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大寒新秘诀 健康养生到春天
发布时间:2021-1-8 11:50阅读:245
健康养生到春天
民间有句俗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冬至后虽然白昼的时间越来越长,但小寒大寒节气预示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即将到来——进入最为寒冷的“三九天”。
在大小寒来临的时刻,我们要用健康的方法来调理自己的身体,这样直到春天,我们都能保持健康。
早睡晚起
WINTER
《素问•调神大论》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人体的阴气,使身体内的阴阳维持平衡。
但是要注意,晚起并不等于贪睡!漫长的冬季“寒凝大地”,人们外出机会减少,许多人不自觉地贪睡。于是有人因旧病复发而出现了睡眠障碍;有人眼见万物凋零,触景生情产生抑郁情绪……
适当增加一些室外活动,散散步、多晒太阳都是消除冬季郁闷、增强活力的良药。
穿衣讲原则
WINTER
穿衣要讲“衣服气候”。
衣着过少过薄,既易感冒又耗阳气。
衣着过多过厚,则腠理(còu lǐ ,皮肤、肌肉的纹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也易于侵入。
理想的“衣服气候”是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2℃~33℃,可有效缓冲外界寒冷天气对人体的侵袭。
注意暖脚
WINTER
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
大家可在睡前用温水洗脚,并搓脚心100~200次,补肾健脑还能预防感冒。
饮食减咸增苦
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咸能胜苦,故冬季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以补心气、固肾气。
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shǔ,一种粮食作物,俗称黄米)以热性治其寒。”
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有的放矢的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