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进口商品关税下调,会影响哪些期货品种
发布时间:2020-12-25 12:22阅读:323
昨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2021年进口暂定税率等调整方案的通知,从2021年1月1日起调整部分进口商品的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和暂定税率。
图片
为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883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其中,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对第二批抗癌药和罕见病药品原料、特殊患儿所需食品等实行零关税,降低人工心脏瓣膜、助听器等医疗器材以及乳清蛋白粉、乳铁蛋白等婴儿奶粉原料的进口关税。为满足国内生产需要,降低燃料电池循环泵、铝碳化硅基板、砷烷等新基建或高新技术产业所需部分设备、零部件、原材料的进口关税。为促进航空领域的国际技术合作,对飞机发动机用燃油泵等航空器材实行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为改善空气质量,支持环保产品生产,降低柴油发动机排气过滤及净化装置、废气再循环阀等商品进口关税。为鼓励国内有需求的资源性产品进口,降低木材和纸制品、非合金镍、未锻轧铌等商品的进口暂定税率,并适度降低棉花滑准税。
与此同时,根据国内产业发展和供需情况变化,对2020年实施的进口暂定税率进行适当调整。为贯彻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1年1月1日起,相应取消金属废碎料等固体废物进口暂定税率,恢复执行最惠国税率。
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根据我国与有关国家或地区签订并生效的自由贸易协定或优惠贸易安排,2021年我国将对原产于相关国家或地区的部分进口商品实施协定税率。其中,中国与毛里求斯自贸协定从2021年1月1日起生效并实施降税。进一步降税的有中国与新西兰、秘鲁、哥斯达黎加、瑞士、冰岛、巴基斯坦、智利、澳大利亚、韩国、格鲁吉亚自贸协定以及亚太贸易协定。原产于蒙古国的部分进口商品自2021年1月1日起适用亚太贸易协定税率。2021年继续对与我建交并完成换文手续的43个最不发达国家实施特惠税率,特惠税率适用商品范围和税率维持不变。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本次关税调整是近年来力度较大的一次调整,不仅涉及税率调整,也涉及以往几年触及不多的税目调整,因此颇具看点。调整后的税目总数达到8580个,比2020年增加了31个。
此外,自2021年7月1日起,我国还将对176项信息技术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实施第六步降税。有市场人士表示,对信息技术产品进一步降税将有利于我国使用信息技术产品的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迈向产业高端,同时也将有力地促进全球贸易、投资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事实上,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制度性成本,不仅将有助于构建开放型的世界经济,而且将扩大对各国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进口,更是支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看来,本次调整体现出较强的“惠民生”导向,有利于降低患者和消费者的经济负担,提高生活品质。本次进口暂定税的调整,适当降低了部分日用消费品关税,更好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体现出较强的“惠民生”导向。对冻猪肉、牛肉、鸡肉、各类鱼肉等日常肉食进行协定税率的调整。对抗癌药和罕见病药品原料、特殊患儿所需食品等实行零关税,降低人工心脏瓣膜、助听器等医疗器材以及乳清蛋白粉、乳铁蛋白等婴儿奶粉原料的进口关税。进一步减轻慢性病患者用药负担。此外,此次调整还降低了部分蔬菜、水果及果汁的进口关税,进一步丰富百姓餐桌。
此外,针对一些来自特定国家的产品,进口关税下调还有不少惊喜。明年1月1日起,对蒙古开始执行亚太贸易协定税率。我国从蒙古进口较多的焦炭的关税税率也将从目前的5%下调到协定税率的2.5%,这无疑将促进我国能源进口的多元化。
除了惠民生“礼包”,还有促经济的重磅利好。燃料电池循环泵、铝碳化硅基板、砷烷等产品的进口关税进一步降低,从5%—8%降到2%—4%。像燃料电池循环泵这些听起来有些晦涩的产品名字,实际上都是支持新基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设备、零部件以及原材料。
对此,屠新泉解读为:从目前产业结构来看,我们国家的传统优势在于下游制造业,尤其是加工制造环节。那么降低这些中间产品的进口关税,可以提高我们下游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可以更好地扩大出口,当然也可以更好地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此次调整关税将会对期货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美尔雅期货河南区域总监王海波看来,在这个时候降低棉花的滑准税对于市场来说并没有太大影响。“因为目前国内进口棉滑准税配额下发并不多,而且外棉价格远比国内便宜,国内目前使用滑准税配额会缴纳较高的进口关税,滑准税配额暂时没有多大的优势。长期看,如果在棉花供应偏紧、外棉价格偏高的年份,使用滑准税配额税率会低一些,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不过,王海波表示,国务院税则委员会通知的“降低滑准税配额”,中长期来看会对国内棉花市场产生利空影响。因为这么多年滑准税配额税率是在5%—40%之间按照函数公式“滑动”,进口棉成本越低,通关时缴税越高,最高达到40%。进口棉的成本越高,通关时缴税越低,最低到5%。进口棉成本是跟国内价格指数对比的,总的作用是通关后的价格不能比国内棉价低太多,进而冲击中国的棉花生产种植,不利于中国的棉花产业发展。“这次调低棉花进口滑准税,对国内棉花种植业的保护作用就降低了。但国内还有棉花种植补贴,相信政策会平衡这一不利状况。”他说。
