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从业人员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1-1-30 21:33阅读:411
比尔盖茨曾动情地回忆道,“每天清晨当我醒来时,都会为技术进步及其为人类生活带来的发展和改进而激动不已”
Wake up every day with a feeling of passion forthe difference technology will make in people's life . ——Bill Gates
作为一个金融从业人员,我在清晨冥想的片刻,经常会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下面来说说我的看法,抛弃那些cliche的答案,比如领导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高压下工作的能力,就像坐在公司会议室面对面试官回答的那些cliche。
1
首先,我认为一个金融从业人员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两个方面:Hard skills 和 Soft skills。
很多人在强调Soft skills 的重要性,其实Hard skills,也就是你在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也非常重要。很多专业知识校园招聘的时候会问,社会招聘的时候更会问。“投资者明显是风险厌恶的,为什么给衍生品定价的时候要用风险中性概率?”“债券期限结构和收益率曲线有什么区别?”“优序融资理论(Pecking Order Theory)为什么在A股市场无效?”而且越到金字塔的顶端,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更高。当然,专业知识只是核心竞争力最基础的部分,没它不行,有了还需要下面的一些 Soft skills。
一是撮合能力。
通过多年工作经历,你会积累一定的人脉,而人脉的意义是,你可以作为社交网络的一个节点,连接另外多个原本并无联系的节点,将资源优化配置到合适的地方,而你可以在居中收取中间业务收入。撮合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且无法通过书本学习获得,算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二是将知识发展到极致的能力。
在大学学金融专业,从本科到硕士,你会获得很多专业知识。这些知识,大部分都是大而全的。你不知道哪些是最有用、最关键的知识。而在工作中,幸运的话,你会找到喜爱且擅长的领域。你需要做的,就是把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发展到极致。记住,一定要发展到极致。无他唯极致尔。
三是干成事(Make Things Happen)的能力。
这是一项综合的能力,能把一件事,一个项目干好的能力。为了make things happen,在一个团队里,你需要有leadership,你需要有communication skills,你需要有analysis skills,你必须知道如何work under pressure;同时,你需要动用在专业领域的人脉关系,疏通打理各个环节,保证项目顺畅的进展。而这些能力的综合,会使你成为一个成功的职场达人,you are great assets to the company, because you could make things happen, not others.
最后一点:金融世界中高效运转的心智模式。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写道:“心智模式是深植于我们心灵之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以及世界每个层面的形象、假设和故事。就好像一块玻璃扭曲了我们的视野一样,心智模式也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金融从业人员,需要培养的是,一整套优化完善的心智模式。就像银行柜员的严谨、细致、服务意识;客户经理的左右逢源、善于移情(观察对方对反应的感受性);Trader的市场承压能力、高速运转中准确决策的能力、容错能力。这些都是不同领域的金融从业人员高速运转的心智模式。具备了这些心智模式之后,你就能够高效的直指目标,完成任务,自由驰骋。
2
首先,绝对不都是专业技术。只有精算师和风控是靠这个吃饭的,还吃得很累。
认识个别金融行业的大佬,说实话,不觉得在专业技术上多强势,过人的地方都在软技能上。
其中印象比较深的,是某美国保险巨头的中国区经理(可能影响公司股价走势,具体是哪家就不透露了)。
和他聊天的时候,他很坦诚地说不要跟他讲DEA模型啊雷达图啊什么的,他不懂,也不会算。聊到保险定价,他说那是隔壁精算师做的事,他们读五年书考三年牌才能干这活儿,我哪儿会。
但是,一涉及行业局势、政策、各大竞争对手的情况、公司自身策略等等,他就神采飞扬滔滔不绝了,也讲了不少让我大有收获、茅塞顿开的东西。
但这也不意味着做技术活儿的就没有核心竞争力了,只要自己随时拥有时代所需要的最新的知识、技能,就是有核心竞争力的,就不会被淘汰。
所以,我觉得任何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都一样,不是任何一门技术,也不是领导能力之类的软技能,而是敏锐的嗅觉,以及强大、快速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断掌握更新的东西,保持行业的领先地位。
3
金融说到底是服务业的一种,而金融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本质就是“提供最佳金融服务和产品”,而这种“提供”的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比如“学习的能力”;“了解的能力”;“判断的能力”等等,做好这些你才能培养对“业务色运营能力”,在加上经验,你才可以培养“决策的能力”,总之就是围着这个“提供”本质去打转。其实它和大部分商业领域,包括实业领域培养的能力没有太大的不同,只不过金融市场有一定特殊性,所以你需要在“本领域”的基础上,去细化而已。
