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致大豆减产预期上升 短期豆价强势不改
发布时间:2021-1-16 19:43阅读:180
近日,巴西政府发布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巴西大豆出口量创下历史次高纪录,与此同时CBOT大豆期货也创六年半高位。
CBOT大豆期货走势图
图片
USDA调低南美大豆产量
美国农业部(USDA)在1月份供需报告中预计2020/21年度美国大豆产量为41.35亿蒲,比12月份预测的41.70亿蒲减少3500万蒲。低于报告前市场预期的41.58亿蒲式耳。2020/21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为1.4亿蒲式耳,低于12月预测的1.75亿蒲式耳,2019/20年度为5.25亿蒲式耳。
季度库存,美国农业部还预计12月1日美国大豆库存为29.3亿蒲式耳,比上年同期减少约10%。阿根廷大豆产量预计为4800万吨,低于早先预测的5000万吨;阿根廷玉米产量预计为4750万吨,比12月份的预测低了150万吨。巴西大豆产量预测值维持不变,仍为创纪录的1.33亿吨;但是玉米产量预测值调低了100万吨,为1.09亿吨。据报道称,2020/21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预测数据从9510万吨上调到9810万吨。
拉尼娜气候支撑豆价
美国农业部下调南美大豆产量,主要基于拉尼娜气候对南美产区的影响。而拉尼娜气候对豆类市场价格主要体现为巴西大豆延后收割担忧,尽管这部分风险将随着3、4月份巴西大豆上市逐渐消退,但是3月之前仍会成为市场炒作的热点。另据报道,巴西大豆头号产区马托格罗索州的收割工作开局缓慢,当地农民称,收割进度落后于上年同期,因年度之初降雨不足。
同样的状况也出现在阿根廷,目前阿根廷也面临降水不足的问题。有专家称,天气预报显示未来降水较少,不足以完全缓和大豆和玉米作物压力。南美周末降水不及市场此前预期,南美大豆主产区天气依然干燥,威胁到大豆单产潜力。供应可能吃紧预期上升,豆价或维持强势运行。
中国12月大豆进口下降
1月14日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中国进口大豆752.4万吨,较11月进口量减少206.2万吨,环比降21.51%。较去年同期减少201.9万吨,同比降幅21.16%。但2020年全年月累计进口大豆10032.82万吨,同比增幅11.7%。
分析机构Safras公司周五称,截至2021年1月8日,巴西2020/21年度大豆销售进度达到预期产量的57.7%。报告显示,12月份巴西大豆销售进度要慢于之前的几个月。上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4日,大豆预售进度为产量的56.5%。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12月中国大豆进口数据。不同的数据来源,共同指向中国正在有序减少大豆进口的规模和速度,但这些在短期内都不会影响大豆价格的强势。
McGathey商品公司的创始人兼总裁维吉尼亚(Virginia McGathey)对豆价未来也表示乐观,“即使美股一直偏弱、美元现在有点走强、确诊数量增加等,这些都是负面因素,可能会给市场带来一点压力。或者让大豆市场无法达到14美元大关。阿根廷和巴西也下了一些雨,尽管如此,市场依然强劲,上升趋势依然完整。”
其实,熟悉大豆情况的投资者都清楚,影响豆价的主要因素在供给。过往经验来看,不论是从基本面方面考虑,还是从资金讲故事方面考虑,供给端对豆价的影响都要大于需求端。所以,气候影响南美大豆产量的逻辑在2020年一季度依然成立。投资者可关注芝商所的南美大豆期货合约(代码SAS),建议持震荡偏强思维,逢低做多思路持续。该期货合约反映的是巴西桑托斯港的大豆出口价格,可为投资者提供一种针对南美大豆的套保工具。另外,南美大豆期货合约与芝商所现有的CBOT大豆期货合约(代码ZS),在合约大小、月份和交易时间大致相同,同时使用这两种合约,就能有效管理南美大豆与北美大豆之间的基差风险。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短期”,可获得关于短期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BOT大豆期货走势图
图片
USDA调低南美大豆产量
美国农业部(USDA)在1月份供需报告中预计2020/21年度美国大豆产量为41.35亿蒲,比12月份预测的41.70亿蒲减少3500万蒲。低于报告前市场预期的41.58亿蒲式耳。2020/21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为1.4亿蒲式耳,低于12月预测的1.75亿蒲式耳,2019/20年度为5.25亿蒲式耳。
季度库存,美国农业部还预计12月1日美国大豆库存为29.3亿蒲式耳,比上年同期减少约10%。阿根廷大豆产量预计为4800万吨,低于早先预测的5000万吨;阿根廷玉米产量预计为4750万吨,比12月份的预测低了150万吨。巴西大豆产量预测值维持不变,仍为创纪录的1.33亿吨;但是玉米产量预测值调低了100万吨,为1.09亿吨。据报道称,2020/21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预测数据从9510万吨上调到9810万吨。
