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程度有限 市场预计A股今年纳入MSCI概率低
发布时间:2015-6-10 07:46阅读:658
这个6月,A股是否能够纳入MSCI(明晟)新兴市场指数的谜底将在明日凌晨揭晓,市场的声音也在最终揭晓前变得越来越一致。
“MSCI纳入A股是迟早的事情,但不是今年,短期来说,今年纳入A股指数可能性比较小。”中信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兼董事总经理彭文生认为。
道富环球投资管理高级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区投资部主管安达臣(Kevin Anderson)也曾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今年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概率不高,因为深圳市场仍然未开放,投资者仍然关注A股市场的可参与性、透明度及企业管治等问题。
一个月前,高盛还曾预计,MSCI在6月宣布纳入A股有50%的概率,而随着宣布期限的临近,在香港市场人士心中,今年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概率也随之下降。
作为全球投资组合经理采用最多的基准指标,在北美及亚洲,超过90%的全球机构股票资产以MSCI指数作为基准,全球跟踪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资金则高达1.5万亿美元。早在去年,MSCI明晟公司已经开始就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向全球投资者征求意见,但纳入计划未能获得支持。
这一次,A股是否能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将给内地和香港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对A股影响有限
市场对于MSCI明晟公司公布指数调整决定已经期待一段时间,瑞银此前曾预计,若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且初步比重为5%,被动型资金将直接受到影响,即为A股带来150亿元新增资金。
“主要还是对大家心理上的影响。”瑞银证券H股策略分析师陆文杰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从新增资金方面而言,A股是否纳入MSCI新兴全球指数的影响有限,反而是H股受益可能更多,如果今年6月无缘纳入,对于市场的影响也很有限。
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总裁陈东认为,目前香港市场上对于今年纳入可能较低已经比较有共识,明日的决定对于港股市场相信不会带来重大影响;相比之下,A股市场的期待可能更多,不排除借势调整。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讨论,6月并非死限。MSCI亚太区研究主管谢征傧近期表示,目前而言,是否将A股纳入MSCI指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对于A股纳入,MSCI方面将尽可能保持灵活度,不会被6月至6月的年度周期绑死。
“比较好的方法是采取富时那种过渡性措施,”中国银盛财富管理首席策略师郭家耀认为,初期应当对A股设置较低的比重,再根据市场开放程度逐渐加码。他认为,市场目前已经有所预期,反而是如果公布过渡性措施,会给市场带来上扬的刺激作用。
相比明天揭晓的MSCI决定,兴业证券则认为,今年9月,英国指数公司富时集团(FTSE)的指数调整讨论可能更值得关注。“2014年FTSE和Russell(罗素)合并后,以FTSE Russell为基准的基金规模达10万亿美元,已经略高于MSCI的市场份额。”兴业证券指出,另一方面FTSE在纳入A股方面推进更快,而且随着仅次于贝莱德的全球第二大资产管理公司领航集团(Vanguard)出手,显示外援进场进入实质性阶段。
上个月,富时宣布启动“将中国A股纳入全球基准”的过渡计划,准备推出两个富时罗素指数(FTSE Russell)的新兴市场过渡性指数,A股在新指数中的权重将从初始的5%逐步提高至32%。 6月3日,领航集团宣布将开始投资A股,领航新兴市场股票指数基金和领航富时新兴市场ETF(交易所买卖基金)都将纳入A股。截至今年4月底,领航新兴市场股票指数基金资产规模约为687亿美元,前十大持股名单中包括腾讯、中国移动、中国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
隐性障碍
“这一次纳入的可能性不大,表面的问题还是中国资本市场没有完全开放,仍然存在一些限制,一旦纳入MSCI后,外资资金在做对冲时还是不方便。”陈东表示。
去年3月,MSCI明晟公司就A股纳入MSCI中国指数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向全球投资界征求意见时,尽管有相当数量的投资者欢迎将A股纳入的举动,认为这反映了A股市场逐步开放的程度。但同时,大部分投资者认为纳入的时机还未成熟,因为QFII和RQFII配额制度的局限性,产生市场准入状态的不平衡。此外,多种A股投资渠道有不同程度上的限制,使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上有一定难度。
投资者认为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并非所有投资者都能按自身情况,平等地进入A股市场。额度分配、资本流动限制和资本利得税的不确定性,是上一次讨论涉及的三个主要问题。
支持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声音并不少,富兰克林邓普顿新兴市场团队执行主席麦朴思(Mark Mobius)对A股纳入MSCI表示支持,他认为,海外投资者现在已经能够自由投资A股,包括A股和H股在内的中国市场前景非常好,全球也会有越来越多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增加兴趣。但涉及到实际投资,面对A股的估值水平,海外投资者还相对谨慎。
“从国际投资者角度而言,现在真正有买入A股需求的投资者并不多。”陆文杰坦言,全球大型基金确实开始考虑增加对A股或者中国的投资,但A股目前的估值偏高,海外资金态度谨慎。
陈东认为,当前A股估值偏高,实际上是A股纳入MSCI指数面临的隐性障碍,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全球配置的资金并不愿意被动追货,对于纳入投反对票的可能性也就更高。
但不可否认,A股对于海外市场的重要性已经显著提升。去年,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被否后,为了让国际投资者拥有全面的工具投资A股市场,MSCI明晟即推出根据MSCI全球可投资市场指数编制方法(GIMI)建立的独立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持有QFII和RQFII额度的国际投资者可以将该指数与相关的MSCI地区或全球指数结合,作为跟踪基准。
“随着深港通和个人QDII这些进一步放松措施的推进,有管理的资本账户开放基本实现,中国资本市场也随之逐步放开,MSCI指数纳入A股是迟早的事情。”彭文生坦言,若今年无法纳入,明年纳入的可能性将非常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A股纳入MSCI概率有多大?
2024年股市的对外开放程度会有哪些变化?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0 09:55
-
普通人投资稀土,稀土ETF该如何选?
2025-10-20 09:55
-
炒股必看10个重要指标有哪些?怎么看?
2025-10-20 09:55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