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农产品生产稳定 春节市场供给有保障
发布时间:2021-1-20 21:48阅读:231
农业农村部消息,近期,受强寒潮天气、新冠肺炎疫情局部反弹以及春节临近消费拉动等因素影响,一些地区部分鲜活农产品价格波动上涨。春节期间农产品生产形势如何?供给有没有保障?日前,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
该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生猪产能恢复势头良好,猪肉市场供给持续改善,畜禽、果蔬、水产品生产稳定、供给总体充足,近期受节日消费拉动等因素影响,“菜篮子”产品价格季节性走高,基本符合常年波动规律。从春节期间形势看,“菜篮子”产品总体生产稳定,市场供给是有保障的。
问:目前蔬菜水果的生产形势怎么样?春节期间的供应有保障吗?
答:由于去年蔬菜种植效益较好,种植户生产积极性高,今年冬春蔬菜整体供给能力稳中有升。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目前全国在田蔬菜面积8500多万亩,同比增加100多万亩。其中,“南菜北运”基地3200多万亩,北方设施蔬菜2700多万亩。近期全国平均每周蔬菜收获产量稳定在1400万吨左右,同比持平略增。同时,冬春蔬菜品种类型丰富多样,质量好,结构优,蔬菜抽检合格率达97.6%。据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调度,1月18日,新发地批发市场蔬菜供应品种达105个。此外,去年水果总体丰产,当前苹果库存处于高位,柑橘等水果市场供给充足、品种丰富,后期价格大幅上涨缺乏支撑。
问:我们知道2019年以来生猪生产出现下滑,请问现在恢复情况如何?春节期间老百姓碗里的肉有没有保障?
答:2020年以来,在市场拉动和政策激励双重作用下,生猪生产持续加快恢复,产能快速提升,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生猪市场供应持续改善。据农业农村部对样本屠宰企业监测,去年下半年生猪日均屠宰量持续增加,12月份日均屠宰量比7月份增加29万头,增长61.7%。可以说,供应最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后期供需关系将越来越宽松。12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季节性小幅上涨,主要是元旦春节消费拉动,也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从目前的供需情况看,前期压栏肥猪因临近春节加快出栏,南方制作腊肉香肠活动接近尾声,猪价已经出现下降的苗头。
近期,农业农村部召集专家会商,结合前期生猪生产恢复情况、新生仔猪数量、猪饲料销量等因素测算,预计今年1-2月份生猪出栏比上年同期增长25%左右,后期猪肉价格还有下降的空间。
禽肉、禽蛋、牛奶产量去年也有明显增长,牛羊肉生产稳中有增。从春节期间市场供应来看,产蛋鸡和肉鸡存栏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鸡蛋鸡肉市场供应比较充足,价格将总体稳定。按照惯例,春节前牛羊出栏将显著增加,市场供应总体有保障,价格将以稳为主。
问:中国人讲求“年年有鱼”“无鱼不成席”,请问春节期间水产品生产的总体供应情况如何?
答:2020年我国渔业生产保持稳定,价格维持低位且波动温和。近期,经对我国渔业主产区湖北、江西、广东、福建等省的调度,各地克服疫情和寒潮天气影响,生产形势较为稳定,春节期间水产品供给是有保障的,能够满足老百姓消费需求。同时,近年来各地大力推广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模式,强化水生生物疫病防控,严格用药监管,加大水产品产地兽药残留监测监管力度,水产品质量安全稳中向好。国家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99.1%,保持在较高水平。
问:为保障好春节期间老百姓的“菜篮子”,下一步,农业农村部还有哪些举措?
答:每年春节都是“菜篮子”产品消费旺季,一般规律是节前波动上涨、节后价格回落。今年受疫情影响,多地倡导就地过年,预计大中城市农产品消费量较往年明显增长。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紧盯新冠肺炎疫情和灾害性天气影响制定预案,进一步做好防寒防灾准备,切实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强化产销衔接,及时疏通运输物流堵点,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生产监测,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适时做好储备调节,保障春节期间重要农副产品供应,确保不断档、不脱销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该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生猪产能恢复势头良好,猪肉市场供给持续改善,畜禽、果蔬、水产品生产稳定、供给总体充足,近期受节日消费拉动等因素影响,“菜篮子”产品价格季节性走高,基本符合常年波动规律。从春节期间形势看,“菜篮子”产品总体生产稳定,市场供给是有保障的。
问:目前蔬菜水果的生产形势怎么样?春节期间的供应有保障吗?
