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股票投资者必读:最全面的投资研究与分析框架(深度)
发布时间:2021-1-11 21:30阅读:379
投资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而且都在持续剧烈的变动中,我们要做的是研究那些不变的东西。建立一个分析框架,是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情。
01
偷师
这个世界上产生的每一样新的知识和理论都有前人的影子。要想有所突破,仅仅在想突破的那个点发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得先偷师前人,构建一棵完整的知识树。这里的偷师,不仅仅是学习,还包括复制,或者说刻意模仿,非常非常刻意的模仿。人类(或者说所有生物)非常不善于模仿,花再多的功夫,也仅仅是无限接近原作 —— 比如你无法复刻我的笔迹,甚至我自己,抄十遍咏鹅,三十只鹅,每只都形态各异,总能发现些许的差别。然而,我们要感谢造物主为我们提供的这种 incapable / imperfect,他让我们能够活成我们自己。
如果从一个作者身上拷贝,那是剽窃;但从很多人那里拷贝,那是创新。当然,拷贝并非复制粘贴那么简单,就像科比,迎着凌晨四点钟的太阳,一遍又一遍苦练,并且不断思索:为什么这个动作要如此展开?姿势要如此角度?如何让这个动作更加适合我?
于是他拷贝的不仅仅是 style,还是背后的思考过程 —— 这是内化(internalize)的一部分。
模仿,拷贝,思考(问问题),内化,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之后你就拥有了你的 branch:
俗语讲,一口吃不了一个大胖子。偷师的过程,不妨把它拆成一个个小的学习过程。
在研究自己的‘预测’前,先得理清市场现状,比如说:主要玩家的观点、方法、动机、能量。
是不是有点没意思?
但在象牙塔里,不管你是诺奖教授还是大四应届生,写论文的首要环节就是文献综述。在搞原创研究之前,至少得先理解同行:
主流观点有哪些?
接受度与影响力如何?
今后的演进空间?
……
看似简单的文献综述做不好,'高大上'研究的意义也凸显不了。
但就是这么一件无比重要但又看似不费工夫的事,我们在投资实践中却常常糊弄。
刚入行时是因为方法问题,不知如何开始、或者是对自己到底在做什么而感到迷茫,但更多时候是因为:不予重视,于是懒得做。
图片
“善骑者坠于马、善水者溺于水、善饮者醉于酒,善战者殁于杀”
——《庄子 人间世》
02
投资人的护城河
价值挖掘,确切的说是挖掘市场主流尚未意识到的价值,是投资人的能力护城河。
投资要建立在对某些类型的公司价值(程度)和市场节奏(时间)的认知要强于大市并专注于此的基础上。
这其中所需的功夫,远超外行想象。
中国市场中依然不乏有系统性优势的顶尖投资者。
这两年曾与人有多次深入交流,常感慨他们对细节挖掘的执念和见微知着的能力,其细节暗藏产业密码,研究发现价值内核的高壁垒让外人很难模仿。
03
超额收益
价格,源于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博弈。
一个投资人若想长期获得高于同行的收益,其关键在于价值挖掘,即发现他人未能看到的价值。
|市场的最终结果 - 主流的先前预期| ≈ 预期差
而投资人与主流观点的预期差则决定了其超额收益。
预期差 ≈ 超额收益
如果你的观点足够准确,即:你的预期 ≈ 最终结果,此时:
你的预期 - 主流预期 ≈ 超额收益
在此情况下,如果你的观点与主流观点有足够大程度的背离,那么恭喜,他人避之不及的黑天鹅风险是你的朋友。
04
认知偏差
超额收益的本质其实是你与大众的认知偏差:
|你的观点 - 主流观点| = 认知偏差 -> 超额收益
如果你能持续的在合适的时间点、不被市场噪音所动摇、做出大概率正确的、高程度价差判断。那么恭喜,股神这个名号你当之无愧。
05
术业有专攻
不过,除了上帝以外,没人能洞察一切。
于是,专业投资人常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专注于所擅长的细分领域。
上图来自HBO着名纪录片《成为巴菲特》,巴菲特在纪录片中提到了一本对他很有启发的书《击球的科学》,用击球策略为例子来展示他专注的投资方式。
在领域中,可根据细分行业、资产类别、风格主题等进行划分。
而认知风格又可拆分为:程度认知、时间认知
图片
程度认知:如腾讯战投这类侧重程度偏差的投资人,押注有长期想象空间的未来明星。只要标的牛X,并不苛求当前买入的时间点是否看起来买贵了,或是投资期间出现的较大波动,成长性才是硬道理;
时间认知:一些深挖产业的股票基金利用自身对产业链传导或市场逻辑的时间差判断优势,系统性地挖掘可重复的中期交易机会。追求高频率的高胜率,赚钱不嫌少,买得划算才是硬道理。
06
守正出奇
再摆一个公式:
P << V <
P: 股票今天的价格
V: 公司现在的价值
Vf: 公司未来的价值
圈内常说‘守正出奇’,即在P端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同时在Vf端对主流观点保持质疑和求证的精神。
