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世界:最幸运的不仅是赚钱,而且还能赚时间
发布时间:2020-12-22 15:36阅读:257
每一个纠结的现在,都来自一个草率的过去,并将走向一个遗憾的未来。人的行为和思维是有惯性的,要想彻底改变并不容易,在错误的道路上时间越长越积重难返。所以,从一开始就深思熟虑的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优秀的企业和投资人具有同样的特征,那就是不断的进步,拉开与竞争对手在能力上的距离。以5年的时间看企业,原本差不多的格局中优秀者脱颖而出一骑绝尘。以5年的时间看人,本来差不多的水平中优秀者连上几个台阶,知识素养的k线走势完全呈现大牛股特征。而大多数人的能力却始终处于st的边缘。
长期来看股市中的投资收益取决于综合能力,股市不但在反映企业价值上是有效的,其对投资人能力的反映同样是有效的。 股民们的悲哀在于总是本末倒置,始终幻想高收益,却从来不为这种收益的基础添砖加瓦。n年下来一看还是在原地打转,在自作聪明中浪费生命,在浮躁悔恨中不断轮回。
价值投资是严密系统的方法论,不是优美空洞的心灵鸡汤;长期持有是复利的理性选择,不是骗子的避风港;投资境界是长久学习践行的自然结果,不是神奇玄妙的宗教修行。别把本来复杂的弄得太简单,也别把本来简单的搞得太复杂,这既是一个人投资悟性的体现,也是投资这行终身的自我修养。
春秋陶朱公的《商训》中提到“能安业,厌故喜新商买大忌;能知机,售贮随时可称名哲;能远数,多寡宽紧酌中而行。”这些正好对应投资中的专注守拙、对风险和机会转化的敏感性,以及保持前瞻看问题的习惯。可见自古做生意要成功的基本原理都是相似的,困难的是真正理解其内涵并抵制诱惑的坚持。
投资上有两种悲哀:第一,总是试图用一种投资方法去解决所有问题、解释所有现象,唯我独尊容不得其它人和方法;第二,总试图找到一个完美的投资方法,意识不到得失的必然,于是左顾右盼患得患失。第一种人成为了偏执狂稍不如意就批判市场以真理自居,第二种人变成墙头草永远都不能坚定一次。
未来优势型大牛股的特征:初期业务处于某种迷雾中,市场对其业务空间和竞争优势都不甚了了。但随着公司逐步进入优势挥发期,业绩呈现出“总是超预期”的特征。与之伴随的,是其竞争优势和成长空间的逐渐显性,市场估值随之从经常性平价甚至折价,进入经常性溢价。长周期双击由此达成。
曾经说了很多投资未来优势型企业的原因,但其实由此同样可以理解投资一个未来优势型的国家同样是关键性的。优势释放初中期的公司总是不如伟大企业的绩效惊艳、规章完善、处处洋溢着“高大上”。但对于具有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投资人来说,这样的公司反而提供了长长的雪道。公司如此,国家其实也如是。
一些公司在顺风的时候,确实好像傻子也能经营躺着都能赚钱,其实这就像在牛市的时候傻子赚的钱也可能最多一样。“护城河”当然是一个好东西,但好东西推到极致也会变成可怕的偏执。商业世界里“有限性”和“均值回归”从来铁面无私,对企业中长期经营态势的判断,是个复杂但极其重要的功课。
国内的价值投资舆论往往讨厌“创新和发展的不确定性”。确实有些生意数十年都不变,但这不代表其价值含量也是静止和始终处于初始状态。生意模式可以不变,但其内外部驱动力、增长的弹性、业务再复制的潜力等等可能不变吗?企业内在价值这个东西,就像人的生老病死一样,是有其生命周期的。
看到一个观点很有意思:中国的改革当然引人注目而且势在必行,但被忽略的是当今世界相当多的国家一样面临着改革的压力。很多国家也都在原有的道路上遇到了瓶颈甚至困境。谁能先一步下决心并具有执行力,谁就在下一步竞争中占得了先机,也许30年后的国际格局取决于今天谁更富有行动力。
“获取稳健的回报”是一句很安全的话,但除非已经有很大的基数,否则所谓的“平稳的获取每年20%”既没法达到财务目标也不具有可能性。长期来看要获得25%的复合收益率确实极其艰辛,但投资回报的另一个特点却是回报率极大的“不均匀性”。认识到这种不均匀性的原因和意义,才能提高成功概率。
其实有复利的规律在,收益率并不急在一时,只要不犯大错坚持做对的事情,良好的回报只是个时间问题。 投资人真正最幸运的,其实不仅仅是赚钱,而是还能赚时间——绝不把时间浪费在不喜欢的事情上,自由安排感兴趣的事儿。让赚钱为生活服务,而不是生活为赚钱服务,这才是投资最珍贵的地方!
