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行情继续关注两大风口:有色+汽车
发布时间:2020-11-23 15:56阅读:206
11月行情只剩最后一周了,年底行情往往属于存量博弈性质,固然有一些结构性机会,不过热点切换也较快,增加了操作难度。
在上周我曾提出了观察A股中期行情的两大“变数”,目前都没有进一步的进展,A股依然维持窄幅震荡格局,只不过上证指数明显强于创业板指数。主要原因是创业板的两大核心板块:医疗和科技都经历了一轮“杀估值”的过程。对于月底最后一周的行情,我的看法还是重个股,轻指数。大盘指数上下两难,很难有实质性的突破。
我们一定要重视那些明显强于大盘的板块,以及那些正在风口,资金正在涌入的板块,这些结构性机会是年底为数不多的赚钱方向。
先简明扼要给出观点:
1、周期股、白酒股、汽车股、港口航运股是近期的亮点所在,受益于经济复苏预期的增强,前期滞涨的低估值品种也开始在年底阶段的奋力追赶。大机构一方面在前期获利颇丰的品种中择机抽身,一方面则在未来心仪的标的上大肆买入。
2、由于疫情期间整个欧美货币和信用扩张达到历史较高水平,一旦疫情缓解,前期释放的货币和信用转化为实际的投资、消费需求,则未来一年的通胀水平可能会超预期。对应的通胀链投资机会值得关注,其中明年上半年最大的投资机会可能在大宗商品上。A股市场近期有色资源板块的频频拉升动作,也可以视为对“后疫情时代”通胀预期的反应。
3、关于信用债的问题,短期而言,信用事件可能使得央行呵护市场流动性,使得年末货币市场利率可能会有所回落。但从未来政策走向来看,央行还是着眼于宽松政策的退出,控杠杆、稳货币,是未来的趋势。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吹风了两个观点,引发市场的关注:一是债务周期与经济周期错位,应坚决降杠杆以防债务破灭。加杠杆有多快乐和疯狂,以后去杠杆就有多难。为了应对疫情而宽松的信用,也要开始进入防风险的阶段。像2018年那轮去杠杆的激烈程度应该不会出现,但控杠杆是必须的。二是已经到了研究宽松货币政策有序退出的时候。
对股市而言,货币信用环境的转变决定了股市短中期机会容易产生,但长线大机会不容易酝酿。结构性行情已经成为A股“新常态”!
4、海外最大的风险事件——美国大选,依然是待决状态,吃瓜群众还得继续等待最终的结果。这不仅是决定谁当选总统,也会影响美国未来的内政外交,对全球金融市场也会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我们也不宜妄加猜测,时间会告诉我们最终的结果。短期海外因素对A股影响有限。
存量博弈下的结构性机会,还是要选逻辑比较正宗,持续性比较强的方向。主要关注2个方向:一是有色资源,二是新能源汽车,当然还要看具体的细分领域。
(1)铝和钛,属于弹性最大的细分行业。
(2)有机硅,有机硅下游涵盖建筑、电子电器、电力新能源、医疗及个人护理等领域,建筑行业“旧改”的持续推进,电子电气行业半导体、5G的加速发展,光伏、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升温,都为有机硅带来需求方面的利好。
拿合盛硅业来说,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工业硅产能国内排名第一,有机硅产能排名第三,产能53万吨(市占率约为15%),和方大炭素的相似点是:名称辨识度很高,提到方大炭素就知道炒石墨烯,提到合盛硅业自然炒的就是有机硅。
(3)新能源汽车现在主要炒作的是整车板块,这个方向过去两年超跌严重,有一批低位低估值的股票,现在都“咸鱼翻身”了,实际上也是汽车板块内部的高低切换。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