重视时机抉择的价值投资和重视增长程度的成长投资本质上殊途同归,都希望以五毛的价格买到未来价值一元的企业,两者的区别无非是企业的价值支撑来源不同。
前者的价值支撑主要来自企业现有资产、利润和现金流,更注重公司现有的价格P是否远小于公司现在的价值V,强调对价值理解的基本功。
后者的价值支撑主要来自企业未来市场空间的高增长,强调公司的未来价值Vf是否能远大于公司现在的价值V,需有能洞悉未来的大局观。
诚然,对于一个真正专业的投资者,成长性和价值性是不可割裂的。但宗旨不同的基金人,其比较优势和投资偏好也大不同。
虽然基金的成立都是为了盈利,但资金背景、客户偏好、专业领域、发展规划等因素对其投资风格影响非常大。
通过聚焦于某一领域、某一理念,投资人能够更快的进入成长快车道。先通过主流观点学习,再通过逆向思考盈利。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期货”,可获得关于期货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01
偷师
这个世界上产生的每一样新的知识和理论都有前人的影子。要想有所突破,仅仅在想突破的那个点发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得先偷师前人,构建一棵完整的知识树。这里的偷师,不仅仅是学习,还包括复制,或者说刻意模仿,非常非常刻意的模仿。人类(或者说所有生物)非常不善于模仿,花再多的功夫,也仅仅是无限接近原作 —— 比如你无法复刻我的笔迹,甚至我自己,抄十遍咏鹅,三十只鹅,每只都形态各异,总能发现些许的差别。然而,我们要感谢造物主为我们提供的这种 incapable / imperfect,他让我们能够活成我们自己。
如果从一个作者身上拷贝,那是剽窃;但从很多人那里拷贝,那是创新。当然,拷贝并非复制粘贴那么简单,就像科比,迎着凌晨四点钟的太阳,一遍又一遍苦练,并且不断思索:为什么这个动作要如此展开?姿势要如此角度?如何让这个动作更加适合我?
于是他拷贝的不仅仅是 style,还是背后的思考过程 —— 这是内化(internalize)的一部分。
模仿,拷贝,思考(问问题),内化,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之后你就拥有了你的 branch:
俗语讲,一口吃不了一个大胖子。偷师的过程,不妨把它拆成一个个小的学习过程。
在研究自己的‘预测’前,先得理清市场现状,比如说:主要玩家的观点、方法、动机、能量。
是不是有点没意思?
但在象牙塔里,不管你是诺奖教授还是大四应届生,写论文的首要环节就是文献综述。在搞原创研究之前,至少得先理解同行:
主流观点有哪些?
接受度与影响力如何?
今后的演进空间?
……
看似简单的文献综述做不好,'高大上'研究的意义也凸显不了。
但就是这么一件无比重要但又看似不费工夫的事,我们在投资实践中却常常糊弄。
刚入行时是因为方法问题,不知如何开始、或者是对自己到底在做什么而感到迷茫,但更多时候是因为:不予重视,于是懒得做。
图片
“善骑者坠于马、善水者溺于水、善饮者醉于酒,善战者殁于杀”
——《庄子 人间世》
02
投资人的护城河
价值挖掘,确切的说是挖掘市场主流尚未意识到的价值,是投资人的能力护城河。
投资要建立在对某些类型的公司价值(程度)和市场节奏(时间)的认知要强于大市并专注于此的基础上。
这其中所需的功夫,远超外行想象。
中国市场中依然不乏有系统性优势的顶尖投资者。
这两年曾与人有多次深入交流,常感慨他们对细节挖掘的执念和见微知着的能力,其细节暗藏产业密码,研究发现价值内核的高壁垒让外人很难模仿。
03
超额收益
价格,源于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博弈。
一个投资人若想长期获得高于同行的收益,其关键在于价值挖掘,即发现他人未能看到的价值。
|市场的最终结果 - 主流的先前预期| ≈ 预期差
而投资人与主流观点的预期差则决定了其超额收益。
预期差 ≈ 超额收益
如果你的观点足够准确,即:你的预期 ≈ 最终结果,此时:
你的预期 - 主流预期 ≈ 超额收益
在此情况下,如果你的观点与主流观点有足够大程度的背离,那么恭喜,他人避之不及的黑天鹅风险是你的朋友。
04
认知偏差
超额收益的本质其实是你与大众的认知偏差:
|你的观点 - 主流观点| = 认知偏差 -> 超额收益
如果你能持续的在合适的时间点、不被市场噪音所动摇、做出大概率正确的、高程度价差判断。那么恭喜,股神这个名号你当之无愧。
05
术业有专攻
不过,除了上帝以外,没人能洞察一切。
于是,专业投资人常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专注于所擅长的细分领域。
上图来自HBO着名纪录片《成为巴菲特》,巴菲特在纪录片中提到了一本对他很有启发的书《击球的科学》,用击球策略为例子来展示他专注的投资方式。
在领域中,可根据细分行业、资产类别、风格主题等进行划分。
而认知风格又可拆分为:程度认知、时间认知
图片
