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期货“千呼万唤”,何时问市“犹抱琵琶”
发布时间:2021-1-7 19:02阅读:287
近年来,人们有关生猪期货上市的呼声始终不绝于耳。
生猪作为我国最大的农业品种,市场规模早已超过万亿元,产业链自上而下涉及饲料、防疫、饲养、屠宰、流通等领域,关联企业达数万家、涉及人员逾亿。
然而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生猪价格波动剧烈且较为频繁。与之相关的猪肉价格的波动,对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变动,也存在着很大的影响,有人因此将CPI戏称为“China Pig Index”。
在这样的情况下,业界对于生猪期货的热盼也不足为奇了,毕竟它可是兼具多种功能的“降魔神器”。
功能一:规避价格风险
在中国,生猪价格存在着一个长约四年的周期性波动,这种经济现象也被称为“猪周期”。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的数据显示,自2003年以来,我国的生猪价格形成了四个较为明显的周期,其区间价格涨幅分别达到过65%、183%、113%和83%。
针对中小养殖场抗风险能力弱、资金链容易断裂等问题,生猪期货具备的套期保值功能,能够为其提供行之有效的风险转移工具,对冲“猪周期”期间生猪价格大涨大跌的潜在风险,保护养殖者利益。
另一方面,生猪期货的价格可作为未来某一时期生猪价格变动趋势的“晴雨表”,预期未来现货市场生猪价格的变动情况,更好地指导生产,稳定生猪价格。
功能二:健全期货品种
生猪期货的上市,有助于与占生猪养殖生产总成本的70%以上的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的期货市场形成联动,建立健全农牧产品期货体系,形成饲料原料和生猪饲养的套利关系。对于期货投机者而言,生猪期货则提供了一种新的盈利的可能。
功能三:反哺现货市场
中国目前的生猪养殖市场呈现大而分散的局面,全国约有5000万家养殖企业,而行业中三大巨头,温氏、牧原、雏鹰,其2015年的出栏量总和也仅占当年总量的不到3%。对比美国,自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于1966年开始生猪合约起,其猪肉行业历经整合兼并,最终只剩下几家大公司控制供给。
生猪期货作为一种标准化的合约,推出之后将在客观上提高我国生猪质量与品质,保障食品安全;同时进一步推进规模化生产,加快生猪产业整合,促进生猪饲养标准化、规模化。另一方面,大企业的标准化生产意味着对价格更稳定的控制,有助于平稳价格波动。
图片
纵观中美两国生猪期货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生猪期货从本世纪初开始开展相关调研,到之后一再被提上议程,虽未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但也堪称曲折。
生猪期货为何迟迟不来,上市过程中又面临哪些阻碍?
劫难一:标准化难
由于我国的生猪生产大而分散的局面,以及生猪生产地域性所带来的交易半径限制,造成了生猪品种、品质上的较大差异,生猪品种、重量、膘厚等指标实现标准化也并非易事。这些差异给合约设计中交割品级的设定带来了难度,而在合约推出后的实际交割过程中,有多少生猪产品能够达到交割标准,同样是个未知数。
劫难二:交割困难
生猪期货作为一种畜牧与鲜活农产品期货,不同于传统的耐储藏期货品种,在进行实物交割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更多的操作障碍和风险。比如活体运输过程中生猪的储藏问题,以及较为棘手的生猪疫情传播风险。
不妨向其他国家“取一取经”。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生猪期货合约上市,当时的交割方式为实物交割,等到上世纪末,合约标的物又由生猪变成了瘦肉猪酮体,交割方式则变为了现金结算,期间有超过30年的时间以生猪作为标的物。除此之外,德国汉诺威交易所(RMX)和韩国交易所(KRX)也仍有瘦肉猪期货在交易上市,且两者自推出起便采用现金交割的方式,结算价格主要取决于现货价格指数。
其实这些阻碍在其他国家多多少少也存在,但并没有影响美国、德国和韩国等国家最终推出生猪期货。
事实证明,1966年2月生猪期货在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上市后,进一步加速了生猪产业的规模经营和产业整合。至30年后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70%的生猪质量都能够达到期货交割标准。在我国其他品种期货市场上,也可见到类似收效。
在我国进入经济转型和落实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度过这些“劫难”,是否便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活体二师兄或将正式登陆期市。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生猪期货”,可获得关于生猪期货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生猪作为我国最大的农业品种,市场规模早已超过万亿元,产业链自上而下涉及饲料、防疫、饲养、屠宰、流通等领域,关联企业达数万家、涉及人员逾亿。
然而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生猪价格波动剧烈且较为频繁。与之相关的猪肉价格的波动,对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变动,也存在着很大的影响,有人因此将CPI戏称为“China Pig Index”。
在这样的情况下,业界对于生猪期货的热盼也不足为奇了,毕竟它可是兼具多种功能的“降魔神器”。
功能一:规避价格风险
