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策略】复苏预期增强,大小风格兼顾!
发布时间:2020-12-7 15:39阅读:187
一、往期观点回顾
在上周的周策略《【周策略】大幅分化下,行情反弹能否持续?》中我们谈到:“但当前市场环境下,很多股票的表现跟大盘都在脱钩,所以整体市场表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仍需寻找震荡行情中的结构性机会。从中长线角度,业绩股仍是主要方向。操作上,短线可参与市场风格的切换,但应随时做好波段的准备,且谨慎追高。”从本周的走势来看,上证指数在本周虽然依靠金融行业持续放量打过前期高点,但热点确实有所切换,前期回落较多的医药和科技出现了放量反弹,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上周策略的判断。
二、一周市场回顾及走势分析
本周市场波动有所加剧,周中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征。本周最大的看点在于市场对维持了五个月的箱体上沿展开反复冲击,并于本周三上午正式突破3458点。医疗保健、金融等板块表现较为突出。综合来看,市场虽然突破了前高,但做多动能并未得到有效激发,板块轮动速度较快,个股操作难度依然不减。下面我们对本周市场作一简单回顾:
周一市场延续了上周五尾盘的强势,银行板块带领大盘冲关,但反弹在距离箱体上沿3458点仅2个点的位置戛然而止,此后逐级回落,市场人气遭受较大打击。但随后周二市场卷土重来,在金融、科技、医药的轮番冲击下,市场人气恢复,但仍未能攻下3458点。周三市场对前高展开第三次进攻,终于在午盘前完成了突破,指数也创下了2018年2月以来的新高。周三午后至周五的两个半交易日,市场均出现缩量窄幅震荡走势,这说明多空双方对于后市的分歧有所加大。对于这样的走势投资者不必感到意外。市场已在3200-3458箱体之中震荡五个月有余,多空双方在此狭窄空间内激烈博弈,任何一次向上的突破都可能意味着空头的强烈反扑。
以下是影响近一周市场的重要财经信息:
11月27日,沪深交易所同日发布各自的“转板上市办法”并公开征求意见。
11月27日,沪深交易所发布公告称,沪深港三所已就同步扩大沪深港通股票范围达成共识。其中,科创板股票纳入沪深港通标的范围。
11月27日,包括工行、建行、农行、交行、招行等在内的五家银行均就账户贵金属做出风险提示,并暂停相类账户的新客户开立。
11月30日,人民银行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500亿元逆回购操作。
11月30日,统计局:11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2.1% 连续9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12月2日,美国众议院本周可能会通过关于限制中国公司在美上市的议案。外交部:反对政治打压。
12月3日,韩正: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12月3日,商务部:支持加快集装箱回运 支持集装箱制造企业扩大产能。
(一)市场整体表现
本周主要指数悉数收涨,且涨幅均超过1%。其中,代表科技的创业板综、中小板综、中证500等指数表现较强,而代表权重蓝筹的上证50、上证综指等表现略逊一筹。这说明随着市场回暖,科技股的高弹性特征开始显现(见图1)
图1: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通达信
(二)板块表现
从行业板块表现来看,本周医疗医药板块实现超跌反弹,两板块周涨幅均超过5%。此外,食品饮料、软件服务等亦有不俗表现。医药、科技、消费这三条好赛道再度得到了资金的认可。(见图2)
图2: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从概念板块涨幅来看,与疫情相关的板块(疫苗、血液制品)涨幅较好,半导体硅片、Micro LED等涨幅居前。(见图3)
图3: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三)市场资金流向
本周北向资金四个交易日净流入、一个交易日净流出,当周总体实现资金净流入245.40亿元。纵观10月中下旬以来北向资金的动向我们可以发现,北向资金在经历了年内第二次流出过程后,目前已开始逐渐回流市场,北向资金面的拐点基本确认出现。(见图4)
图4:
资料来源:wind资讯
融资余额方面,随着市场近期的回暖,代表风险偏好资金的融资余额亦出现攀升。截至本周,融资余额保持在1.47万亿元左右的规模。(见图5)
图5: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四)个股表现情况
本周个股涨多跌少,两市2391只个股上涨,1597只个股下跌,绝大多数个股本周集中在±3%以内的涨跌幅中,证明个股波动不算剧烈。(见图6)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五)本周重要经济数据
1、中国官方制造业PMI指数
2020年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恢复性增长有所加快。(见图7)
图7: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三、技术论市
核心观点:上证指数本周打过前期高点 创业板指周线收出阳包阴
本周A股出现震荡上行,上证指数放量打过前期高点3458点后开始震荡,创业板指数也同步缩量出现反弹。本文从创业板指数和上证指数的不同周期进行技术分析,帮您梳理并预判未来指数运行方向。
首先,我们先看看上证指数周K线走势。
上图是上证指数周K线图,本周指数周K线打过今年7月的前期高点—3458点后收周小阳线,这个高点的打过打开了上证指数周线上行的空间,未来量能只要不萎缩太多,则指数还将保持上行趋势。
