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严肃但现实的问题:你是否应该远离股票甚至退出股市?
发布时间:2021-1-4 14:40阅读:374
我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标题,第一反应会是:你谁啊?你是在炫耀自己水平高,让别人退出股市么?不不不,不要误会,这里面的“你”就包括我自己。
其实我上个月和一位朋友聊天后就想写这篇文章,一直没有勇气写,主要是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最近几天遇到一些事情,我想还是在网络上写一下比较好,如果网上哪怕有那么几位朋友能够看到,并能够从中得到哪怕一点点的启发,我想花这些时间也是有价值的。
我想来到股市的人,大部分还是跟我一样抱着在股市挣钱的憧憬,没有人会想着来股市亏钱。所以,在网络上写这样的劝别人退出股市的文章,大概率会引起读者的不适和反感。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让你劝同学或朋友退出股市,基本上就会被对方当成你小看他(她),你在“断人财路”,没有人会理解你的,甚至与你反目。
1. 如果符合以下情况,我觉得你应该退出股市
如果你入市5年及以上(大概率会有一年牛熊),仍然存在以下情况,我个人建议应该彻底退出股市。
第1条:如果你因投资股市而经常感到不安、惶恐甚至严重影响睡眠,我觉得无论如何都应该及时退出股市
前面说过,像我一样的普通投资者来股市都是奔着”挣钱“来的,我们挣钱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改善生活么?如果因为投资股市而影响了当下的生活,那与“最终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在股市的日子里,你已经持续地在损害你的生活,同时你所期待的“挣钱”并不一定能够实现。从心理层面来讲,一旦有了这种情绪,最终亏损是大概率事件,情绪方面也会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第2条:如果你入市5年总体上仍然没有从股市上挣钱甚至亏损,那么不要给自己找任何理由,都应该退出股市
如果入市5年仍然总体上是亏损的,那真的就不应该坚持了,不要找任何理由。你可能会给自己找出一堆理由,比如大势不好、这几年风向不在我关注的行业,或者说只是因为某一次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工作忙等等,但这些都不应该成为理由。5年了你都不能够挣钱,从概率角度来看,以后能够持续在股市挣钱的概率会很低,彻底退出市场是更为明智、对自己和对钱负责的选择。
第3条:即使你入市5年总体上挣了一些钱,但没有持续跑赢相应的宽基指数,且无法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赚钱逻辑,我觉得退出股市是更为稳妥的选择
股市里有一句话“一年一倍容易,三年一倍难”,赶上牛市或风口,幸运地抓住了机会在某一年挣了一倍确实是常有的事,但是拉长时间来看,三年能够挣一倍的有多少呢?一旦进入股市,大部分人不亏光是不会退出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能否持续地挣钱”。
拉长到10年来看,最终会有多少像我一样的普通投资者活下来呢?概率会不会超过10%?所以,如果5年都没有能够持续跑赢宽基指数,且无法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赚钱逻辑,接下来持续挣钱的概率也会比较低,退出股市是更为稳妥的选择。
第4条:即使你在某个市场(如A股)能够稳定赢利,但转换到其它市场(如港股、美股)后持续几年亏损,你应该退回到你能够稳定赢利的市场
这里主要指的是原来在A股做得比较好的朋友,如果转换到港股或美股后持续几年亏损,那对于新的市场,也应该遵从前面3条退出原则,及时退回到你能够稳定赢利的市场。
2. 如果仍然不死心退出股市,至少应该远离个股
可能有人就说了,从长期来讲股票的回报是所有大类资产中最高的,你让我退出股市?我的资产怎样增值?
图片
拜托,5年了你在股市没有实现增值,然后你还振振有词、信心满满地认为以后能通过股票来实现资产增值?你要分享到股票市场的长期收益也可以,但你至少应该远离个股,选择投资股票型基金。
如果你有选择私募的能力(这个要求一点也不低),或者具备选择优秀公募基金的能力,那么选择私募或公募基金;如果没有,最好的方式就是选择像 沪深300ETF、 标普500 ETF 、纳指100ETF 等宽基指数基金。
可能很多投资者还是不死心,看不上宽基指数年化8~11%的收益。难道自己不能发奋图强,深入研究个股或技术分析,实现超越指数基金的收益?当然可以,但你在下定这个决心之前,先诚实地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第1:通过技术分析能够在10年以上周期长期稳定盈利跑赢指数的概率有多大?你成为其中之一幸存者概率又有多大?
第2:通过个股基本面分析,相较于其它投资者,你的优势在哪里?专业优势?信息搜集、处理和分析能力?如果是跨市场,你的语言能力是否能够达到?
