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生猪的供需关系
发布时间:2021-1-4 12:29阅读:233
经过前几期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生猪的基础知识和产业链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生猪的供给和需求。
全球生猪供需及贸易格局
猪肉作为一个刚性需求,是中国必不可少一种肉类食用。事实上,供给对猪肉价格的决定作用经常大于需求的作用,猪价的剧烈波动往往来自于猪肉产能大幅波动。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猪肉的全球格局。中国是全球猪肉第一大主产国。2000年以来,猪肉全球供应逐步增加,但因为2018年非洲猪瘟的影响,中国生猪产能的断崖式下降对全球猪肉供给产生巨大影响。USDA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猪肉产量为1.02亿吨,较2018年下降1096万吨。全球猪肉贸易市场较小,2019年全球猪肉贸易量在841万吨,占全球猪肉产量不到10%。猪肉贸易以猪肉为主,活猪主要以种猪引种为主。
图片
图片
国内供给:长期看种猪
国内猪肉供需方面,从时间跨度长短来看,根据在第一期了解的生猪育种繁育体系,我们知道猪的育种需要从国外引入原种猪(也就是曾祖代猪),然后通过扩繁及杂交得到三元商品猪,因此国内猪长期供应要从源头的原种猪看起。按照常理来说,高猪价高利润一定会刺激人去引种,2008年、2012年这两次引种高峰也是伴随了高猪价。
图片
2019年和2020年的引种量之和与2017年和2018年之和相比,并没有因为高猪价而大幅提升,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2019年的非洲猪瘟肆虐,引种的成本太高,国外引种风险高;二是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同于过去4年左右的上行下行期,这次猪周期战线会拉的很长。
从中周期的角度来看,能繁母猪是指产过一胎、能够正常繁殖的母猪。母猪从配种到生猪出栏大约10个月,理论上可以用当前能繁母猪的存栏数来推算10个月后商品猪的出栏量,就是用母猪量*Psy*存活率。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建投产1.25万个规模猪场,1.34万个空栏规模猪场复养。我国去年10月份能繁母猪存栏3950万头,连续13个月增长,同比增长32%;生猪存栏3.87亿头,连续9个月增长,同比增长27%。目前生猪产能已经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88%左右。
图片
国内生猪供给:当前母猪群结构
在当前的非瘟背景下,我们发现母猪群结构上出现很大不同,从下图可以看出整个二元母猪种群,现在出现大比例的三元留种现象,在高猪价高利润的驱使下,养殖户有母猪就留下,出现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三元留种。
三元留种的模式就是指三元猪中的母猪与长白猪或大约克猪的公猪交配,为什么不选择杜洛克呢?因为若与杜洛克交配会出现红毛猪的可能,且杜洛克猪相对长白或大约克猪繁殖性能较差。
图片
图片
三元留种是非洲猪瘟打击下的无奈之举,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补齐了母猪群的缺失,但也有非常明显的缺陷。根据涌益咨询的数据,两种母猪的生产效率差距很大,那么我们后面进行推算也需要区分开来。简单来说,现在母猪虽然多,但将近一半都是三元母猪,效率低是事实。这种模式下生出的小猪,饲料转化率低,料肉比直接影响了饲养成本。另外,肉品种会一定程度的下降,未来仍然要逐步替换二元母猪。
图片
进口肉
猪肉的供给除养殖端的情况是重点外,还需要看两个指标:进口肉和国储肉投放。到目前为止,进口肉屡创新高。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累计进口猪肉362万吨,相对2019年来说几乎翻倍,可见高猪价的背景下进口依然有利可图,国内供需缺口仍然存在。
图片
最近国内冻肉频频出问题,我们了解到最近海关对冻肉加强了消杀计划和核酸检测的流程,检疫的次数明显增加,相对应的检测成本也有所提高。到港时间由原来的3—5天拉长到15—30天,大量的冻肉囤积在港口,这对短期猪价会造成一定干扰,需要持续关注进口政策的变化。
图片
国储肉投放
2020年10月之前,国储肉每周投放一次,后来在明显的猪价下跌期停止了投放。国储肉投放量小但能起到一个政策导向的作用,可以作为短期平抑价格的工具。最近猪价反弹明显,所以时隔两个多月,国家再次在2020年12月17日、24日、30日投放储备冻猪肉共计7万吨。
图片
其他因素
供给方面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政策:最近中南区禁运的政策,全面禁止非中南区的生猪(种猪、仔猪除外)调入中南区,中南各省区之间原则上不进行生猪(种猪、仔猪除外)跨省区调运,因国内各省份的生猪产销不均衡,该政策如果严格执行下来,一定会对生猪在各地区(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的调运产生影响。另外,疫病也是养殖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非洲猪瘟就是这轮超级猪周期的源头。
猪肉消费需求
从猪肉的消费来看,我国每年的猪肉消费量非常庞大。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的猪肉消费量可以用一枝独秀来形容,和其他国家消费量的差距非常大。我国2019年人均消费为20.28公斤/人,猪肉消费相对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图片