拉尼娜气候支撑豆价
美国农业部下调南美大豆产量,主要基于拉尼娜气候对南美产区的影响。而拉尼娜气候对豆类市场价格主要体现为巴西大豆延后收割担忧,尽管这部分风险将随着3、4月份巴西大豆上市逐渐消退,但是3月之前仍会成为市场炒作的热点。另据报道,巴西大豆头号产区马托格罗索州的收割工作开局缓慢,当地农民称,收割进度落后于上年同期,因年度之初降雨不足。
同样的状况也出现在阿根廷,目前阿根廷也面临降水不足的问题。有专家称,天气预报显示未来降水较少,不足以完全缓和大豆和玉米作物压力。南美周末降水不及市场此前预期,南美大豆主产区天气依然干燥,威胁到大豆单产潜力。供应可能吃紧预期上升,豆价或维持强势运行。
中国12月大豆进口下降
1月14日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中国进口大豆752.4万吨,较11月进口量减少206.2万吨,环比降21.51%。较去年同期减少201.9万吨,同比降幅21.16%。但2020年全年月累计进口大豆10032.82万吨,同比增幅11.7%。
分析机构Safras公司周五称,截至2021年1月8日,巴西2020/21年度大豆销售进度达到预期产量的57.7%。报告显示,12月份巴西大豆销售进度要慢于之前的几个月。上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4日,大豆预售进度为产量的56.5%。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12月中国大豆进口数据。不同的数据来源,共同指向中国正在有序减少大豆进口的规模和速度,但这些在短期内都不会影响大豆价格的强势。
McGathey商品公司的创始人兼总裁维吉尼亚(Virginia McGathey)对豆价未来也表示乐观,“即使美股一直偏弱、美元现在有点走强、确诊数量增加等,这些都是负面因素,可能会给市场带来一点压力。或者让大豆市场无法达到14美元大关。阿根廷和巴西也下了一些雨,尽管如此,市场依然强劲,上升趋势依然完整。”
其实,熟悉大豆情况的投资者都清楚,影响豆价的主要因素在供给。过往经验来看,不论是从基本面方面考虑,还是从资金讲故事方面考虑,供给端对豆价的影响都要大于需求端。所以,气候影响南美大豆产量的逻辑在2020年一季度依然成立。投资者可关注芝商所的南美大豆期货合约(代码SAS),建议持震荡偏强思维,逢低做多思路持续。该期货合约反映的是巴西桑托斯港的大豆出口价格,可为投资者提供一种针对南美大豆的套保工具。另外,南美大豆期货合约与芝商所现有的CBOT大豆期货合约(代码ZS),在合约大小、月份和交易时间大致相同,同时使用这两种合约,就能有效管理南美大豆与北美大豆之间的基差风险。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大豆期货怎么看是豆一还是豆二?
大豆期货的品种分为豆一和豆二,主要是由于两者在质量方面存在差异。投资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区分大豆期货是豆一还是豆二:1.看合约标的:豆一与豆二期货合约的交易标的不同,豆一期货的标的是大豆(精...
大豆期货入门:豆一和豆二有什么不同?
豆一和豆二是两种不同的大豆期货合约,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以下是对两者区别的详细比较:1.标的物豆一:豆一期货合约的标的物是非转基因大豆,主要产自国内东北地区,定位于食用大豆市场。豆二:...
大豆期货:豆一和豆二有什么不同?
豆一和豆二期货存在多方面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果你还想了解更详细的信息,欢迎加我微信进一步交流。1-标的物方面:豆一是黄大豆1号期货合约,交易的是非转基因大豆,主要是国产大豆。豆二则是...
锡价强势能否持续?供应偏紧预期与矿端支撑推动短期高位震荡。
你好,锡价近期强势表现主要受供应偏紧和矿端支撑影响,短期内高位震荡的态势有望延续。截至2025年3月16日,沪锡主力合约价格在291,510元/吨附近波动,创下2022年5月以来新高。若您对锡价...
【观点】华泰期货:美豆减产预期国内大豆震荡上行
上周大商所豆一期货价格在USDA报告美豆减产预期的影响下大幅上涨,周内最高5929元/吨,最低价5671元/吨,仓差-18433手。现货方面,前期海伦伦河商品豆上市,新粮上市量不多,贸易商收购热情暂较高,毛粮收购价格由2.80-2.90元/斤推高至2.88-2.94元/斤。后市来看,虽然新季大豆产量较为乐观,粮板好,但蛋白不高目前普遍在38%-39%之间,大颗粒货源也偏少,因此,新季大豆上市后仍将以震荡为主。...
政策预期升温 强势格局不改
节后三天,市场继续震荡向上,指数再次以小阳线报收,实现了周K线上的三连阳。特别是金融、地产等权重股的上涨,对指数影响较大,量价配合较好,形成加速上扬的态势。对于后市,由于“两会 ”即将召开,市场对改革寄予厚望,因此围绕两会题材,有关民生、改革等主题会得到市场的认可。特别是一些顶层设计将在会后推出,围绕...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