猪在天上飞的久了,就真的以为自己也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其实那只不过是风还没停而已。这个世界上要想混点儿名气,没有什么比咬死一个方向更聪明的方法,因为你总会对一次,甚至会对很久很久。但要想成为一个聪明的投资人,也没有比这样做更愚蠢的了。
很多人很喜欢强调“投资很简单”。当然,如果隐藏掉那些繁琐的数据搜集和分析过程、不说出来那些业务分析过程中步步推进的商业逻辑、不给你看见大量的思考过程和不断讨论中的持续进步,只是直接给出一个结果和大致的原因,那么看似确实是“很简单”的。
大多数人总是聚焦在最终结果上的差异,更不少由此愤愤不平和叹不公平不幸运者。但如果也愿意看看造成这种差异的过程,恐怕能让人清醒很多。以投资为例,如果把那些优秀投资人所读过的书、所写过的思考、所付出的勤奋列来比比,估计失败者中99%是不好意思对这种差异说什么的。人无自省,事无善果。
在投资中犯错是难免的,差别在于错误的级别不同。一般的错误,严重的错误,致命的错误,这三者之间的差异已经足够导致财务结果的天差地别。集中发生的一般错误往往变成严重的错误,执迷不悟的严重错误可能导致致命的错误。故事开始时可能是因为专业因素,但最终的惨案大多是因为性格因素。
公司的投资价值通常与信息的时效价值成反比。最脆弱的公司,一点新的行业新闻和政策动向都需要小心,否则不定哪天就成为了大拐点。正常的公司,起码每年的年报和相关的报告是很重要的,缺了这些来年的经营就很难判断了。最优秀的公司,极端点儿讲几年不怎么关注也问题不大,它总会自己照顾好自己。
一般而言,我是很不喜欢“战略转型”的公司的,特别是那种因为可见的行业不景气而提出转型的。 这种公司一般说明其前瞻性比较差,通常没有什么真正的战略,不过是顺着行业波动而做出适应性举措而已。资本市场对于能提出一个诱人转型前景的公司容易给赞,这时的高溢价要非常小心,很容易成为陷阱。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优秀的企业和投资人具有同样的特征,那就是不断的进步,拉开与竞争对手在能力上的距离。以5年的时间看企业,原本差不多的格局中优秀者脱颖而出一骑绝尘。以5年的时间看人,本来差不多的水平中优秀者连上几个台阶,知识素养的k线走势完全呈现大牛股特征。而大多数人的能力却始终处于st的边缘。
长期来看股市中的投资收益取决于综合能力,股市不但在反映企业价值上是有效的,其对投资人能力的反映同样是有效的。 股民们的悲哀在于总是本末倒置,始终幻想高收益,却从来不为这种收益的基础添砖加瓦。n年下来一看还是在原地打转,在自作聪明中浪费生命,在浮躁悔恨中不断轮回。
价值投资是严密系统的方法论,不是优美空洞的心灵鸡汤;长期持有是复利的理性选择,不是骗子的避风港;投资境界是长久学习践行的自然结果,不是神奇玄妙的宗教修行。别把本来复杂的弄得太简单,也别把本来简单的搞得太复杂,这既是一个人投资悟性的体现,也是投资这行终身的自我修养。