这个行业除了财务,法务,风控等等职位可以提供你专业技术上的提高,但是总的来说不是这个行当的主要内容,当然,也确实不可或缺,前沿知识的发展也很快,能吃技术饭也是牛人。说到底,吃金融饭给你的带来的“能力提升”都是无法量化,软性的“能力”,这和技术行当不太一样。尤其是在进入决策层或者管理层面之后,这种“无法量化”的能力就是你的主要工作内容。
这种“能力”听起来很虚,但是确实依据每个人的情况以不同的形式,他不是一门直接可以应用的手艺,所以不少金融人其实有时候有危机感,在转行的时候也没有技术人员那么有底气。但是在长期的工作中,这种“核心竞争力”是完全可以积累出来的。
具体来说,我认为主要是这样几个方面:
1、首先是“资源”的经营
金融没有具体的产品,它为行业服务,其本质是一类“资源配置”,在行业间赚取利润,而利用和开拓自己的资源,以及进行最优化的配置,并细化给“需求”的受众,如何将这个过程进行的更流畅,并且积累和开拓自己的“资源”,才能长久不衰的在行业中占据优势,这就是一类核心竞争力。
2、其次是“信息”的处理能力
“风险”的一类源头是“信息不对称”,而“判断”的基本依据来自于“信息”的最优化处理,而“信息的挖掘”来自于行业内的联系。而这种对“信息”的应用,处理,挖掘的培养,在金融这个背靠几乎所有行业的圈子之中,培养得是相当快,而且覆盖很广的。。这算一类核心竞争力。
3、然后是“合作”和“协调”的能力
金融说到底不提供“实质性”的东西,而是服务。那么服务本身就会对接几乎所有其他的行业,那么在这些工作之中,对于其他行业的框架性了解,以及怎么达成合作,怎么在合作过程中达到共识和共利。这些工作不仅仅给你带来人脉关系,也给你带来“合作”效率培养,以及不同方面的协调与整合,因为金融与整个商业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类竞争力会培养得很快。
4、然后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经验”
当你在长期的高负荷和高竞争的从业环境下工作的时候。那么你的工作状态就变得更容易集中,更会规划,以及可以在大量重复性工作中积累一些窍门,在金融行业联系各个方面的项目中更容易去发现一些问题或关键点。这也是竞争力,当然,缺点就是,身体很容易垮。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金融”,可获得关于金融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Wake up every day with a feeling of passion forthe difference technology will make in people's life . ——Bill Gates
作为一个金融从业人员,我在清晨冥想的片刻,经常会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下面来说说我的看法,抛弃那些cliche的答案,比如领导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高压下工作的能力,就像坐在公司会议室面对面试官回答的那些cliche。
1
首先,我认为一个金融从业人员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两个方面:Hard skills 和 Soft skills。
很多人在强调Soft skills 的重要性,其实Hard skills,也就是你在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也非常重要。很多专业知识校园招聘的时候会问,社会招聘的时候更会问。“投资者明显是风险厌恶的,为什么给衍生品定价的时候要用风险中性概率?”“债券期限结构和收益率曲线有什么区别?”“优序融资理论(Pecking Order Theory)为什么在A股市场无效?”而且越到金字塔的顶端,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更高。当然,专业知识只是核心竞争力最基础的部分,没它不行,有了还需要下面的一些 Soft skills。
一是撮合能力。
通过多年工作经历,你会积累一定的人脉,而人脉的意义是,你可以作为社交网络的一个节点,连接另外多个原本并无联系的节点,将资源优化配置到合适的地方,而你可以在居中收取中间业务收入。撮合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且无法通过书本学习获得,算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二是将知识发展到极致的能力。
在大学学金融专业,从本科到硕士,你会获得很多专业知识。这些知识,大部分都是大而全的。你不知道哪些是最有用、最关键的知识。而在工作中,幸运的话,你会找到喜爱且擅长的领域。你需要做的,就是把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发展到极致。记住,一定要发展到极致。无他唯极致尔。
三是干成事(Make Things Happen)的能力。
这是一项综合的能力,能把一件事,一个项目干好的能力。为了make things happen,在一个团队里,你需要有leadership,你需要有communication skills,你需要有analysis skills,你必须知道如何work under pressure;同时,你需要动用在专业领域的人脉关系,疏通打理各个环节,保证项目顺畅的进展。而这些能力的综合,会使你成为一个成功的职场达人,you are great assets to the company, because you could make things happen, not others.
