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玉米市场盘点之二:本轮周期核心因素和当前市场状态
发布时间:2020-12-10 20:45阅读:173
2020年是久违的玉米大年,价格持续上涨是市场格局多年演变的结果。为帮助投资者回顾市场走势,评估供需关系,理解政策变化,从而更准确地研判明年的市场行情,我们将撰写系列报告从不同角度来进行分析讨论。本期是系列报告的第二篇,我们来聚焦本轮周期的核心因素和当前阶段市场所处的状态。
上期回顾:2020年玉米市场盘点之一:市场走势和交易因素回顾
1.本轮周期的核心因素:临储政策调整
从2015年-2020年整个周期的视角来看玉米市场,最核心的因素还是临储政策的变化:2014年之前,不断提高的收购价刺激种植并且抑制需求,供大于求形成了巨量的临储库存;2015年之后临储收购先降价后取消,同时积极去库存,导致种植面积下降,需求爆发式增长,产销差逐年扩大,临储库存迅速消化。今年临储库存彻底消化完毕,给市场的产、购、销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未来,存在产销缺口的背景下,仍有出台支持政策、重建库存的可能。
1.1 临储收购取消带来供需再平衡
临储政策最直接的是对东北种植的影响。在实行临储收购期间,种植收益得到保证,农户大量种植玉米,最终出现2015年一年临储收购1.2亿吨的情况,统计局也将玉米产量提高到2.6亿吨水平。这一时期的平衡关系是“不断增加的产量=不断下降的需求+临储收购”。
天量库存带来巨大的存储压力,2016年临储收购取消,并伴随着供需两方面的政策调整:供给方面,出台“镰刀湾”地区种植结构调整,尽量调减非核心产区面积;需求方面,计划全国范围推广B10乙醇汽油,以补贴的方式扶持东北深加工产业。临储玉米拍卖政策方面,取消了顺价销售的政策,偏低又逐年提高的临储拍卖价格就成为当年消费期(4-9月)和次年度收购期(10-3月)的价格基准。16/17年度—19/12年度的供需平衡关系是以“不断下降的产量+临储拍卖=不断增长的需求”的形势实现的。供需方面的政策影响在此不详细展开,下文我们重点分析临储库存消化完毕对市场的影响。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节后首日见分晓:中信证券2025国庆假期收益测算出炉!
2025-09-28 10:27
-
小米17系列全面对标iPhone17系列,战绩亮眼!但仍需时间考验
2025-09-28 10:27
-
国庆金融影单:十部豆瓣高分电影▶️,让你边躺边学~
2025-09-28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