猪价对消费量的影响
猪肉消费的需求端相对稳定,是刚性需求。影响因素主要有:猪肉价格、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关肉类替代价格、人口规模与结构等。猪肉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小于1。
图片
季节性规律
生猪供需受气温与节日影响,造成生猪价格也呈现季节性周期变化。需求端,全年需求往往在12月达到高峰,年后回落;需求次好的是国庆中秋节的9—10月;需求最差的是春节后的3—4月,第二季度达到低谷,后续随着气温降低而增加。供给端变化幅度较需求季节性弱,主要是因为猪场连续性生产的特点。
总体来说,猪价春节后必跌,清明节见底,劳动节后回升,中秋节年度最高,而后下降到春节前夕再上涨,这几乎是大多数年份的定律。(作者单位:招商期货)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十大炒黄金软件排行”,可获得关于十大炒黄金软件排行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全球生猪供需及贸易格局
猪肉作为一个刚性需求,是中国必不可少一种肉类食用。事实上,供给对猪肉价格的决定作用经常大于需求的作用,猪价的剧烈波动往往来自于猪肉产能大幅波动。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猪肉的全球格局。中国是全球猪肉第一大主产国。2000年以来,猪肉全球供应逐步增加,但因为2018年非洲猪瘟的影响,中国生猪产能的断崖式下降对全球猪肉供给产生巨大影响。USDA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猪肉产量为1.02亿吨,较2018年下降1096万吨。全球猪肉贸易市场较小,2019年全球猪肉贸易量在841万吨,占全球猪肉产量不到10%。猪肉贸易以猪肉为主,活猪主要以种猪引种为主。
图片
图片
国内供给:长期看种猪
国内猪肉供需方面,从时间跨度长短来看,根据在第一期了解的生猪育种繁育体系,我们知道猪的育种需要从国外引入原种猪(也就是曾祖代猪),然后通过扩繁及杂交得到三元商品猪,因此国内猪长期供应要从源头的原种猪看起。按照常理来说,高猪价高利润一定会刺激人去引种,2008年、2012年这两次引种高峰也是伴随了高猪价。
图片
2019年和2020年的引种量之和与2017年和2018年之和相比,并没有因为高猪价而大幅提升,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2019年的非洲猪瘟肆虐,引种的成本太高,国外引种风险高;二是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同于过去4年左右的上行下行期,这次猪周期战线会拉的很长。
从中周期的角度来看,能繁母猪是指产过一胎、能够正常繁殖的母猪。母猪从配种到生猪出栏大约10个月,理论上可以用当前能繁母猪的存栏数来推算10个月后商品猪的出栏量,就是用母猪量*Psy*存活率。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建投产1.25万个规模猪场,1.34万个空栏规模猪场复养。我国去年10月份能繁母猪存栏3950万头,连续13个月增长,同比增长32%;生猪存栏3.87亿头,连续9个月增长,同比增长27%。目前生猪产能已经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88%左右。
图片
国内生猪供给:当前母猪群结构
在当前的非瘟背景下,我们发现母猪群结构上出现很大不同,从下图可以看出整个二元母猪种群,现在出现大比例的三元留种现象,在高猪价高利润的驱使下,养殖户有母猪就留下,出现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三元留种。
三元留种的模式就是指三元猪中的母猪与长白猪或大约克猪的公猪交配,为什么不选择杜洛克呢?因为若与杜洛克交配会出现红毛猪的可能,且杜洛克猪相对长白或大约克猪繁殖性能较差。
图片
图片
三元留种是非洲猪瘟打击下的无奈之举,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补齐了母猪群的缺失,但也有非常明显的缺陷。根据涌益咨询的数据,两种母猪的生产效率差距很大,那么我们后面进行推算也需要区分开来。简单来说,现在母猪虽然多,但将近一半都是三元母猪,效率低是事实。这种模式下生出的小猪,饲料转化率低,料肉比直接影响了饲养成本。另外,肉品种会一定程度的下降,未来仍然要逐步替换二元母猪。
图片
进口肉
猪肉的供给除养殖端的情况是重点外,还需要看两个指标:进口肉和国储肉投放。到目前为止,进口肉屡创新高。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累计进口猪肉362万吨,相对2019年来说几乎翻倍,可见高猪价的背景下进口依然有利可图,国内供需缺口仍然存在。
图片
最近国内冻肉频频出问题,我们了解到最近海关对冻肉加强了消杀计划和核酸检测的流程,检疫的次数明显增加,相对应的检测成本也有所提高。到港时间由原来的3—5天拉长到15—30天,大量的冻肉囤积在港口,这对短期猪价会造成一定干扰,需要持续关注进口政策的变化。
图片
国储肉投放
2020年10月之前,国储肉每周投放一次,后来在明显的猪价下跌期停止了投放。国储肉投放量小但能起到一个政策导向的作用,可以作为短期平抑价格的工具。最近猪价反弹明显,所以时隔两个多月,国家再次在2020年12月17日、24日、30日投放储备冻猪肉共计7万吨。
图片
其他因素