就沥青市场而言,本次政策调整针对的是天然沥青和针状沥青焦,并不是普通道路沥青,因此,招金期货能化分析师于芃森认为,对沥青进口的现货市场来说,实际影响有待商榷。“根据目前了解的沥青基本面来看,明年我国沥青产量有创新高可能,但实际需求也将创造高点,明年沥青的基本面还是未定之数。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来看,基建仍然是明年的主基调之一,道路施工将会较为活跃,并不能因此政策而断定明年的进口会大幅增加,从而影响实际的现货产销。相对乐观来看,明年沥青需求大增是大概率事件,现货市场价格依旧可期。”他说。
而对于生猪市场来说,一德期货生鲜品事业部分析师侯晓瑞表示,关税的下降会让进口成本降低,长期来看对猪肉进口是利多。但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海外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导致进口肉出库受阻,就算关税放开,短期仍无法大量进口,短期对价格影响有限。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期货”,可获得关于期货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图片
为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883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其中,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对第二批抗癌药和罕见病药品原料、特殊患儿所需食品等实行零关税,降低人工心脏瓣膜、助听器等医疗器材以及乳清蛋白粉、乳铁蛋白等婴儿奶粉原料的进口关税。为满足国内生产需要,降低燃料电池循环泵、铝碳化硅基板、砷烷等新基建或高新技术产业所需部分设备、零部件、原材料的进口关税。为促进航空领域的国际技术合作,对飞机发动机用燃油泵等航空器材实行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为改善空气质量,支持环保产品生产,降低柴油发动机排气过滤及净化装置、废气再循环阀等商品进口关税。为鼓励国内有需求的资源性产品进口,降低木材和纸制品、非合金镍、未锻轧铌等商品的进口暂定税率,并适度降低棉花滑准税。
与此同时,根据国内产业发展和供需情况变化,对2020年实施的进口暂定税率进行适当调整。为贯彻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1年1月1日起,相应取消金属废碎料等固体废物进口暂定税率,恢复执行最惠国税率。
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根据我国与有关国家或地区签订并生效的自由贸易协定或优惠贸易安排,2021年我国将对原产于相关国家或地区的部分进口商品实施协定税率。其中,中国与毛里求斯自贸协定从2021年1月1日起生效并实施降税。进一步降税的有中国与新西兰、秘鲁、哥斯达黎加、瑞士、冰岛、巴基斯坦、智利、澳大利亚、韩国、格鲁吉亚自贸协定以及亚太贸易协定。原产于蒙古国的部分进口商品自2021年1月1日起适用亚太贸易协定税率。2021年继续对与我建交并完成换文手续的43个最不发达国家实施特惠税率,特惠税率适用商品范围和税率维持不变。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本次关税调整是近年来力度较大的一次调整,不仅涉及税率调整,也涉及以往几年触及不多的税目调整,因此颇具看点。调整后的税目总数达到8580个,比2020年增加了31个。
此外,自2021年7月1日起,我国还将对176项信息技术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实施第六步降税。有市场人士表示,对信息技术产品进一步降税将有利于我国使用信息技术产品的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迈向产业高端,同时也将有力地促进全球贸易、投资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事实上,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制度性成本,不仅将有助于构建开放型的世界经济,而且将扩大对各国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进口,更是支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看来,本次调整体现出较强的“惠民生”导向,有利于降低患者和消费者的经济负担,提高生活品质。本次进口暂定税的调整,适当降低了部分日用消费品关税,更好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体现出较强的“惠民生”导向。对冻猪肉、牛肉、鸡肉、各类鱼肉等日常肉食进行协定税率的调整。对抗癌药和罕见病药品原料、特殊患儿所需食品等实行零关税,降低人工心脏瓣膜、助听器等医疗器材以及乳清蛋白粉、乳铁蛋白等婴儿奶粉原料的进口关税。进一步减轻慢性病患者用药负担。此外,此次调整还降低了部分蔬菜、水果及果汁的进口关税,进一步丰富百姓餐桌。
