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人生】从持续亏损到稳定盈利, 投资需要好的心境、眼光和格局
发布时间:2020-11-17 20:59阅读:144
初期还是新手的他交足了“学费”。然而,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他越挫越勇,只是将这些亏损视为投资中的必然付出,但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在付出大量金钱、时间、精力后,他仍然收获甚微,其间的迷茫焦虑和自我质疑让他感到非常痛苦。
“学习来的各种交易方式大都失败或收效不大,同时还在重复犯着交易上的各种错误,加之那时经济上出了困难,所以觉得交易太难,感觉看不到方向了。人最怕没有希望,当时压力非常大。”杜军感慨说。
从少亏、不亏到少盈、大盈,有人称之为交易成长,而在杜军看来,这其实是自我认知的提升以及个人性情的转变。整个过程,不仅是金钱、精力的投入,更难熬的是时间的投入,所经历的都是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折磨。“走出来了你就是这个行业的翘楚,走不出来你就是这个市场的牺牲品。”见过很多期货交易者,他认为自己还算是幸运儿,因为还有太多人从事了六七年交易仍然持续亏损。
很多时候,从事交易不仅需要付出金钱、精力和时间,而且需要一些悟性和格局。在杜军看来,这种悟性和格局部分是后天养成的,一言以蔽之即王阳明的“事上练”。“事上练,练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的内心。交易没有捷径,是要靠日常点滴累积,多从每一笔成功和失败的交易中总结并修正,不仅要总结失败的教训,而且要总结成功的原因。”他解释说。
在那段低谷的日子里,他苦心钻研,从实盘中不断总结,确定了“波段操作、复利开仓”的交易手法,并逐渐降低交易频率,慢慢在失败中重建自己的交易系统。经历了大量研究和请教学习之后,他终于开始扭亏为盈,在2016年渐渐走向稳定盈利的道路。“‘返璞归真,大道至简’是我投资策略的基本写照,虽然简单,但却浓缩了众多人生哲学和交易锤炼。”杜军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投资很多时候不需要太复杂的操作体系,更多是需要好的心境、眼光和格局。
他一直认为,投资分析和交易决策是两件事。投资分析是基于经济的基本原理从供需矛盾出发,实际交易的思考则是基于博弈。“期货交易是一场零和游戏,市场本身不产生利润,金钱是从亏家向盈家转移。因此,在交易时,除了思考基本面外,更多应从对手立场去看待当下价格和盈亏变化。”他总结说,进可攻,退可守,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具体交易策略的制定中,他喜欢融合一些军事战略思想,将一次交易类比为一场战争,战争前的各种准备非常重要,包含战争评估、战争准备、敌情侦察、战略战术,所有的事情都要提前部署和安排。他举例说,在市场中寻找一个大的趋势性机会,然后充分研究这个机会的可行性,结合自身条件去评估交易的胜算,若有一定胜算,再去具体谋划交易策略。有了想法后,就要去验证这个想法以及所搜集信息的正确性,这时可将极小一部分资金投入市场验证想法的正确性。如果认为安全性相对较高,遇到适合的机会就大举建仓,时刻跟踪变化;如果风向发生变化出现亏损,则第一时间撤出主力资金,直到遇见相对安全的时机再入场。
金融市场永远与不确定性和风险相伴而生,没有不确定性和风险,就没有金融市场,所以任何金融产品都存在不确定性,在管理交易风险时,杜军认为,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主动预估、测试、设计可能存在的最大风险。其中,资金管理是风险管理的根本,养成出金的习惯,把不能承受风险的资金放在市场外面。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