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够看懂保险条款【一】
发布时间:2021-1-7 15:46阅读:417
很多人买了保险,却没有读懂保险合同,当发生了纠纷时,由于没有看清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而吃了亏。
有些人会说,不是我不想看,而是厚厚的一沓、密密麻麻的字,一来是很难耐心读完,二来专业化的术语也很难搞明白。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保险合同怎么看。相信只要你学会了如何看保险合同,面对保险公司时你就能挺直腰板!
01
投保前,哪里看保险合同?
很多人会说:“不是我不想看保险合同?是我不知道哪里可以看到合同啊!”
其实,所有保险都可以在投保前看到保险合同条款。虽然不是正式的合同,但里面的条款与正式合同是一致的。
如果你是线上投保,合同条款一般在相关文档、投保须知的《产品条款》中,产品条款中一般明确列明保险保障什么,不保障什么,如何理赔,如何缴费,现金价值等。
如何是线下投保,保险经纪人/代理人,一般会提供一份保险计划书给你,里面的内容跟线上投保的《产品条款》其实差不多。
确定买一款保险之前,必须要先看看《产品条款》,里面的条款自己都明白清楚了,再去投保。
02
避免因小细节而影响理赔,看懂保险条款谨记以下六点:
1、核对基本信息:
投保人及保险人的姓名、证件号码,如为他人购买保险的,应由投保人、被保险人共同在保单上签字。
所以请大家仔细核对基本信息的正确性,否则会影响到后期保单的服务或理赔服务。
核对时间信息:
交费日期、交费期间和保险期间
大家需要了解自己每期所交保费金额及缴费方式(月缴还是年缴)及下一期保费扣收的日期,避免保单失效。
同时也需要了解自己需要缴纳多长时间的保费(如10年、15年、20年),还要格外注意保险期间,即保险公司从何时承担保险责任(通常为某日的零点),何时不再承担保险责任,同时注意核对上述内容与保险营销员所述是否一致。
2、确认受益人是谁?
若为指定受益人,由于指定受益人可以是单人或多人,所以需要看清楚收益比例是否准确;若为法定受益人,在继承保险金时法定继承人按照第一继承人、第二继承人、第三继承人的顺序继承。配偶、父母(包括养父母)、子女(包括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是第二顺序继承人。
3、了解“犹豫期”
“犹豫期”是指投保人在收到保险合同后,如不同意保险合同内容,可以解除保险合同。
保险合同解除后,保险公司应退还己收全部保费,只收取基本的工本费。犹豫期一般是10天。
这是投保人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利,通俗一点讲,就是如果当时被保险营销员说晕了头,买了保险,回家仔细琢磨不对劲或家里人不同意购买的,请务必在犹豫期内行使合同的解除权,减少损失。超过犹豫期退保的话,就只能退保单的现金价值了,损失会非常大。
如果因为特殊情况无法及时接收保单,最好提前通知保险公司。
收到保险单后,一定要亲自填写保单回执,并注明日期。因为保险公司对犹豫期的认定,是以回执日期为起始日进行计算的。
投保人必须认真阅读保险条款,对自己还不够了解、或理解有偏差的内容,要及时向保险人询问,以免误保。
4、了解“宽限期”
宽限期一般为六十天。
宽限期是如投保人未能及时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及时缴纳保费,从第二天进入宽限期。
宽限期内保险公司仍然要承担保险责任,保险保障不会收到任何影响。寿险通常缴费年限较长,期限越长,越有可能忘记缴费或碰巧扣费的银行卡余额不足等。
为了避免保险公司借投保人违约之故解除合同,故给予了投保人六十天的宽限期。请及时在此期间内缴纳保费,否则超过60天后,您的保险合同就中止了,保险公司暂时不承担保险责任了。
5、看清保险责任与责任免除
保险责任和免责条款是保险合同的核心内容,无论保险宣传产品如何介绍,营销员忽悠,最终保险公司是按照保险合同来承担保险责任的。购买保险,一定要充分理解保险责任和免责条款。
保险责任是说在何种情况发生时,保险公司会承担保险责任,即赔付保险金。
免责条款是说即使此种情况发生,但因某种原因,保险公司依然不会赔付保险金。
投保人在投保之前,要先弄清楚哪些是除外责任,自己保的险种都包括对哪些事故的赔偿。这样才不会在发生事故后,搞不清楚到底能不能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