程度认知:如腾讯战投这类侧重程度偏差的投资人,押注有长期想象空间的未来明星。只要标的牛X,并不苛求当前买入的时间点是否看起来买贵了,或是投资期间出现的较大波动,成长性才是硬道理;
时间认知:一些深挖产业的股票基金利用自身对产业链传导或市场逻辑的时间差判断优势,系统性地挖掘可重复的中期交易机会。追求高频率的高胜率,赚钱不嫌少,买得划算才是硬道理。
06
守正出奇
再摆一个公式:
P << V <
P: 股票今天的价格
V: 公司现在的价值
Vf: 公司未来的价值
圈内常说‘守正出奇’,即在P端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同时在Vf端对主流观点保持质疑和求证的精神。
重视时机抉择的价值投资和重视增长程度的成长投资本质上殊途同归,都希望以五毛的价格买到未来价值一元的企业,两者的区别无非是企业的价值支撑来源不同。
前者的价值支撑主要来自企业现有资产、利润和现金流,更注重公司现有的价格P是否远小于公司现在的价值V,强调对价值理解的基本功。
后者的价值支撑主要来自企业未来市场空间的高增长,强调公司的未来价值Vf是否能远大于公司现在的价值V,需有能洞悉未来的大局观。
诚然,对于一个真正专业的投资者,成长性和价值性是不可割裂的。但宗旨不同的基金人,其比较优势和投资偏好也大不同。
虽然基金的成立都是为了盈利,但资金背景、客户偏好、专业领域、发展规划等因素对其投资风格影响非常大。
通过聚焦于某一领域、某一理念,投资人能够更快的进入成长快车道。先通过主流观点学习,再通过逆向思考盈利。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您好,分析上市公司年报,首先要分析各项的变化,上市公司年报综合是展现的是上市公司的扩张战略,经营资产,投资资产;另外是引资战略,包括经营负债、金融负债、股东入资、利润积累,然后去对上市公司进行估...

建立自己的投资研究体系是投资者在投资领域中取得成功的重要步骤。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帮助投资者建立自己的投资研究体系:明确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需要明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
你好,请问股票投资者包含哪些机构投资者?
你好。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国家队等属于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是专门进行证券投资的法人机构,也被称之为庄家。
为什么进行股票投资分析?
分析股票市场其实就是股票投资者对股票市场所反映的各种资讯进行收集、整理、综合等工作,藉以了解和预测股票价格的走势,进而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以降低风险和获取较高的收益。股票投资...
期货股票投资者必读:最全面的投资研究与分析框架(深度)
投资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而且都在持续剧烈的变动中,我们要做的是研究那些不变的东西。建立一个分析框架,是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情。
01
偷师
这个世界上产生的每一样新的知识和理论都有前人的影子。要想有所突破,仅仅在想突破的那个点发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得先偷师前人,构建一棵完整的知识树。这里的偷师,不仅仅是学习,还包括复制,或者说刻意模仿,非常非常刻意的模仿。人类(或者说所有生物)非常不善于模仿,花再多的功夫,也仅仅是无限接近原作 —— 比如你无法复刻我的笔迹,甚至我自己,...
股票投资框架
1、投资理念本质上解决的是我们从哪赚钱的问题。
在二级市场中,所有的投资理念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赚钱,另一类是基于上市公司资产的长期盈利能力赚钱。
前一种把资产的价格当做我们要预测的变量,后一种把股票价格当做外生变量,同一只股票,价格越低,潜在回报率越高。
2、投资框架的第二个基本支柱是我们基本的市场观,它可以升华到世界观。
如果我们的目标是获得企业长期价值创造带来的回报,那么我们就要看它有多长;如果目标是追求准确的预判一个特定...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相关标签全部>
热点推荐
-
2025年五一假期股市休市安排来了,连休5天,这些事情提前规划!
2025-04-24 15:31
-
2025年五一国债逆回购操作攻略,6天收益轻松拿!
2025-04-24 15:31
-
2025年证券公司新客理财哪家高?(附理财收益计算器)
2025-04-24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