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朵小红花》:我怎么忍心要你拼命再许我一个明天
发布时间:2021-1-13 18:27阅读:385
《送你一朵小红花》上映4天票房突破7.59亿,你为这部电影贡献电影票了吗?
这类抗癌电影的题材在2018年也有一部神作《我不是药神》,它将疾病与医疗保险的矛盾搬到荧幕前,是一部沉重的现实主义电影。更久之前的话就是2015年的《滚蛋吧!肿瘤君》。
由于长期做保险科普,艾保在很早的时候就关注到了这部元旦档的抗癌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一部同样聚焦于癌症患者的电影。
剧情简介:一个声称能“看见未来”的患癌男孩韦一航,遇见了一个相信“平行世界”的患癌女孩马小远,在深夜的露台上,两人遥望夜空,展开了对各自所向往的美好世界的描述。影片围绕两个抗癌家庭的两组生活轨迹展开,讲述了一个温情的现实故事,思考和直面了每一个普通人都会面临的终极问题——想象死亡随时可能到来,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爱和珍惜。
送你一朵小红花讲述的是一群年轻患癌群体的故事。
影片中有一种让病人们吃到倾家荡产的药——“格列卫”,该片在电影的结尾有说明已经进入了我国的医保行列。
并且同样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就在不久前国家通过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119种新药被纳入医保,多个新上市抗癌药以全球低价“上架”。
2020全球癌症报告中指出,2018年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相关胃癌的就有81万例;乙、丙肝炎病毒导致相关癌症的52万例;EB病毒16万例......这些都是非常常见的病毒。
而国家癌症中心在2018年发布的2018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有统计,2014年新发病例为380.4万例,其中男性211.4万例,女性169.0万例,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人被确诊癌症。
而关于治疗费用······
假设小明患淋巴癌,治疗费用就需要分为三部分:确诊前、治疗中和治疗后。
确诊前:估计1-3万左右,可能涉及的费用支出包括B超、增强CT、普外科日间住院淋巴结活检和血液检查等等,这个检查以明确疾病诊断为目的。
确诊中:治疗方案的不同、选择的医院、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以及治疗的顺利程度,费用千差万别。可能涉及的费用支出包括:检查费(心电图、胸片、增强CT、PET-CT等)、护理费、膳食费、药费、化验费、治疗费(包括植入式静脉给药系统相关费用)等等。
治疗后:如果治疗后还需要长期吃药,尤其需要各种自费药和靶向药,费用也会节节攀升,而且定期去医院复查,各种营养品的购买,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和正常生活脱节
病痛可怕,病痛后对心理和生活上造成的影响更可拍······
一场手术带走了脑子里的肿瘤,也整个家庭拖入了经济窘迫的深渊······
家里吃饭的桌子坏了,却舍不得花钱换。
5块钱的事,妈妈要和停车场的保安掰扯半天。
砸锅卖铁,也要把孩子的病治好,道尽多少心酸。
韦一航患脑癌,需要反复检查吃药,由于治病韦一航一家很多年都没有换过新物件,而韦一航爸爸每天下班了就去开专车,顾不上吃饭,胃病一开始疼就疼到天亮,一家子过的非常拮据······
即使是城市户口,较高收入的城市家庭面对癌症治疗的支出,也往往难以招架,更别说是那些外来务工人员,缺乏城市户口,特别是低收入癌症家庭,更是无法保障家庭成员的就医。
生病了如何应对?
假设《送你一朵小红花》的男主角韦一航有保险,他的家庭会有什么不同呢?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