最后一点:金融世界中高效运转的心智模式。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写道:“心智模式是深植于我们心灵之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以及世界每个层面的形象、假设和故事。就好像一块玻璃扭曲了我们的视野一样,心智模式也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金融从业人员,需要培养的是,一整套优化完善的心智模式。就像银行柜员的严谨、细致、服务意识;客户经理的左右逢源、善于移情(观察对方对反应的感受性);Trader的市场承压能力、高速运转中准确决策的能力、容错能力。这些都是不同领域的金融从业人员高速运转的心智模式。具备了这些心智模式之后,你就能够高效的直指目标,完成任务,自由驰骋。
2
首先,绝对不都是专业技术。只有精算师和风控是靠这个吃饭的,还吃得很累。
认识个别金融行业的大佬,说实话,不觉得在专业技术上多强势,过人的地方都在软技能上。
其中印象比较深的,是某美国保险巨头的中国区经理(可能影响公司股价走势,具体是哪家就不透露了)。
和他聊天的时候,他很坦诚地说不要跟他讲DEA模型啊雷达图啊什么的,他不懂,也不会算。聊到保险定价,他说那是隔壁精算师做的事,他们读五年书考三年牌才能干这活儿,我哪儿会。
但是,一涉及行业局势、政策、各大竞争对手的情况、公司自身策略等等,他就神采飞扬滔滔不绝了,也讲了不少让我大有收获、茅塞顿开的东西。
但这也不意味着做技术活儿的就没有核心竞争力了,只要自己随时拥有时代所需要的最新的知识、技能,就是有核心竞争力的,就不会被淘汰。
所以,我觉得任何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都一样,不是任何一门技术,也不是领导能力之类的软技能,而是敏锐的嗅觉,以及强大、快速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断掌握更新的东西,保持行业的领先地位。
3
金融说到底是服务业的一种,而金融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本质就是“提供最佳金融服务和产品”,而这种“提供”的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比如“学习的能力”;“了解的能力”;“判断的能力”等等,做好这些你才能培养对“业务色运营能力”,在加上经验,你才可以培养“决策的能力”,总之就是围着这个“提供”本质去打转。其实它和大部分商业领域,包括实业领域培养的能力没有太大的不同,只不过金融市场有一定特殊性,所以你需要在“本领域”的基础上,去细化而已。
这个行业除了财务,法务,风控等等职位可以提供你专业技术上的提高,但是总的来说不是这个行当的主要内容,当然,也确实不可或缺,前沿知识的发展也很快,能吃技术饭也是牛人。说到底,吃金融饭给你的带来的“能力提升”都是无法量化,软性的“能力”,这和技术行当不太一样。尤其是在进入决策层或者管理层面之后,这种“无法量化”的能力就是你的主要工作内容。
这种“能力”听起来很虚,但是确实依据每个人的情况以不同的形式,他不是一门直接可以应用的手艺,所以不少金融人其实有时候有危机感,在转行的时候也没有技术人员那么有底气。但是在长期的工作中,这种“核心竞争力”是完全可以积累出来的。
具体来说,我认为主要是这样几个方面:
1、首先是“资源”的经营
金融没有具体的产品,它为行业服务,其本质是一类“资源配置”,在行业间赚取利润,而利用和开拓自己的资源,以及进行最优化的配置,并细化给“需求”的受众,如何将这个过程进行的更流畅,并且积累和开拓自己的“资源”,才能长久不衰的在行业中占据优势,这就是一类核心竞争力。
2、其次是“信息”的处理能力
“风险”的一类源头是“信息不对称”,而“判断”的基本依据来自于“信息”的最优化处理,而“信息的挖掘”来自于行业内的联系。而这种对“信息”的应用,处理,挖掘的培养,在金融这个背靠几乎所有行业的圈子之中,培养得是相当快,而且覆盖很广的。。这算一类核心竞争力。
3、然后是“合作”和“协调”的能力
金融说到底不提供“实质性”的东西,而是服务。那么服务本身就会对接几乎所有其他的行业,那么在这些工作之中,对于其他行业的框架性了解,以及怎么达成合作,怎么在合作过程中达到共识和共利。这些工作不仅仅给你带来人脉关系,也给你带来“合作”效率培养,以及不同方面的协调与整合,因为金融与整个商业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类竞争力会培养得很快。
4、然后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经验”
当你在长期的高负荷和高竞争的从业环境下工作的时候。那么你的工作状态就变得更容易集中,更会规划,以及可以在大量重复性工作中积累一些窍门,在金融行业联系各个方面的项目中更容易去发现一些问题或关键点。这也是竞争力,当然,缺点就是,身体很容易垮。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请问券商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
服务品质,投资价值,企业知名度,信誉和形象各个券商定位不一样
科创板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科创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从多方面分析。技术创新是关键,这些企业往往专注于前沿科技领域,拥有独特的技术和研发能力,能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比如半导体、生物医药等行业的企业...
如何评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方面,看公司是否拥有专利技术、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例如华为在5G通信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和大量专利储备,使其在全球通信市场具有竞争力;品牌优势上,如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使其在饮料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科创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分析?
分析科创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从多方面入手。技术创新是关键,看看企业是否有独特且领先的技术,这能让它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比如在芯片、生物医药等领域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就很有优势。还要关注研发投入,...
核心竞争力
1.镍氢电池的全产业链优势;……2.CHS平台的技术领先优势;……3.综合的技术优势15年公司的研发投入为1.04亿,占营收比例为9.23%;研发人员223人,占总员工数的8.64%。公司研发投入较上期增加了34.64%,主要原因是CHS项目增加了研发投入所致。本期研发投入的资本化比例为89%,这跟研发成果有关,另外公司15刚刚扭亏,研发资本...
陆金所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陆金所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七二一规律是大家都知道的市场规律,互联网上都是赢者通吃”。上述业内人士认为,“人的本性就希望实现目标的方式越简单、耗力程度越少越好,如果一个平台可以满足我所有的理财需求,我为什么要去其他平台呢?有时候,用户并不在意投资收益高一两个点,他们其实更在意投资安全不安全,理财是不是...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
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