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疫苗开打,普通人什么时候能用上?
发布时间:2021-1-19 17:20阅读:524
春运就在眼前。
本以为春节可以像去年国庆节一样——“几亿人口在流动都没事”,但因冬季,疫情再度爆发了,春节不能再随意流动了。
返家要“14+7”隔离+核酸检测,全国29个省区也提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非必要不离,非必要不返”。
疫情的风险依旧在,不管返没返家,要是做好个人防护再打了疫苗,我们就多了一份安全保障。
但我们普通人到底什么时候能打上疫苗呢?
01
“高风险人群”重点接种疫苗。
“疫苗上市及全民免费接种”是年初听到的最好消息,但疫苗上市至今,多地疫苗开打,但普通人还没打上。
相信近期疫情的新闻大家都在关注,随着冬季来临,疫情爆发,防控形势也更加严峻。
所以这次接种疫苗的主要人群是进口冷链物流人员,陆路、航空、水路等口岸的海关边检人员,医疗疾控人员等“高风险人群”。
“高风险人群”接种只是疫苗接种的第一步,之后是为高龄老人、有慢性病基础性疾病等高危人群接种,最后才是到普通人群和其他人群接种。
另外,“高风险人群”的接种刚刚开始,按目前来看,我们普通人还要等待一段时间。
在打上疫苗前,大家还是要坚持戴好口罩、勤洗手等措施,做好个人防护。
02
病毒来势汹汹,疫情的可怕大家有目共睹。
之后还会爆发类似的病毒吗?这是一个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经过这一场疫情,人们的“抗风险能力”摆在了眼前。
大家总认为自己“抗风险能力”很强,结果却被“打脸”了。
比起新冠肺炎,癌症等重大疾病离我们更近,影响更深,风险更大,但大多数人却心存侥幸。
人一生的患重大疾病的几率高达72.18%,可并非所有疾病都像新型肺炎一样,有疫苗保障,治疗费由国家出。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加大,以及过度劳累和长期熬夜,疾病早就“盯上”了年轻人。
元旦期间,接连发生两起猝死事件——拼多多23岁女员工在下班路上猝死,巴啦啦小魔仙》女主美琪的扮演者孙侨潞,因心梗猝死。
二十来岁的年轻女孩相继离世,令人惋惜。
据统计:我国22%的中年人死于心血脑疾病,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七成人有过劳死的危险。
有多少人还不到30岁,却已经不敢看体检报告了?
事实上,疾病不止是年轻化,更有低龄化趋势。不管是20多岁的白领,甚至孩子,都逃不掉患癌的风险。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青岛两岁男孩确诊恶性肿瘤晚期。
两岁,这么小的年纪,原本是一个健健康康、活泼可爱的孩子,却被癌症推到了生死线上。
连评论区都被惊到了:为什么宝宝能患癌?匪夷所思!
疾病不分男女老少,一旦患癌,对于亲人以及家庭来说,就是一个晴天霹雳。
孩子的父亲一个月的工资仅3000余元,母亲是家庭主妇,还有一个在上高中的姐姐。
30万的治疗费用让经济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如果没有方法进行经济风险转移,那就只能卖房卖车或者众筹,甚至放弃治疗。
但如果孩子一出生就给买了保险,那住院医疗费都不用愁,只管给孩子治病就行了。
可惜没有如果,风险不会和你打了招呼再来。
投保重疾险点击链接 :【达尔文3号-含身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我想通过长期投资积累财富,现在手里有10万元,是选择购买银行的稳健型理财,还是在支付宝上买指数基金(如沪深300)呢?两者的风险和收益情况如何?
- 我是一个新手投资者,手里有2000元,想开始学习投资理财。有没有什么适合新手的学习途径或者理财交流群可以推荐呢?
- 我想投资半导体行业,但是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基金。听说可以用量化选基工具,那这个工具怎么用呢?能不能帮我找到一只好的半导体ETF?
- 我手头有60万,想做资产配置,又不想承担太大风险,除了大额存单和债券基金,还有什么其他保本产品可以选择吗?
- 我听说基金定投是个不错的长期投资方式,那我该怎么选择适合的基金呢?比如我对科技行业比较感兴趣,是选择A股的科技ETF还是美股的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呢?
- 我有10万闲钱,想在支付宝上买年化5%左右的稳健理财,是选银行理财还是债券基金?哪种风险更低?
- 最近人工智能对半导体行业影响很大,我想投资半导体相关的基金,听说有一些量化选基工具可以帮助我选择优秀的基金产品,这些工具靠谱吗?
- 我手里有60万,想做个资产配置,除了基金,还可以考虑哪些低风险理财呢?比如大额存单,如果我买了大额存单后悔了,该怎么取出来呢?
-
期货精准多空信号指标,速领!
2025-02-06 15:38
-
期货量化自动交易,无需盯盘
2025-02-06 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