第3:最为直接的,即使信心满满,如果你分析后买入的个股短期下跌个30~50%,这时候你还有多大的信心认为自己是看懂的,不会引起心态的变化?
第4:你的投资心态是否足够成熟?心情是否会随着K线而起伏不定?不断地在兴奋和焦虑中度过?
第1个问题就不展开说了,我不排斥技术分析,也走过半年技术分析的路,但至少在身边没有看到通过技术分析持续10年以上挣钱的。现在我唯一参考的技术指标就是卖期权时会看一下技术支撑位或阻力位。
对于第2~4个问题,如果你认为自己各方面优势满满、心态成熟,那你可以试着做个股基本面分析。但是,要深刻反思自己为什么前面5年就没有做到?千万不要自欺欺人。
做个股基本面分析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很多投资者可能认为看看财报(更为甚者,仅仅是浏览)或者看看雪球上的一些财务指标就是做了分析,那只能说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想法。
分析一个公司,除了公司本身的竞争优势、经营情况及财务指标分析,肯定也离不开行业,因此必须将公司放在整个行业来考虑,这就涉及到了行业的动态发展甚至是宏观方面的问题。
就拿地产股来说,如果你不是资深从业人员,不要说达到什么程度的水平,就是能形成一个分析框架,达到能对个股分析个逻辑自洽,你觉得需要花多少时间?不要跟说几个月或半年,你试试就知道了。
你可以说房地产太过于复杂,那我们降低要求,分析一下相对简单的地产信托REITS吧。如果你仍然是按指标来选股,那大概率会拿着一手垃圾,不同行业的REITS生而不平等!就如同贫困农村出身的我,生下来就跟王思聪不一样,不管你承不承认,事实就是这样。
再降低一下要求,我们就分析REITS中业务模式最为简单的三重净租赁REITS,要求够低了吧?你需要知道这个子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吧?你需要知道STOR和O的模式差别在哪吧?需要分析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它们的影响差异吧?如果没有足够专注的研究,我想这些问题都不容易回答。
另外,个股分析做得再好,也经常难以避免有盲区,毕竟个人的力量和信息接触是有限的。经常看到很多普通投资者分析起公司来头头是道、唾沫横飞,感觉比公司董事长还懂这个公司。
有一个例子我现在还印象深刻:2010年我作为售前顾问与深圳一家主业做机顶盒的XX电子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了半天的交流,董事长为人亲和,也非常谦虚。售前结束后我就关注了这个公司的股票,我记得当时股价是14块多,然后在某个财经论坛上看了一些机构及散户写的研报,清一色强烈看多。
然后我再看一下高管增减持记录,发现最近1年仅仅董事长就减持了2个多亿,理由是“改善生活”。刚才查了一下,现在的股价是多少呢?1块钱,还竟然被*ST了。如果你就是当初分析这个股票并且头头是道的一员,你会不会后怕?不要跟我说,你NB,你不会遇到这样的事。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呢?
图片
3. 如果宽基指数基金无法满足你的股息要求,可以使用高股息基金构建投资组合
很多宽基指数基金的股息收益率非常低,如现在标普500指数基金SPY的股息收益率低于2%,而NASDAQ 100指数基金的股息收益甚至低于1%。如果有投资者跟我一样,生活来源的唯一途径是股市,那么选择宽基ETF就会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每年的股息收入不够开销,如果正好遇上股指几年持续下跌,当需要用钱时就不得不在低位割肉。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的选择是,从Morningsta找出五星级的高股息基金,分散行业,构建一个收息组合,确保股息收入能够支持每年的家庭开销。比如,如果你有100万美元可投资资金,而年开销需要7万美元,那么就可以选择历史业绩不错、加权平均股息率7~8%的一揽子基金。
今天写这些纯粹是有感而发,想到哪就写到哪,有点啰嗦。当然,上述内容也只是我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欢迎更多的朋友加以补充,尤其欢迎加以批评与驳斥,提出其它的观点。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股市”,可获得关于股市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其实我上个月和一位朋友聊天后就想写这篇文章,一直没有勇气写,主要是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最近几天遇到一些事情,我想还是在网络上写一下比较好,如果网上哪怕有那么几位朋友能够看到,并能够从中得到哪怕一点点的启发,我想花这些时间也是有价值的。