答:由于去年蔬菜种植效益较好,种植户生产积极性高,今年冬春蔬菜整体供给能力稳中有升。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目前全国在田蔬菜面积8500多万亩,同比增加100多万亩。其中,“南菜北运”基地3200多万亩,北方设施蔬菜2700多万亩。近期全国平均每周蔬菜收获产量稳定在1400万吨左右,同比持平略增。同时,冬春蔬菜品种类型丰富多样,质量好,结构优,蔬菜抽检合格率达97.6%。据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调度,1月18日,新发地批发市场蔬菜供应品种达105个。此外,去年水果总体丰产,当前苹果库存处于高位,柑橘等水果市场供给充足、品种丰富,后期价格大幅上涨缺乏支撑。
问:我们知道2019年以来生猪生产出现下滑,请问现在恢复情况如何?春节期间老百姓碗里的肉有没有保障?
答:2020年以来,在市场拉动和政策激励双重作用下,生猪生产持续加快恢复,产能快速提升,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生猪市场供应持续改善。据农业农村部对样本屠宰企业监测,去年下半年生猪日均屠宰量持续增加,12月份日均屠宰量比7月份增加29万头,增长61.7%。可以说,供应最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后期供需关系将越来越宽松。12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季节性小幅上涨,主要是元旦春节消费拉动,也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从目前的供需情况看,前期压栏肥猪因临近春节加快出栏,南方制作腊肉香肠活动接近尾声,猪价已经出现下降的苗头。
近期,农业农村部召集专家会商,结合前期生猪生产恢复情况、新生仔猪数量、猪饲料销量等因素测算,预计今年1-2月份生猪出栏比上年同期增长25%左右,后期猪肉价格还有下降的空间。
禽肉、禽蛋、牛奶产量去年也有明显增长,牛羊肉生产稳中有增。从春节期间市场供应来看,产蛋鸡和肉鸡存栏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鸡蛋鸡肉市场供应比较充足,价格将总体稳定。按照惯例,春节前牛羊出栏将显著增加,市场供应总体有保障,价格将以稳为主。
问:中国人讲求“年年有鱼”“无鱼不成席”,请问春节期间水产品生产的总体供应情况如何?
答:2020年我国渔业生产保持稳定,价格维持低位且波动温和。近期,经对我国渔业主产区湖北、江西、广东、福建等省的调度,各地克服疫情和寒潮天气影响,生产形势较为稳定,春节期间水产品供给是有保障的,能够满足老百姓消费需求。同时,近年来各地大力推广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模式,强化水生生物疫病防控,严格用药监管,加大水产品产地兽药残留监测监管力度,水产品质量安全稳中向好。国家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99.1%,保持在较高水平。
问:为保障好春节期间老百姓的“菜篮子”,下一步,农业农村部还有哪些举措?
答:每年春节都是“菜篮子”产品消费旺季,一般规律是节前波动上涨、节后价格回落。今年受疫情影响,多地倡导就地过年,预计大中城市农产品消费量较往年明显增长。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紧盯新冠肺炎疫情和灾害性天气影响制定预案,进一步做好防寒防灾准备,切实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强化产销衔接,及时疏通运输物流堵点,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生产监测,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适时做好储备调节,保障春节期间重要农副产品供应,确保不断档、不脱销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您好,农产品的特点是种下去之后看天吃饭啦,天气市就是老天爷给你发红包,天气是没办法认为控制的,所以对散户来说也比较公平。所以农产品的大行情,往往都伴随着天气的炒作。但是,随着现在生产技...
000061农产品是新质生产力概念吗?
你好,该标的和新质生产力不是很沾边啊,现在新质生产力主要是说飞行汽车、无人驾驶、机器人技术等,投资者如果开户的话,是可以直接咨询我们的经理的,想要开到专属的佣金优惠,可以放心交给南经理!
要保障名声商品供应充足,稳定价格,那我怎么参与到大宗农产品市场?
您好个人想要参与大宗商品市场,进行投资或者投机,可以开一个期货账户,期货是以大宗商品为标的的标准化合约期货手机开户条件流程1、一定要提前准备好身份证、银行卡、手写签名照2、在...
春节前农产品期货还会涨吗?
你好,目前来看,农产品期货价格整体呈现出震荡向上的态势。特别是那些受季节性和节日消费需求影响较大的品种,如肉类、油脂油料等,价格表现更为强劲。例如,在2024年9月中旬的数据中提到,国内春节长假...
农业农村部全力稳定农产品市场,助推大豆种植与生猪产能调整
为了确保春季农业生产的稳定进行,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3月13日的部党组会议上强调了采取综合措施稳定大豆种植面积,合理引导生猪产能调整的重要性。此外,会议还提出了多措并举调控农产品市场和价格,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的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会议提出了集成技术、业态、模式、管理和制度等要素,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措施。同时,会议还强调了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农村宅基地两项试点等重点改...
农业农村部: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保续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一是调产能。加密发布市场预警信息,引导有序出栏,加快淘汰低产母猪和弱仔猪,适应性调整产能,促进供需均衡。二是稳政策。落实地方生猪稳产稳价责任,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措施,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底线。(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