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周期银行股能否再掀一波行情?
发布时间:2020-11-20 22:22阅读:313
近期一直处于低估值的银行板块,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较低迷行情之后,迎来了一波反弹,市场对于银行板块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信用风险事件对于银行股产生了什么影响?历史经验中的12月底的蓝筹行情会延续吗?银行股未来的走势该如何展望?
11月20日下午,华宝基金指数研发投资部总经理胡洁对话海通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林加力,通过万得3C会议在线分享了对银行板块的看法。
以下为会议内容实录整理(部分),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核心观点
1
每一波银行的上涨行情中,背后催化原因不一样,年底的这波行情是多个因素共振下的结果,包括大的市场环境、货币政策的收紧、利率的上行,实际上也对顺周期板块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2
永煤等信用债违约事件的风险其实并没有那么大,主要是情绪面的影响,不能单单只看这个事件类别的影响,要去关注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企业亏损状况等因素。
3
银行股的一个特性就是顺周期,利率和经济都往上走的时候,银行股就比较好。
4
从商业银行出发,投资银行股的时候,从几个角度来考虑:第一是银行所处的区域非常重要,中国的商业银行业开设需银保监审批,银行占得比较好的区域,一般可以一直在比较好的区域经营;第二是银行的企业治理差异比较大;第三是所能提供的服务、效率以及创新意识,差别非常大,有强者恒强的规模效应。
胡洁:全球的低估值、高股息资产最近出现明显的回暖,中证银行指数在10月份以来出现了一波拉升,整体上涨幅度达到了10%左右,银行ETF成交额也出现了明显的抬升,海外的银行股,包括美股和香港的银行股近期也普涨了15%以上,如何看待银行的这一波行情?
林加力:对于银行股,因为基本面变化比较慢,所以我从一个更大的市场来看,三月份以来,经济数据已经开始修复了,按照历史规律,经济数据修复之后,银行股应该会上涨。今年的话从4月份到现在,银行股上涨比较明显跑赢行业的(时候)其实就有三次,一次是在6月底7月初的时候,因为大家看到二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了,所以去交易银行股;第二次的话其实是从9月底开始到10月的前半个月,那时候银行股的超额收益很明显,银行的业绩开始恢复了。
大概最近一两周,中证银行指数又创新高了,这波的理由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点是因为10月初的时候,疫苗出来了,对全球市场、对价值股的看法有比较大的变化。
第二点是美国大选落地了,现在我跟海外投资人交流的时候,他们主流观点是要做多价值股,适当减一些生产股,我们今年市场基本上也是按照这个来反映的。
国内来看,9月份10月份经济数据持续超预的,比如我们的工业增加值的增速恢复到了6.9%,增速跟疫情之前的去年12月份的增速一样,地产和投资数据如果看当月的增速已经到了10%以上了,增速比较快。
10月份的数据在11月份发布之后,对银行股就会催化,而且最近我们的货币政策的态度略微有一点变化,市场的利率开始向上走了,虽然说从6月开始履约向上走了,但最近利率向上走的速度相对前一段时间比较快。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对银行比较有利,因为货币政策收紧利率向上走的时候,对金融股就是一个很明确的利好。
这一点可能很多投资人并不是特别清楚,误以为货币政策收紧对银行是利空,实际上是利好。因为银行是一个顺周期行业,货币政策收紧本身代表了我们制定政策的那些部门,判断我们的经济变好了,基于我们看到同样的经济数据、同样的事件,结论应该一致,所以利率上行首先对顺周期行业有利。
另外,银行本身是经济体的债权人,利率上升对债权人有利,所以我们看到这一轮的银行股上涨背后有很明确的逻辑,概括一下,一个是新冠疫苗,一个是美国大选,然后我们国内经济的数据变好,现在也预计海外经济要开始复苏了,到时候可能是中国和海外的共振,再加上我们政策的变化,导致市场整个风格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银行股未来的行情应该可以继续看好。
目前来看,我们经济恢复的动能还没有衰竭,市场利率应该也还会再向上走,银行的业绩也会进一步恢复,所以现在这个时点可以继续积极看多银行业。
胡洁:近期的信用债市场违约事件发生的频率比较高,像10月23号的华晨,11月10号的永煤,这些信用违约事件也引发了市场比较强硬的市场情绪,有一波杀跌。银行是债券市场最大的持有机构,资产的质量和整个的盈利能力可能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市场普遍也比较关注这个问题,这样的风险事件对银行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林加力:我先讲一下基本结论,商业银行业现在的信用风险其实在逐步下降。
大家可能对永煤违约这件事情的争议和分析不仅仅在于还款能力,更多的争议在还款意愿,对于二级市场的债市投资人来说,他们有能力去分析还款能力,但没有能力去分析还款意愿,所以造成了一些情绪上的恐慌。
后面如果恐慌情绪能平复,其实市场会恢复正常,现在经济体实际的信用风险如何?以债券市场违约的情况来看,实际上今年的信用违约数量比去年少很多,同样也比2018年少很多,金额的话也还比前两年少,跟前两年比信用风险下降了。
第二个各项垫款,大部分投资人可能不太清楚,垫款是银行做一些表外承诺业务,比如票据保函信用证这个业务,如果企业发生了违约,银行需要帮忙垫付资金,因为银行提供了一个担保承诺,垫款的同比增速在今年疫情发生之后有小幅度的上升,但是没有超过5%,从4月份之后逐月下降,到今年9月份的数据是负7%,垫款的余额比11年9月份要少7%,银行业面对企业客户做这种信用担保类业务的时候,发现企业的信用风险也在下降。
再看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加帮助类贷款的数据,虽然不良贷款率在今年因为疫情之后,银行多确认了一些不良,但是不良贷款加上帮助贷款之和比去年底的比例少了0.26%,就是不良贷款率下降了0.26%,降幅很大。
最后看我们企业的财务数据,比如统计局有关工业企业的总资产和总负债,这两项相除就是我们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在2012年之后逐年下降,今年新冠之后也没有提高。我们看每个月的亏损金额除以工业企业所有的权益,会发现比例在今年6月份创了近十几年以来的历史新低,然后7月、8月、9月也还是在低位,企业的亏损状况其实也不严重,只有在今年2、3月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这个数据到了比较高的位置,但4月份之后就快速下降,6月份之后已经接近历史最低位的位置,所以企业的亏损状况其实也处于比较好的位置。
现在我们经济体的信用风险相对前两年是比较低的,这一次的信用债事件的发酵,其实主要是信用债投资人的情绪上涨,所以对于商业银行接下来的资产质量的表现我比较有信心。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0 09:58
-
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三位得主荣获825万奖金,究竟研究的啥?
2025-10-20 09:58
-
主播、骑手、网约车司机收入全面裸奔!10月起你的个税这样算
2025-10-20 09:58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