我想来到股市的人,大部分还是跟我一样抱着在股市挣钱的憧憬,没有人会想着来股市亏钱。所以,在网络上写这样的劝别人退出股市的文章,大概率会引起读者的不适和反感。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让你劝同学或朋友退出股市,基本上就会被对方当成你小看他(她),你在“断人财路”,没有人会理解你的,甚至与你反目。
1. 如果符合以下情况,我觉得你应该退出股市
如果你入市5年及以上(大概率会有一年牛熊),仍然存在以下情况,我个人建议应该彻底退出股市。
第1条:如果你因投资股市而经常感到不安、惶恐甚至严重影响睡眠,我觉得无论如何都应该及时退出股市
前面说过,像我一样的普通投资者来股市都是奔着”挣钱“来的,我们挣钱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改善生活么?如果因为投资股市而影响了当下的生活,那与“最终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在股市的日子里,你已经持续地在损害你的生活,同时你所期待的“挣钱”并不一定能够实现。从心理层面来讲,一旦有了这种情绪,最终亏损是大概率事件,情绪方面也会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第2条:如果你入市5年总体上仍然没有从股市上挣钱甚至亏损,那么不要给自己找任何理由,都应该退出股市
如果入市5年仍然总体上是亏损的,那真的就不应该坚持了,不要找任何理由。你可能会给自己找出一堆理由,比如大势不好、这几年风向不在我关注的行业,或者说只是因为某一次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工作忙等等,但这些都不应该成为理由。5年了你都不能够挣钱,从概率角度来看,以后能够持续在股市挣钱的概率会很低,彻底退出市场是更为明智、对自己和对钱负责的选择。
第3条:即使你入市5年总体上挣了一些钱,但没有持续跑赢相应的宽基指数,且无法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赚钱逻辑,我觉得退出股市是更为稳妥的选择
股市里有一句话“一年一倍容易,三年一倍难”,赶上牛市或风口,幸运地抓住了机会在某一年挣了一倍确实是常有的事,但是拉长时间来看,三年能够挣一倍的有多少呢?一旦进入股市,大部分人不亏光是不会退出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能否持续地挣钱”。
拉长到10年来看,最终会有多少像我一样的普通投资者活下来呢?概率会不会超过10%?所以,如果5年都没有能够持续跑赢宽基指数,且无法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赚钱逻辑,接下来持续挣钱的概率也会比较低,退出股市是更为稳妥的选择。
第4条:即使你在某个市场(如A股)能够稳定赢利,但转换到其它市场(如港股、美股)后持续几年亏损,你应该退回到你能够稳定赢利的市场
这里主要指的是原来在A股做得比较好的朋友,如果转换到港股或美股后持续几年亏损,那对于新的市场,也应该遵从前面3条退出原则,及时退回到你能够稳定赢利的市场。
2. 如果仍然不死心退出股市,至少应该远离个股
可能有人就说了,从长期来讲股票的回报是所有大类资产中最高的,你让我退出股市?我的资产怎样增值?
图片
拜托,5年了你在股市没有实现增值,然后你还振振有词、信心满满地认为以后能通过股票来实现资产增值?你要分享到股票市场的长期收益也可以,但你至少应该远离个股,选择投资股票型基金。
如果你有选择私募的能力(这个要求一点也不低),或者具备选择优秀公募基金的能力,那么选择私募或公募基金;如果没有,最好的方式就是选择像 沪深300ETF、 标普500 ETF 、纳指100ETF 等宽基指数基金。
可能很多投资者还是不死心,看不上宽基指数年化8~11%的收益。难道自己不能发奋图强,深入研究个股或技术分析,实现超越指数基金的收益?当然可以,但你在下定这个决心之前,先诚实地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第1:通过技术分析能够在10年以上周期长期稳定盈利跑赢指数的概率有多大?你成为其中之一幸存者概率又有多大?
第2:通过个股基本面分析,相较于其它投资者,你的优势在哪里?专业优势?信息搜集、处理和分析能力?如果是跨市场,你的语言能力是否能够达到?
第3:最为直接的,即使信心满满,如果你分析后买入的个股短期下跌个30~50%,这时候你还有多大的信心认为自己是看懂的,不会引起心态的变化?
第4:你的投资心态是否足够成熟?心情是否会随着K线而起伏不定?不断地在兴奋和焦虑中度过?