春秋陶朱公的《商训》中提到“能安业,厌故喜新商买大忌;能知机,售贮随时可称名哲;能远数,多寡宽紧酌中而行。”这些正好对应投资中的专注守拙、对风险和机会转化的敏感性,以及保持前瞻看问题的习惯。可见自古做生意要成功的基本原理都是相似的,困难的是真正理解其内涵并抵制诱惑的坚持。
投资上有两种悲哀:第一,总是试图用一种投资方法去解决所有问题、解释所有现象,唯我独尊容不得其它人和方法;第二,总试图找到一个完美的投资方法,意识不到得失的必然,于是左顾右盼患得患失。第一种人成为了偏执狂稍不如意就批判市场以真理自居,第二种人变成墙头草永远都不能坚定一次。
未来优势型大牛股的特征:初期业务处于某种迷雾中,市场对其业务空间和竞争优势都不甚了了。但随着公司逐步进入优势挥发期,业绩呈现出“总是超预期”的特征。与之伴随的,是其竞争优势和成长空间的逐渐显性,市场估值随之从经常性平价甚至折价,进入经常性溢价。长周期双击由此达成。
曾经说了很多投资未来优势型企业的原因,但其实由此同样可以理解投资一个未来优势型的国家同样是关键性的。优势释放初中期的公司总是不如伟大企业的绩效惊艳、规章完善、处处洋溢着“高大上”。但对于具有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投资人来说,这样的公司反而提供了长长的雪道。公司如此,国家其实也如是。
一些公司在顺风的时候,确实好像傻子也能经营躺着都能赚钱,其实这就像在牛市的时候傻子赚的钱也可能最多一样。“护城河”当然是一个好东西,但好东西推到极致也会变成可怕的偏执。商业世界里“有限性”和“均值回归”从来铁面无私,对企业中长期经营态势的判断,是个复杂但极其重要的功课。
国内的价值投资舆论往往讨厌“创新和发展的不确定性”。确实有些生意数十年都不变,但这不代表其价值含量也是静止和始终处于初始状态。生意模式可以不变,但其内外部驱动力、增长的弹性、业务再复制的潜力等等可能不变吗?企业内在价值这个东西,就像人的生老病死一样,是有其生命周期的。
看到一个观点很有意思:中国的改革当然引人注目而且势在必行,但被忽略的是当今世界相当多的国家一样面临着改革的压力。很多国家也都在原有的道路上遇到了瓶颈甚至困境。谁能先一步下决心并具有执行力,谁就在下一步竞争中占得了先机,也许30年后的国际格局取决于今天谁更富有行动力。
“获取稳健的回报”是一句很安全的话,但除非已经有很大的基数,否则所谓的“平稳的获取每年20%”既没法达到财务目标也不具有可能性。长期来看要获得25%的复合收益率确实极其艰辛,但投资回报的另一个特点却是回报率极大的“不均匀性”。认识到这种不均匀性的原因和意义,才能提高成功概率。
其实有复利的规律在,收益率并不急在一时,只要不犯大错坚持做对的事情,良好的回报只是个时间问题。 投资人真正最幸运的,其实不仅仅是赚钱,而是还能赚时间——绝不把时间浪费在不喜欢的事情上,自由安排感兴趣的事儿。让赚钱为生活服务,而不是生活为赚钱服务,这才是投资最珍贵的地方!
