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穿越周期的10倍成长股
发布时间:2015-6-11 09:19阅读:789
股市那么火,你也想炒炒?(股票)电脑开户 http://dwz.cn/zjgS4 (股票)手机开户http://wap.hysec.com点“软件下载”-下载安装“开户软件”(必选深圳上步中路营业部),尊享个股答疑、牛股推介、深圳最优佣金,赠 擒牛指标炒股软件;QQ756257474,电1591988182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4230250101i7ut.html
去年刚刚三十而立的刘天君,曾是嘉实基金股票投资部总监。管理公募基金时间近7年,跨越完整牛熊周期,所有组合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都获得显著超额收益,且无一亏损。如今转型私募,他依然不改信奉传统原则、谨慎近于保守的性格特征,而坚定的理念、精彩的语言又让你发现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少壮派”。听听久经股海磨砺的他讲述自己的投资经验和心得体会。
平衡公司质地、成长性和估值
《红周刊》:您在选股时一般遵循怎样的流程?仓位如何配置?
刘天君:先研究分析,再统计归类。目前A股再加上港股通共有3000只左右的股票,经过研究、扫描大致优选出150只,长线核心股票占比30%~80%,高性价比股票占比20%~50%,中短期交易性股票占比0~30%,组合构建20~50只个股。核心持仓一般长期配置亏损几率很小的股票,寄希望于这部分赚大钱。中短期交易性机会是“蓄水池”,主要追寻溢价股,即估值偏高的股票投资机会,利用这些仓位做行业轮动和主题投资,可以缓解短期重仓股滞涨带来的净值波动。
《红周刊》:那么中长期的选股本质是什么?
刘天君:投资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技术层面是对大势、行业、个股都要了解,需要花功夫研究很多领域,对行业的发展情形比较熟悉。然而,怎样把技术转化为业绩是更高层面的东西,要用到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这就是艺术。投资要站在市场的前面看问题,先是个股的前瞻,再是行业的前瞻,宏观的因素我比较淡化,因为很多公司的走向基本上不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红周刊》:您一直以来秉承着怎样的投资理念?
刘天君:要相信市场的“地心引力”,我总结了几条关于“地心引力”的原则:一是,绝对估值;二是,海外市场公认的长期估值指标;三是,股票的历史表现。股票的历史表现既包括过往的股价表现,也包括公司的历史业绩、投资者关系、再融资回报等。历史市盈率、境外市盈率是具有参考价值的,比如周期行业的估值水平远低于消费品行业。当然,境外市场也不一定完全合理,但终究是价格围绕公司的内在价值波动。比如,我绝对不会买A股比H股溢价3倍以上的股票,这种投机纯粹是火中取栗。
《红周刊》:没有个性的投资人是没有前途的,您有什么独特的方法论呢?
刘天君:我的本质方法论是成长,这也是为什么长线投资是我的核心配置。选股,就是在公司质地、成长性和估值之间选择平衡,特别是对于成长股而言,高成长是决定性的,一旦达不到市场一致预期,投资者对估值的判断就会发生逆转。所以,应留意高成长的股票是否在估值中得到反映,只有持续超预期的成长才会带来估值的上移,而低于预期的成长甚至仅符合预期的成长,股票下跌或估值下移都是大概率事件。
《红周刊》:那您是怎么选择到高成长且得到市场认可的股票呢?
刘天君:我一般将成长股分为两类:一是长线成长股,主要是由行业变革较慢、商业模式稳定、成长性良好且估值合理的白马股组成,这是我的核心持仓,平均持有期限为5~8年,比如大众消费品(格力电器、恒瑞医药)、制造业等;二是阶段成长股,主要是由行业变革较快、商业模式不断更新、处于战略转型期的准白马股组成,特点是业绩和估值同时扩张,股价快速体现合理价值,达到目标价后则可进行换仓,平均持有期限为1~2年,比如目前的“互联网+”(东方财富、恒生电子)。
自2007年初以来,格力电器一直是我管理产品的核心重仓股,8年多的时间,该股的复合收益率高达17倍(年化40%),而沪深300同期上涨1.3倍,创造了较高的长期回报。2006年~2014年,格力电器的净利润保持稳健高速增长(从未下降),利润从7亿上升到142亿高达19倍。
《红周刊》:您真是毫不避讳对白马股的偏爱,对于这些股票有没有比较好的筛选标准?