第1个问题就不展开说了,我不排斥技术分析,也走过半年技术分析的路,但至少在身边没有看到通过技术分析持续10年以上挣钱的。现在我唯一参考的技术指标就是卖期权时会看一下技术支撑位或阻力位。
对于第2~4个问题,如果你认为自己各方面优势满满、心态成熟,那你可以试着做个股基本面分析。但是,要深刻反思自己为什么前面5年就没有做到?千万不要自欺欺人。
做个股基本面分析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很多投资者可能认为看看财报(更为甚者,仅仅是浏览)或者看看雪球上的一些财务指标就是做了分析,那只能说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想法。
分析一个公司,除了公司本身的竞争优势、经营情况及财务指标分析,肯定也离不开行业,因此必须将公司放在整个行业来考虑,这就涉及到了行业的动态发展甚至是宏观方面的问题。
就拿地产股来说,如果你不是资深从业人员,不要说达到什么程度的水平,就是能形成一个分析框架,达到能对个股分析个逻辑自洽,你觉得需要花多少时间?不要跟说几个月或半年,你试试就知道了。
你可以说房地产太过于复杂,那我们降低要求,分析一下相对简单的地产信托REITS吧。如果你仍然是按指标来选股,那大概率会拿着一手垃圾,不同行业的REITS生而不平等!就如同贫困农村出身的我,生下来就跟王思聪不一样,不管你承不承认,事实就是这样。
再降低一下要求,我们就分析REITS中业务模式最为简单的三重净租赁REITS,要求够低了吧?你需要知道这个子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吧?你需要知道STOR和O的模式差别在哪吧?需要分析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它们的影响差异吧?如果没有足够专注的研究,我想这些问题都不容易回答。
另外,个股分析做得再好,也经常难以避免有盲区,毕竟个人的力量和信息接触是有限的。经常看到很多普通投资者分析起公司来头头是道、唾沫横飞,感觉比公司董事长还懂这个公司。
有一个例子我现在还印象深刻:2010年我作为售前顾问与深圳一家主业做机顶盒的XX电子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了半天的交流,董事长为人亲和,也非常谦虚。售前结束后我就关注了这个公司的股票,我记得当时股价是14块多,然后在某个财经论坛上看了一些机构及散户写的研报,清一色强烈看多。
然后我再看一下高管增减持记录,发现最近1年仅仅董事长就减持了2个多亿,理由是“改善生活”。刚才查了一下,现在的股价是多少呢?1块钱,还竟然被*ST了。如果你就是当初分析这个股票并且头头是道的一员,你会不会后怕?不要跟我说,你NB,你不会遇到这样的事。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呢?
图片
3. 如果宽基指数基金无法满足你的股息要求,可以使用高股息基金构建投资组合
很多宽基指数基金的股息收益率非常低,如现在标普500指数基金SPY的股息收益率低于2%,而NASDAQ 100指数基金的股息收益甚至低于1%。如果有投资者跟我一样,生活来源的唯一途径是股市,那么选择宽基ETF就会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每年的股息收入不够开销,如果正好遇上股指几年持续下跌,当需要用钱时就不得不在低位割肉。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的选择是,从Morningsta找出五星级的高股息基金,分散行业,构建一个收息组合,确保股息收入能够支持每年的家庭开销。比如,如果你有100万美元可投资资金,而年开销需要7万美元,那么就可以选择历史业绩不错、加权平均股息率7~8%的一揽子基金。
今天写这些纯粹是有感而发,想到哪就写到哪,有点啰嗦。当然,上述内容也只是我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欢迎更多的朋友加以补充,尤其欢迎加以批评与驳斥,提出其它的观点。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您好,当亏损严重时,是否应该暂时退出股市,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这取决于多个因素。如果选择暂时退出股市,可能有以下好处:避免进一步损失市场行情不佳或者个人投资策略失误导致严重亏损时,暂时退出可以防...
股票终于解套了,是继续持有还是退出股市?为什么?
您好,建议继续持有一部分,现在还是春季行情的时候。
我这样的投资者是不是应该远离A股市场?
您好,看您的投资经验了,风险与收益并存,有什么问题可以咨询我
股票终于解套了,是继续持有还是退出股市?为什么?
如果你不做投资了可以撤出,如果你要投资,股市还是最佳投资渠道之一
操作课堂卖出股票的秘密学不会请远离股市
懂技术才能更好玩股票,不懂何时卖出股票,那你不如不玩。一、天量阴线:1、创出阶段性天量,以阴线收盘;2、该阴线后,近期无比拟的阳量出现;3、天量后,成交量快速缩小。二、射击之星:1、此前存在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2、在股价上升过程中出现一根带上影线的小实体并向上跳空高开;3、上影线的长度至少是实体长度的两倍...
只有准入无退出的股市是没有效率的
李扬团队做的上市公司研究表明,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严重性不亚于一般公司——绝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开不了股东大会,财务状况在恶化。“去年我们发现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现金资产增加了20%”。
李扬分析称,由于货币刺激政策等等,很多的信贷流向了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拿到钱后,没有东西投,所以增加了现金资产,恶化了资...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中信证券:开户即送6.**%新客福利,佣金优惠
2025-05-07 13:34
-
国泰海通:开户即送8.**%新客福利,佣金优惠
2025-05-07 13:34
-
华泰证券:开户享VIP账户福利,基金1折起
2025-05-07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