供给方面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政策:最近中南区禁运的政策,全面禁止非中南区的生猪(种猪、仔猪除外)调入中南区,中南各省区之间原则上不进行生猪(种猪、仔猪除外)跨省区调运,因国内各省份的生猪产销不均衡,该政策如果严格执行下来,一定会对生猪在各地区(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的调运产生影响。另外,疫病也是养殖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非洲猪瘟就是这轮超级猪周期的源头。
猪肉消费需求
从猪肉的消费来看,我国每年的猪肉消费量非常庞大。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的猪肉消费量可以用一枝独秀来形容,和其他国家消费量的差距非常大。我国2019年人均消费为20.28公斤/人,猪肉消费相对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图片
猪价对消费量的影响
猪肉消费的需求端相对稳定,是刚性需求。影响因素主要有:猪肉价格、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关肉类替代价格、人口规模与结构等。猪肉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小于1。
图片
季节性规律
生猪供需受气温与节日影响,造成生猪价格也呈现季节性周期变化。需求端,全年需求往往在12月达到高峰,年后回落;需求次好的是国庆中秋节的9—10月;需求最差的是春节后的3—4月,第二季度达到低谷,后续随着气温降低而增加。供给端变化幅度较需求季节性弱,主要是因为猪场连续性生产的特点。
总体来说,猪价春节后必跌,清明节见底,劳动节后回升,中秋节年度最高,而后下降到春节前夕再上涨,这几乎是大多数年份的定律。(作者单位:招商期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可转债(ConvertibleBond)是一种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它赋予持有人在特定时间和条件下将债券转换为发行公司股票的权利。可转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固定收益:可转债像普通公...

支撑位是大多数交易者认为价格目前过低的区间。实际或预期出现买方力量大于卖方而阻止继续下跌,价格因此向上弹升。压力位是大多数交易者认为价格目前过高的区间。实际或预期出现卖方力量...
一文读懂什么是量化交易
您好,量化交易是指借助现代统计学和数学的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交易的证券投资方式,极大地减少了投资者情绪波动的影响,避免在市场极度狂热或悲观的情况下,作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什么是reits基金?一文让你读懂
您好,reits基金是一种信托基金,全称是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是将房地产证券化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由专门投资机构进行房地产投资经营管理,并将投资综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的一种...
网贷的优势有哪些?一文读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贷款(简称“网贷”)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服务模式,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相比传统银行贷款,网贷以其便捷性、高效性和灵活性等特点,迅速赢得了大量用户的青睐。无论是个人小额消费贷款还是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网贷平台都能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此外,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网贷平台能够快速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并在短时间内完成审批流程。本文将详细介绍网贷的主要优势,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现代化金融工具的价值所在。1. 申请便捷:借款人...
白户如何申请贷款?一文读懂。
对于没有信用记录的“白户”来说,申请贷款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因为传统金融机构在评估贷款申请时通常依赖于个人信用报告。然而,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多样化,现在有多种途径可以帮助这些无信用记录的人成功获得贷款。了解如何利用现有资源、选择合适的贷款产品以及建立良好的借贷习惯,是“白户”们打开信贷大门的关键。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适合白户申请贷款的方法,并提供实用建议,帮助读者克服缺乏信用记录带来的障碍,顺利实现融资需求。1. 寻找担保人或共同签署人:通过邀请一位信用状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