安和友邦的高管,总是跳来跳去,跟串门似的,因为本来就是自家人啊。
当前的格局,非常明显,友邦主要负债高净值人群的部分,所以在北京上海在这些市场,友邦的业务已经追齐甚至超过平安了。
但是在二三四五线城市,绝对是平安的大本营。
这也是平安和友邦背后的管理层,最乐于看到的,相互学习又相互补充,还不打架。
这个高低格局,会对中国的整个保险行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我们分析一个公司,首先要从一个行业甚至研究一个行业的发展历史,国内的发展历史,全球的发展历史。
历史规律,是不容易改变的。
否则话,就容易被眼前的眼花缭乱的信息所蒙蔽,就很容易一叶障目。
最后,再来说平安的投资价值,很多人在后台问我,平安到底怎么了,天天跌跌不休。
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我只记得巴菲特说过一句话:
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芒格也说过同样的话——投资就是选好定错价的赌注。
我投资中国平安,是在2009年之前,当前卖掉了贵州茅台和苏宁电器的股票以后买的中国平安,后来只要公司的P/EV小于1的时候,就会用闲置资金来加仓。(茅台梗,大家就不要在留言区秀了)
经过平安这10多年的分红配股,交易软件显示,当前的成本,已经负百分之几百了,意思就是,我不但把平安的投资本钱全部赚回来了,由于分红的原因,不仅当前的市值全部是利润,分红还分回来了几倍的本金。
你看,这就是时间的复利。
所以你问我,怎么看到平安股价的下跌,我没任何感觉啊,在我看来,平安公司没变,公司管理层还在更加努力地想把公司做好, 平安的改革方向和目标都非常明确,这些基本面,没有一个出问题的。
那么,至于平安的股价到底是100元还是50元,我真的是一点都不关心,真不关心。
以上为菜头的个人思考和总结,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请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获取属于你自个儿那份成长和认知。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节后首日见分晓:中信证券2025国庆假期收益测算出炉!
2025-09-28 09:58
-
国庆中秋节前理财这样操作,躺赚“双重9天利息”!
2025-09-28 09:58
-
中长期利好,港股ETF应该怎么选?一览20+产品排行榜
2025-09-28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