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INE国际铜上市表现及后市机会展望
发布时间:2020-12-2 08:07阅读:167
本文是应邀参与由上海钢联与上海期货交易所联合主办的中国第一届铜产业云峰会的演讲稿。
本文主要内容:
1、INE国际铜与沪铜、LME铜之间的价差维持在300-400元左右,短期价差难以收敛。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估值方法放大、交割标准不同、流动性补偿效应。其中交割标准、流动性补偿效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磨平,价差收敛。
2、无论从市场的宽度、深度还是弹性来看,INE国际铜的市场微观结构仍需优化。
3、铜市一直都在创造。2020年是一个千年难遇的一年,是分化的一年。中国和中国以外地区表现迥异,我们预计21年将重回正常的轨道当中。但也有创新:首次出现中国的消费增速落后于海外市场增速。简单地讲,消费西移。但这不是一个趋势。这只不过是历史长河的中一个小波涛罢了。
4、究其原因,疫情导致中国和海外市场宽松政策路径不同、有效控疫的时间不同导致:海外宽松主要落脚在居民,中国宽松主要落脚在基建、工业,导致的结果就是全球生产落后消费,中国生产快于海外生产。这是20年的因,也是21年的果。
5、今年矿山减量,有偶然因素,也存在必然因素。必然因素例如新项目的缺乏、现有矿山的过渡生产阶段以及偶然因素例如疫情导致中断率上升的影响,共同导致了今年的供应减少。随着疫情的控制,其影响逐渐减弱(无论疫情是否有效推广接种,方向是肯定的),尤其是对铜矿生产影响最为严重的南美。
6、据我们的统计和估算2020年10月全球铜矿供给2054万吨,同比下降2%,较年初预估下降116万吨。21年可能实现同比增加4.8%,产量2150万吨左右,首次超过2100万吨;南美20年同比下降5.5%(49万吨),21年增加9%(78万吨),超过900万吨,达912万吨。
7、废料年底的反向替代效应更强:年底这一效应估计会有所加强,因为目前政策青黄不接,再生铜铝进口资源政策未能有效落地,配额断崖下降,废料短缺仍将持续。
8、海外价格高位之下供应端无虞。再生资源进口政策落地进口政策无虞(可能要到Q2之后)。
9、硫酸胀库可能中短期不再,最早可能要等到22年年初了。但长期来看,硫酸胀库将成为常规操作。因为冶炼产能的扩张速度是远大于小于消费的增长速度的。
10、回过头来看今年的消费:增量来自于中国的基建+房地产+制造业(出口),海外来自于美国居民新一轮加杠杆。后期的可持续性存疑,但中短期维持问题不大。中国面临着政策转向,无论是从信贷脉冲、社融滚动求和同比来看,高点已过,拐点大概率在年末或者一季度初;美国新一轮的加杠杆非常快,目前这一波无论是增速还是高点均已经超过了08年的水平,其次违约率在爬坡,后续值得警惕。
11、20年矿短期依然短缺,制约产出放量,副产品硫酸、贵金属是一利好,支撑冶炼利润,产出温和增长。21年将迎来高速增长;
12、宏观上,通胀,强烈的通胀预期,再通胀交易逻辑。目前从我们的指标跟踪上来看,再通胀的交易接近尾声,接下来可能高位震荡一段时间,然后下跌。
13、另外从股权和债券的交易通胀逻辑上来看,每一轮加息周期200个基点,目前本轮加息已经200基点有余(1.4%-3.5%),利率再上行的空间有限;权益市场再通胀交易相对于债市已经有些超调,不建议加仓,等待拐点出现。
14、总结来看,高点可能还将创造,但上行空间有限,波动加剧,轻仓短线交易为主,等待转势。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债券基金收益排行榜,谁是最强“蛋王”?
2025-03-17 16:35
-
315 黑天鹅突袭!这些股票开盘跌停,你的持仓中招了吗?
2025-03-17 16:35
-
华为海思概念股逆势涨停!这把科技火苗,散户该不该追?
2025-03-17 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