在中国,生猪价格存在着一个长约四年的周期性波动,这种经济现象也被称为“猪周期”。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的数据显示,自2003年以来,我国的生猪价格形成了四个较为明显的周期,其区间价格涨幅分别达到过65%、183%、113%和83%。
针对中小养殖场抗风险能力弱、资金链容易断裂等问题,生猪期货具备的套期保值功能,能够为其提供行之有效的风险转移工具,对冲“猪周期”期间生猪价格大涨大跌的潜在风险,保护养殖者利益。
另一方面,生猪期货的价格可作为未来某一时期生猪价格变动趋势的“晴雨表”,预期未来现货市场生猪价格的变动情况,更好地指导生产,稳定生猪价格。
功能二:健全期货品种
生猪期货的上市,有助于与占生猪养殖生产总成本的70%以上的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的期货市场形成联动,建立健全农牧产品期货体系,形成饲料原料和生猪饲养的套利关系。对于期货投机者而言,生猪期货则提供了一种新的盈利的可能。
功能三:反哺现货市场
中国目前的生猪养殖市场呈现大而分散的局面,全国约有5000万家养殖企业,而行业中三大巨头,温氏、牧原、雏鹰,其2015年的出栏量总和也仅占当年总量的不到3%。对比美国,自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于1966年开始生猪合约起,其猪肉行业历经整合兼并,最终只剩下几家大公司控制供给。
生猪期货作为一种标准化的合约,推出之后将在客观上提高我国生猪质量与品质,保障食品安全;同时进一步推进规模化生产,加快生猪产业整合,促进生猪饲养标准化、规模化。另一方面,大企业的标准化生产意味着对价格更稳定的控制,有助于平稳价格波动。
图片
纵观中美两国生猪期货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生猪期货从本世纪初开始开展相关调研,到之后一再被提上议程,虽未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但也堪称曲折。
生猪期货为何迟迟不来,上市过程中又面临哪些阻碍?
劫难一:标准化难
由于我国的生猪生产大而分散的局面,以及生猪生产地域性所带来的交易半径限制,造成了生猪品种、品质上的较大差异,生猪品种、重量、膘厚等指标实现标准化也并非易事。这些差异给合约设计中交割品级的设定带来了难度,而在合约推出后的实际交割过程中,有多少生猪产品能够达到交割标准,同样是个未知数。
劫难二:交割困难
生猪期货作为一种畜牧与鲜活农产品期货,不同于传统的耐储藏期货品种,在进行实物交割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更多的操作障碍和风险。比如活体运输过程中生猪的储藏问题,以及较为棘手的生猪疫情传播风险。
不妨向其他国家“取一取经”。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生猪期货合约上市,当时的交割方式为实物交割,等到上世纪末,合约标的物又由生猪变成了瘦肉猪酮体,交割方式则变为了现金结算,期间有超过30年的时间以生猪作为标的物。除此之外,德国汉诺威交易所(RMX)和韩国交易所(KRX)也仍有瘦肉猪期货在交易上市,且两者自推出起便采用现金交割的方式,结算价格主要取决于现货价格指数。
其实这些阻碍在其他国家多多少少也存在,但并没有影响美国、德国和韩国等国家最终推出生猪期货。
事实证明,1966年2月生猪期货在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上市后,进一步加速了生猪产业的规模经营和产业整合。至30年后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70%的生猪质量都能够达到期货交割标准。在我国其他品种期货市场上,也可见到类似收效。
在我国进入经济转型和落实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度过这些“劫难”,是否便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活体二师兄或将正式登陆期市。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小白您好,生猪期货是利用买卖点的不同,赚取中间差价的一种玩法,和做生意差不多,区间就是生猪期货在生活中跌太多,养殖户可能就要亏钱了,但是在期货市场,生猪不管上涨还是下跌都可以...
问一下,生猪期货最高涨多少呢。本人想玩
您好生猪期货最高涨多少呢8%合约交割月份:1、3、5、7、9、11交易时间: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下午13:30-15:00,最后交易日:合约月份倒数第4个交...
问一下,生猪期货是什么品种?
您好,生猪期货已于2021年1月8日起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近年来受非洲猪瘟疫和猪周期的共同影响,国内猪价波动巨大,甚至造成结构性通货膨胀,生猪期货的上市意义重大。生猪的...
小白求问,生猪期货怎么操作?
您好,针对于小白来讲,生猪期货的操作其实很简单,主要是分为下面5步,开立期货账户、下单交易、交易撮合、支付保证金、交易结算,具体详情如下:1、开立期货账户:要在期货市场进行交易,首先需...
原油月报:千呼万唤始出来,欧佩克会议就这?
本月走势分析:由于巴以冲突并没有造成明显外溢,风险溢价迅速消退后原油基本面叠加美国宏观面转弱,使得油价节节败退。OPEC会议在一度难产后祭出新型的自愿减产概念,令市场大跌眼镜,失望氛围下油价在OPEC+减产将近220万桶/日的背景下依然下跌
千呼万唤的重疾险新定义终于要正式启动了
据财联社消息,重疾险新定义将于本周内发布。
大家要抓紧了哦!
关于重疾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加艾华老师的微信咨询:18611716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