此外,针对一些来自特定国家的产品,进口关税下调还有不少惊喜。明年1月1日起,对蒙古开始执行亚太贸易协定税率。我国从蒙古进口较多的焦炭的关税税率也将从目前的5%下调到协定税率的2.5%,这无疑将促进我国能源进口的多元化。
除了惠民生“礼包”,还有促经济的重磅利好。燃料电池循环泵、铝碳化硅基板、砷烷等产品的进口关税进一步降低,从5%—8%降到2%—4%。像燃料电池循环泵这些听起来有些晦涩的产品名字,实际上都是支持新基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设备、零部件以及原材料。
对此,屠新泉解读为:从目前产业结构来看,我们国家的传统优势在于下游制造业,尤其是加工制造环节。那么降低这些中间产品的进口关税,可以提高我们下游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可以更好地扩大出口,当然也可以更好地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此次调整关税将会对期货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美尔雅期货河南区域总监王海波看来,在这个时候降低棉花的滑准税对于市场来说并没有太大影响。“因为目前国内进口棉滑准税配额下发并不多,而且外棉价格远比国内便宜,国内目前使用滑准税配额会缴纳较高的进口关税,滑准税配额暂时没有多大的优势。长期看,如果在棉花供应偏紧、外棉价格偏高的年份,使用滑准税配额税率会低一些,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不过,王海波表示,国务院税则委员会通知的“降低滑准税配额”,中长期来看会对国内棉花市场产生利空影响。因为这么多年滑准税配额税率是在5%—40%之间按照函数公式“滑动”,进口棉成本越低,通关时缴税越高,最高达到40%。进口棉的成本越高,通关时缴税越低,最低到5%。进口棉成本是跟国内价格指数对比的,总的作用是通关后的价格不能比国内棉价低太多,进而冲击中国的棉花生产种植,不利于中国的棉花产业发展。“这次调低棉花进口滑准税,对国内棉花种植业的保护作用就降低了。但国内还有棉花种植补贴,相信政策会平衡这一不利状况。”他说。
就沥青市场而言,本次政策调整针对的是天然沥青和针状沥青焦,并不是普通道路沥青,因此,招金期货能化分析师于芃森认为,对沥青进口的现货市场来说,实际影响有待商榷。“根据目前了解的沥青基本面来看,明年我国沥青产量有创新高可能,但实际需求也将创造高点,明年沥青的基本面还是未定之数。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来看,基建仍然是明年的主基调之一,道路施工将会较为活跃,并不能因此政策而断定明年的进口会大幅增加,从而影响实际的现货产销。相对乐观来看,明年沥青需求大增是大概率事件,现货市场价格依旧可期。”他说。
而对于生猪市场来说,一德期货生鲜品事业部分析师侯晓瑞表示,关税的下降会让进口成本降低,长期来看对猪肉进口是利多。但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海外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导致进口肉出库受阻,就算关税放开,短期仍无法大量进口,短期对价格影响有限。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人民币贬值,国内进口商品会涨价吗?
你好,货币贬值导致国内价格低于国际价格,有利于出口。本币对外贬值利于出口抑制进口,本币对内贬值指通货膨胀。
印度正在考虑允许部分中国进口商品以人民币结算,去美元化真的形成浪潮了吗?
零售中小企业受关税政策影响进口商品成本,在股市二级市场的市值规模会怎样变动?
零售中小企业受关税政策影响进口商品成本,在股市二级市场市值规模通常缩小。关税政策提高进口商品成本,零售中小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零售行业竞争激烈,企业难以将成本完全转嫁给消费者,为维持市场份额...
人民币汇率上涨,国内进口商品会降价吗?
人民币汇率上升,人民币增值,有利国外商品进口,在正常情况下进口国外商品的价格会便宜点,但是商品的价格的高低还受市场供求的影响,
自贸区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将展示品种丰富的各类进口商品,其售价也将比其他市场更有竞争力。
记者从浦东新区了解到,借助保税政策,浦东新区将在临港新城建设自贸区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并启动建设一个大型主题公园,同时配套开设免税店及奥特莱斯。据悉,自贸区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将展示品种丰富的各类进口商品,其售价也将比其他市场更有竞争力。
美对自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暂不提高 市场会有何反应
美方确定暂不提高对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
3月2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发表讲话称,我们注意到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对2018年9月起加征关税的自华进口商品,不提高加征关税税率,继续保持10%,直至另行通知。就此,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欢迎美方采取的上述措施。
市场预期,按照计划,未来中美双方将继续就贸易问题进行磋商,直至达成协议。人们也对此充满了期待。
多轮磋商取得好结果,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
磋商密集进行以后,中美双方能够看到自3月1日起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