其次, 我们看看创业板指数周K线。
上图是创业板指数周K线走势,创业板指周K线本周收出阳包阴K线组合,指数周线也再次触及前期周上行通道上轨。创业板指数周线下周应该还有冲高趋势,创业板指数目前整体而言依然是平台式的震荡盘整,这说明资金目前在这里认同的一致性很高,除非指数放巨量拉升,否则指数围绕周上行通道上轨震荡盘整为主。
最后,我们看看创业板指数60分钟K线。
上图是创业板指数60分钟K线走势,创业板指数60分钟从近期低点开始逐渐放量上行,但最近量价出现明显背离—指数上行、量能萎缩,未来关注指数触及60分钟前期顶部压力位时能否突破,如果放量突破,则还可以适度看多;若缩量上行后触顶回落,要注意短线波段。
综上所述,A股在上证指数打过3458点后出现震荡盘整,市场风格有切换的迹象,创业板指数出现周线转强的迹象。未来量能是制约两大指数上行的重要因素,重点关注量能变化对市场影响,特别是关注创业板指数能否出现持续放量上行,同时谨防持续缩量带来的短期回落。
四、近期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
我们认为,近期行情走势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一)、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二季度后,全球经济整体呈现逐渐复苏态势,国内疫情控制良好,经济运行也稳步恢复,但海外疫情时有反复,10、11月份再度严峻,使得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出现了一定变数。从海外经济数据表现来看,美国经济复苏形势相对良好,景气指数创五年内新高,欧洲复苏势头受到阻碍,服务业恢复偏弱。整体来看,我们认为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可能适度放缓,后续疫情以及疫苗的进展需要重点关注。
(二)、经济数据印证
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1月重要经济数据,中采制造业PMI超预期,可见制造业企业处于被动去库存向主动补库存转变,顺周期逻辑继续强化;财新制造业PMI数据超预期增长,代表了更广泛的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也在持续修复。综合来看,11月PMI经济数据印证了国内经济内生动力的不断提升,增强了国内经济持续复苏的预期,对市场构成基本面支撑。
(三)、货币政策基调
11月底央行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今年以来央行已推出涉及9万亿元货币资金的货币政策应对措施,前10个月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让利约1.25万亿元。对于后续的货币政策,报告也提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再加上此前易纲表示,2021年GDP增速回升后,宏观杠杆率将会更稳一些,货币政策需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适当平滑宏观杠杆率波动,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我们认为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货币政策或将逐步回归正常偏中性格局。
(四)、解禁与减持压力
临近年底,大小非解禁和减持对于资金面的压力需要关注。从大小非解禁规模来看,12月解禁规模约为5086亿元,较11月份有所增加。从大小非减持规模来看,11月份净减持规模为854亿元,较10月份也进一步加大。整体来看,产业资本的减持规模仍然较大,特别是下半年以来的减持力度明显大于上半年,12月份解禁规模处于年内较高水平,预计产业资本仍有持续减持动作,或将对年底的市场资金面构成一定压制。
五、下周行情及操作策略
综合来看,近期的市场主线分化严重,热点轮动快速,大金融,周期以及成长板块轮番领涨,此前判断的市场中期震荡向上的趋势基本得以保持。从基本面角度来看,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超预期再一次印证了国内经济持续复苏的态势,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预期也较为明确,A股韧性凸显,市场风险偏好升高,北向资金增配A股的趋势相对确定。不过,扰动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如海外疫情反复拖累全球复苏进程、国内大小非持续加大减持力度压制市场资金面等,预计后市大盘将继续呈现震荡格局,结构性分化行情延续。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在当前结构性行情下,投资者不宜盲目操作,应更加关注个股的自身逻辑,大小风格兼顾,选择主线板块中的优质标的布局并静待市场机会。配置方向上,可关注以下四条主线:一、经济复苏主线可重点把握,受益于经济复苏的顺周期板块也依然存在投资价值,看好有色、电力、军工、大金融等板块;二、“双十二”购物节即将到来,消费需求有望得到释放,可留意电商、零售等板块的布局机会;三、在国内经济持续改善的大环境下,“十四五”规划主题可持续跟踪,尤其是政策预期较高的新能源、军工、集成电路板块及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四、长期来看,科技和消费仍将是未来市场的投资主线,等待盈利预期和盈利确定性上升后的下一轮投资机会。
来源:中信建投优问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