猪在天上飞的久了,就真的以为自己也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其实那只不过是风还没停而已。这个世界上要想混点儿名气,没有什么比咬死一个方向更聪明的方法,因为你总会对一次,甚至会对很久很久。但要想成为一个聪明的投资人,也没有比这样做更愚蠢的了。
很多人很喜欢强调“投资很简单”。当然,如果隐藏掉那些繁琐的数据搜集和分析过程、不说出来那些业务分析过程中步步推进的商业逻辑、不给你看见大量的思考过程和不断讨论中的持续进步,只是直接给出一个结果和大致的原因,那么看似确实是“很简单”的。
大多数人总是聚焦在最终结果上的差异,更不少由此愤愤不平和叹不公平不幸运者。但如果也愿意看看造成这种差异的过程,恐怕能让人清醒很多。以投资为例,如果把那些优秀投资人所读过的书、所写过的思考、所付出的勤奋列来比比,估计失败者中99%是不好意思对这种差异说什么的。人无自省,事无善果。
在投资中犯错是难免的,差别在于错误的级别不同。一般的错误,严重的错误,致命的错误,这三者之间的差异已经足够导致财务结果的天差地别。集中发生的一般错误往往变成严重的错误,执迷不悟的严重错误可能导致致命的错误。故事开始时可能是因为专业因素,但最终的惨案大多是因为性格因素。
公司的投资价值通常与信息的时效价值成反比。最脆弱的公司,一点新的行业新闻和政策动向都需要小心,否则不定哪天就成为了大拐点。正常的公司,起码每年的年报和相关的报告是很重要的,缺了这些来年的经营就很难判断了。最优秀的公司,极端点儿讲几年不怎么关注也问题不大,它总会自己照顾好自己。
一般而言,我是很不喜欢“战略转型”的公司的,特别是那种因为可见的行业不景气而提出转型的。 这种公司一般说明其前瞻性比较差,通常没有什么真正的战略,不过是顺着行业波动而做出适应性举措而已。资本市场对于能提出一个诱人转型前景的公司容易给赞,这时的高溢价要非常小心,很容易成为陷阱。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外汇投资赚不赚钱,风险大吗?你可能不了解外汇的交易机制,我给你介绍一下外汇的优势吧外汇交易市场的主要优势在于其透明度较高,由于交易量巨大,主力资金(如政府外汇储备、跨国财团资金汇兑、外汇投机商的...

您好,回答您的问题,投资到底赚不赚钱啊,怎么能赚到钱啊?投资可以赚到钱,那要看你怎么赚,股市里流行一句话就是七亏二平一赚。赚钱的人还是占少数,但是在股市里赚钱也没有你想的那么...
外汇投资赚不赚钱,风险大吗?
你好,外汇是可以赚钱的,但是风险很大,祝您投资愉快!!!
外汇投资赚不赚钱,风险大吗?
你好,外汇风险很大,平台问题,祝你愉快
公积金不仅是买房,还能申请消费贷款
公积金的用途极为广泛,绝非仅局限于购房贷款这一项。它还能作为申请个人消费贷款的有力依据,在信贷领域中,公积金贷款以其相对较低的利率,为借款人提供了更为实惠的选择。那么,公积金个人消费贷款究竟该如何申请与操作呢?接下来我们就对此展开深入探讨。一、信用贷款概述信用贷款,是一种完全基于借款人信誉发放的贷款形式,整个过程无需借款人提供任何担保。其关键在于,债务人仅凭自身信誉便可获得贷款,贷款的偿还则依赖于借款人的信用程度。这种贷款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申办流程极为简便,放款速度也...
公积金不仅是买房,还能用来消费贷款
公积金确实可以用于申请个人消费贷款,但需通过特定渠道办理,且存在一定限制条件。贷款审批不仅依据公积金缴存情况,还会综合考虑借款人的年龄、收入水平、征信记录等因素。 一、公积金消费贷款的可行性部分银行提供服务:广发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商业银行,以及农业银行等机构提供公积金消费贷款产品。贷款额度与期限:以广发银行为例,最高额度可达50万元,有效期5年,支持循环使用、随借随还。 二、申请条件与限制1.基本条件:公积金缴存时间需超过半年(如广发银行要求)。申请人年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