刘天君:一些流动性好、价格低,同时预期和大众有差别的白马股我最喜欢,可以作为组合里的“主食”。白马股很多时候不怎么“性感”,但公司各项基本情况、治理结构、经营态势、行业格局等都符合投资的想象和要求,它们的发展一直呈现出来的特质是不对规模友好,也非单纯地对政府友好,而是对股东友好,真正把股东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些公司在中国经济转型期,将逐渐与那些缺乏企业文化、经营粗放的公司拉开差距,如果再能够找到别人没有发觉的预期差,那将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预期差不同,意味着对一只股票信心的不同,下的注也会不一样!
《红周刊》:在众多机构云集的白马股上,想要找到与大众预期有差别的股票并非易事啊!
刘天君:没错,所以投资者要经常问问自己,看理解的东西和市场有没有区别,如果没有区别是很难赚到钱的,有差异才能获得超额收益。这时就要求对公司的动态非常了解,先市场一步感受到企业的变化,尽可能地与公司同察冷暖。具体来看,要对公司进行深度调研,而且是用一种“接地气”的调查方式。此外,我有时会去采集一些公司发展或者经营的新闻报道,观察非公告的信息,包括用户论坛等非传统证券研究的资料。
《红周刊》:您刚才所说“接地气”的调查方式是什么意思?
刘天君:如果要投资一只股票,首先要了解公司的业绩大概在什么范围、管理层的经营思想及执行力,要像记者一样对管理层的动作足够敏感和专业,董事长甚至可能反过来把你当顾问。当然模型、报告什么的都要做,但我更强调能否像高层一样理解这个公司,这很关键!我之前配置的长城汽车,为了弄清楚这家企业好在哪里,我会到它的用户论坛上查看粉丝的情况。果然发现,这家车企的粉丝就跟苹果的“果粉”一样非常坚定,这让我对这家企业的可靠性有了新的认识。
重度垂直电商是我的投资重点
《红周刊》:对于风口板块“互联网+”的投资机会,您认为有哪些值得关注呢?
刘天君:在目前的“互联网+”领域,我特别看好其中的重度垂直电商。房地产、汽车、钢铁、化工、电子元器件、装饰等传统行业的分销模式将出现重大变革,重度垂直电商是最佳模式,通过充分整合供应链提高效率、创造价值。尤其是一些空间较大、目前还有很多痛点,且存在较大垂直整合能力的潜力行业,如电子元器件、建筑、医药等。
具体来说,首先要把移动端购物社群化,增强客户粘性;其次,销售渠道要从线上延展到线下;第三,要整合上游供应链资源,甚至参股或并购有价值的供应商;最后,在构建渠道品牌时创造出几个“明星”产品。我认为,从客户、渠道、产品三个维度做得越好,就越能笑到最后。
《红周刊》:能不能为我们举例说明一下?
刘天君:比方说,电子元器件垂直电商科通芯城(已在香港上市)。科通芯城本身的业务偏重,属于B2B层面的“互联网+”,而刚刚发力的智能硬件平台“硬蛋”,则属于B2C的偏轻模式。电商B2B和B2C不同,C类如天猫、京东等就像恋爱,可以短暂俘获用户芳心。做B类客户就像结婚,企业间交易应该以信任为前提,门当户对、互补配套,而且还需要用心交流、持续发力。
“硬蛋”是中国最大的智能硬件创新创业平台,这个平台除了以供应链为核心构建了多维的智能硬件生态系统外,还打造了两大闭环:一个是O2O闭环,另一个闭环是B2B2C。科通芯城除了对客户提供供应链的服务外,也可通过“硬蛋”现有庞大的粉丝群及“硬蛋一号”体验馆,直接让消费者接触其智能创新产品。
下半年是真正的风险发生时
《红周刊》:您认为,这轮牛市走到目前为止处于什么阶段?
