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担忧输入性通胀吗?
发布时间:2020-12-1 20:08阅读:323
上周,多数工业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其中有色金属铜、锌、铝环比分别上涨2.5%、6.1%、2.4%,布油环比上涨5.1%至44.96美元/桶,化工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2.4%。大宗工业品价格上涨提振了周期股的情绪,同时也引发了明年出现输入性通胀的担忧。目前美国耐用品和非耐用品消费在财政转移的支持下基本恢复正常,但服务消费和工业生产仍然受疫情的影响,需求正常但供给不足导致零售商、批发商和生产商的产成品库存都处于历史低位。明年疫苗大规模接种后,工业生产的产能利用率大概率恢复,带来生产商的原材料补库存。而近期疫苗的研发成功让市场提前预期了这一情形,因此工业品价格在明年补库预期的带动下出现同步上涨。以上情形对应的是生产商的补库存和工业品价格的温和再通胀,我们认为疫情后全球工业品价格出现大通胀的概率很低,原因是疫情期间大幅增加的债务负担会抑制企业资本开支的上升。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的统计,今年全球债务增加了15万亿美元(至277万亿),全球宏观杠杆率(债务占GDP比例)上升了45%(至365%),其中非金融企业的债务上升最多。疫情之后,非金融企业可能面临短期债务到期、流动性溢价和信用溢价上升、经营性现金流恢复较慢或不足这三个问题。如果其中两个问题同时出现,企业会有去杠杆的压力,如果三个问题同时出现,企业可能面临债务违约或破产。对于疫情期间大幅加杠杆的企业而言,疫情之后面临的是如何改善资产负债表,而不是大幅增加资本开支。从居民消费的角度,IMF研究表明疫情对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影响大于高收入人群,而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拉大了不同阶层的贫富差距。由于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倾向更低,贫富差距拉大的结果是抑制整体消费倾向的提升。另一方面,居民在疫情后也将面对疫情期间推迟偿还的有息债务集中到期,并要确保工作收入的现金流持续稳定,而不是立即将储蓄转化为消费。因此,从企业资本开支和居民消费倾向这个两个方面都不支持疫情之后大通胀的出现。归根结底,这场疫情是否带来了全球总需求的扩张?答案是没有,疫情之前的总需求不足和潜在增速回落不可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流行所扭转。疫情是趋势的加速器和问题的放大器,加速了产业线上化和债务货币化的趋势,也放大了贫富差距和社会阶层分--裂的问题。所以,我们认为不必担忧明年中国经济的输入性通胀风险。明年中国CPI的中枢将受生猪出栏大幅回升对食品价格的压制,同时服务业恢复会带来核心通胀的回升;明年中国建筑业投资回落、制造业投资回升,对PPI会产生结构性的影响,但海外生产商补库带来的温和再通胀并不构成输入性通胀的风险。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你好,尊敬的投资者,网上股票开户是一种安全、便捷、高效的开户方式,只要你选择正规的证券公司,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和设置复杂的密码,就可以保障其安全性。首先,选择正规的证券公司很重要,证券...
输入性通胀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输入性通胀就是指外部资金流入、商品流入导致本国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比如说:2020年全球受到新冠病毒的影响,各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中国控制疫情领先于世界,很多企...
强制结汇制度与输入型通胀是什么关系?
简单点说,就是出口企业所收的外汇必须按照当日的银行买价卖给银行。在强制性结汇制度下,出口企业不再有外汇帐户。卖给银行外汇所得的人民币只能进入该企业的人民币基本帐户。
货币和财政刺激力度空前,美国通胀风险与债务担忧均加剧?
您好!货币和财政刺激力度空前,美国通胀风险与债务担忧均加剧;①经济学家认为在空前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推动下,通胀风险正在加剧,并且他们对政府债务相应激增的担忧越来越大。据全美商业...
央行逆回购400亿持续输入流动性 货币宽松将持续
持续向市场输入流动性央行昨逆回购400亿元 机构预计未来数月货币宽松环境仍将维持 昨日央行继续在公开市场开展逆回购,持续向市场输入流动性。自6月下旬以来,央行已通过多种方式向市场提供流动性总计2-3万亿元。当前资金市场利率维持低位,但低利率向中小企业传导仍需要时间。考虑资金外流,以及猪肉价格反弹或...
对于通胀的担忧
管清友指出,访谈对短期通胀的情况没有下结论,但关注到了,而且提出了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措施,因此,对于通胀的情况还需要观察。 “现在对于通胀的观点是有分歧的。必须明确的是,流动性过剩。”管清友续指,今年以来,在资产流动中确实出现了“脱虚向实”,而这会不会走到消费品价格是需要密切关注的。 管清友认为...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
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节后首日见分晓:中信证券2025国庆假期收益测算出炉!
2025-09-28 10:27
-
小米17系列全面对标iPhone17系列,战绩亮眼!但仍需时间考验
2025-09-28 10:27
-
国庆金融影单:十部豆瓣高分电影▶️,让你边躺边学~
2025-09-28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