刘天君:这轮牛市板块轮涨,而政策的继续放松仍然会为市场提供估值支撑。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在经济下滑及结构改革的重要阶段需要一轮牛市,以解决过去经济和社会的一些问题。从投资时钟的角度看,经济在衰退阶段,随着经济增速和通胀水平下降,资金成本降低增加了股市的吸引力。此轮牛市的基础是系统性风险下降,推动力是政策放松和新增资金进入,下一阶段预计总量政策还会持续放松,新增资金进入股市的过程也没有结束,从这轮牛市的逻辑来看市场仍有上升空间。
《红周刊》:市场快速上涨累积了风险,人们对“神创板”的走势也直呼“看不懂”,您持什么看法呢?
刘天君:下半年随着利好因素逐步兑现,反而可能是真正的风险发生时:(1)持续的货币宽松或将推高房价和CPI,使得政策宽松预期消退;(2)可能落地的美联储政策也会使得货币放松的预期下降;(3)IPO、再融资以及大小非减持的累积效应逐步显现;(4)监管政策持续推出,市场逐步进入风险与收益并存的阶段,投资者要在分享牛市盛宴的同时系紧安全带,准备降落伞。我认为,最佳策略是控制仓位、去杠杆、优化结构。
从历史的指标对比来看,目前处于换手率高点而不是指数高点,近期出现了创业板和中小板结构性泡沫,剔除银行整体的估值,目前已经接近2009年高点水平。随着近期创业板和中小板屡创新高,反映出投资者风险偏好依然较大。市场快速上涨累积了风险,未来一段时间风格将继续频繁切换,但我们初心不变——依然寻找那些能够吸收泡沫、穿越周期的创新型成长股!
常士杉:市场还在牛市中期
红周刊记者陈冬青
“现在市场还在牛市,但普涨阶段已经不在,投资者要选那些真正有业绩支撑的股票。”私募明星、南京康庄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常士杉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曾经是私募冠军、也曾遭遇投资大挫败,如今凤凰涅槃的他依然不改初衷,固守着那份对投资的执着。私募排排网显示,其管理的陕国投-世通5期和世通嫦娥奔月产品近一年来的收益率都翻了一倍。
市场还在牛市中期
《红周刊》:沪指从去年7月的2000多点一路攀升至今年4月28日的4572点后开始调整。现在市场中的杂音很多,投资者是莫衷一是。那么,您觉得市场是处于什么状态呢?
常士杉:牛市还没结束,现在是牛市中期。因为市场中的人气和资金流都没有大的变化。除非是出现重大利空,如印花税调整、融资杠杆被取消,市场才会进入一个中级的调整,但这个调整也只是牛回头。现在市场中都担心杠杆资金的出逃。但融资杠杆并没被取消,融资资金还是会有出有进的。
《红周刊》:这轮调整,您有没有调仓换股?
常士杉:调仓的幅度很小,我崇尚价值投资,通过时间和精选行业个股进行组合投资。市场还在牛市,我会坚定地持有看好的优质股。很多人担心4572点很难被突破,但我觉得时间不会长久,本周五沪指收于4657点,又创出阶段新高。
《红周刊》:沪指创出新高之后会怎么走?
常士杉:还是会反复震荡,但趋势依旧向上。如果银行、地产这些大蓝筹的中期业绩持续向好,股价向上,也会带动沪指突破6124点,只是时间会比较久。
《红周刊》:提到了大蓝筹,就不能不提市场上火得一塌糊涂的创业板了。这里面很多股票的股价和估值都高高在上了,有的股票市盈率都超过了1000倍,您觉得这些股票还有上涨的动力吗?
常士杉:能够上创业板,首先说明这些股票股票质地不错,而且到现在创业板不但没有退市的公司反而遭到爆炒,就是说明市场是愿意接受创业板股票的高估值。我觉得,如果创业板业绩能持续向好,创业板的牛市自然能持续。而且从2014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的考卷中,创业板的业绩都很喜人。今年一季度,创业板个股的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整体增长38.08%和28.98%。当然,一些涨幅太高的个股,短期还是要回避。
注册制实行牛市到头
《红周刊》:和所有股票一样,创业板股票能不能走牛,也是要靠业绩说话。
常士杉:没错。在IPO注册制到来之前进来的企业,本身就是质地好的公司,更会想方设法增加业绩。不过,投资者也要擦亮眼睛,因为也有个别企业会通过投机取巧的手段,取得短暂的业绩暴增。但是当注册制真正实行以后,我觉得市场的行情就要认真考虑了,注册制会带来市场真正头部。注册制是一个标志性的、历史性的事件,在注册制没有正式推出前,各种看空市场的理由都是空谈,没有实战意义。
《红周刊》:为什么呢?是注册制的市场大扩容带来的抽血效应吗?
常士杉:资金抽血效应确实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上市公司会达到5000到10000家,跟美国股市差不多。另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注册制放宽了企业的上市条件,没有盈利的公司因为高成长性也可以上市。比如“互联网+”的这类企业,还会一窝蜂地涌进来。那么没成长、没业绩、没投资这种三无公司将很快被市场抛弃。
《红周刊》:现在管理层一直在提注册制,证券法修改后,注册制渐行渐近。您觉得正式推出注册制还要多久?
常士杉:注册制的推出牵涉到多方的利益协调,我估计年底可能出台,或者至少有个明确的时间表。注册制一旦实行,牛市行情也就真正到头了。
下半年选股重业绩
《红周刊》:既然市场还在牛市,就不杞人忧天了,还是踏踏实实赚钱。2015年下半年行情即将开启,您觉得投资机会在哪里?
常士杉:一轮轮地爆炒之后,板块的轮动基本结束。市场投资与投机并存、闭着眼睛买股票就能赚钱的时代已经结束,接下来就要真正地去伪存真回归投资的本质了,用业绩说话。因此,下半年投资者要选真正有业绩支撑的优质股。关键点是半年报业绩,估计七八月份可能就要图穷匕首现。
《红周刊》:您看业绩选股的时候都看哪些数据呢?
常士杉:我选股比较简单,看好行业后,一看净资产收益率,二看毛利率,三看最后的净利润,最后看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在整个板块里所排的位置。
《红周刊》:那您重点看好哪个领域或者重点行业呢?
常士杉:在我的持仓里国企改革、军工、互联网+、文化传媒,新兴产业基本上都有涉猎。其中,国企改革是我重点看好的领域,这里面还有许多并购重组的机会,尤其是外延式的机会。也就是说,买的时候是因为股票质地好,但没多久停牌,公告并购重组了。
新手一定要做好风控
《红周刊》:接下来您给跑步进场的新股民提点建议吧。这些人没经历过牛熊转换,还不知道熊市的可怕。
常士杉:我的经验,做好风控最重要,这样才能守住利润。我个人就有过惨痛的教训。2010年我拿到阳光私募冠军的第二年,我一口气发了5个产品,但2011年的熊市让我的产品市值损失了40%,整整三年的努力付之东流。尤其是2011年7月23日的高铁黑天鹅事件,让我重仓的高铁概念股骤然降温,而且两款产品触发特别交易权,遭遇强制清盘。通过这次教训,我明白了,如果风控体系做不好,就不能守住利润。所以新股民要对市场有敬畏之心,要时刻有风险意识。而且要做一个稳健、成熟有持久能赢利的投资人。
《红周刊》:如何能做好风控呢?
常士杉:巴非特说过第一要保住本金,第二重复第一条,第三重复前两条。我觉得第一,内心一定要有做好防范系统风险的准备,覆巢之下无完卵,如果你对系统风险装作没看见,那必死无疑。第二,对行业内重大突发事件的防范,就是不能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第三,要做好个人人性、性格缺陷的调整,多去读一些哲学、历史类的书。
《红周刊》:除了风控,稳健成熟且有持久盈利能力的投资人还有什么特征?
常士杉: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达到目标。除了要有完整的风控体系,还要有自己的投资组合,通过止赢止损来完成整个交易体系的创建。另外,资本市场是追求名利之人表演的舞台,但最终还要回归到人的本性,所以成熟的投资者也应该是一个追求人性完美的人,要简单、快乐。(郝宁)
手机股票开户,请下载安装http://www.hysec.com/hyzq/wskh/sjkhrjxz.jsp?WT.ad_ver=1024583,选深圳上步中路营业部,即享个股答疑、牛股推介、万3佣金(含交易所规费).完成后告知“资金帐号、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申报低佣。QQ756257474,电15919881826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聚焦:中信证券保荐的水利工程领域科创板“潜力股”
2025-07-28 13:11
-
@你,炒港美股交税了吗?
2025-07-28 13:11
-
豪门百亿财产争夺战背后,信托到底是个啥?
2025-07-28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