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货的起爆点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7 20:35阅读:757
导读:本文从基本面分析与技术分析出发,对商品期货中的起爆点进行研究,由此衍生出一套期货交易方法。该方法将“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两者结合,以单根标志性K线出发,对价量时空进行扩大分析,辅之以平台突破的技术方法,最后以商品期限结构作为最终佐证。从而抓住该品种大行情的爆发点,本文最后以近段时间具有该性质的品种进行简单的案例分析。
本文较为繁琐,嫌烦者可跳阅,或移步文末总结处。
本文的前提依旧是:金融为实体服务,期货为现货服务。
全文总结图如下:
正文开始!
一、基本面研究与技术面分析
期货市场中,很多人会割裂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正如很多人无法做到将期货和现货两者互通一样。
擅长技术分析的交易员们通常觉得基本面分析节奏太慢,一切产业信息其实早就已经在盘面显示出来了所以根本就没必要进行基本面的研究,正如大部分产业消息都是滞后于商品价格反应那样,我们能看到往往价格在大涨之后研究员们才发文称商品基本面情况改善。当然,擅长基本面分析的交易员们就会觉得纯粹的技术面分析实在是太魔幻而且无厘头,就如数浪一样:无论怎么数,结论都是对的。亦如动不动就跟你扯什么天机玄学之类的,着实让人感觉站不住脚。
但上述内容在交易市场上,都是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交易的周期不同。根据个人的理解去判断,交易的周期决定了交易的方法。短线拼概率、中线拼技术、长线拼眼光。
所以这就导致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基本面交易员——做短线的往往搞技术分析,做中线的往往搞供需分析,做长线的往往进行成本分析;
技术派交易员——做短线的往往看价格动能,做中线的往往看K线形态,做长线的往往看价格趋势。
但这都是没有错的,都可能赚钱,也都会面临亏损,毕竟市场是公平的。
所以我们能不能找到一座桥梁,搭建连接起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这两端。
技术分析就像十八般武艺一样,里面种类多且齐全,各类刀枪棍棒都有。但很少人能够十八般武艺都精通,正如会刀枪的对棍棒可能就不是那么熟练一样,而且刀里面又有分类。所以我们能看到,真正的技术分析者:他们具备的技术能力不是广泛的了解,而是个别技术体系的极致运用。也就是说,每一套技术分析方法,都是有他的合理性存在,如何把这一套技术分析理论转化在个别商品上且持续的改良和完善,才是最重要的;等这一套体系在多个商品上都能够使用的时候,就形成了技术分析的共通性,很多人将其称之为“盘感”。
所以我们能发现,真正的技术分析专家,他们所做的品种其实并不是非常多,他们所运用的技术分析方法也不会太花哨,更多的是夹杂了自己对该商品的理解和对当下市场的解读。也就是说:他们通过这类的技术分析也可以清楚的知道当下市场的一个基本状况。也基于此,他们也能根据电脑观图做分析找到入场出场位置。当然,技术分析的另一个重大作用在于此:技术分析提供了一套市场操作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我们可以选定入市和出市点,确定风险和报偿之比,以及设置止损出市的水平。
其实基本面研究也是一样的。也是可以有固定的模式固定的体系,有的人将供需平衡表作为基本面分析的灵魂,有的将库存分析的变化作为基本面分析的重要指南,也有二维三维的综合了“库存+利润”、“成本+利润+库存”的分析方法。但说到底都是对某一商品本身实际情况的了解和跟踪。同样的正如“库存、利润、成本”这些特征一样,也是很接近商品的现状。但是纯粹的基本面分析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个人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入场出场时机不好把握。一是基本面数据来源的可靠性程度,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获取一手信息;二是基本面数据的量化本身就是一个问题,究竟是看存量数据还是看边际变化情况也是值得研究员和交易员去衡量的。
所以在此认为,无论是技术分析还是基本面分析,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渠道去认识当下商品的情况,找到当下商品的矛盾点,寻找交易机会。但是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最大的区别就是:基本面分析是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而技术面分析则是自上而下的分析方式。也就是说,基本面分析是从已有的底层逻辑再往上演绎推理,从而判断出将来形式的可能性变化;而技术面分析则是在假定的结论的前提下,对事实的进一步验证,进而去推断行情的运行情况。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做基本面研究的会觉得那些技术面的华而不实,不实在且站不住脚;也能理解为什么做基本面分析的会觉得那些做基本面的效率低、节奏慢;其实就是为了得到同一个结论的不同的出发点。
所以我们是可以找到一座桥梁,搭建连接起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这两端。
在此,个人觉得:
这座桥梁一端是技术面分析——突破理论;
桥梁的另一端是基本面研究——结构理论。
结构理论跟踪基本面情况的变化,对商品顶底进行合理性预测,对商品价格动能进行分析;突破理论寻找交易的入场点和合理的进行资金管理。
二、突破理论与结构理论
通过技术分析,我们只能确定当下是否满足买入或者卖出的条件,而无法看到行情是延续还是反转。技术分析手段仅仅提供买卖信号,而无法判断行情的持续性。行情能否继续延续,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看基本面是否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所以在交易过程中,交易者既需要学习如何使用技术分析,也需要对基本面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选取连接基本面和技术面的之间的桥梁是【突破理论】和【结构理论】。突破理论作为满足买入的条件,提供入场信号和止盈止损位置;【结构理论】作为行情能否持续和行情是否转变的依据。
1.突破理论
平台突破理论是形态理论中的一种,形态理论是技术分析中的一个大类。技术分析方法门道很多。种类丰富齐全,比较有代表的比如K线分析、切线分析、形态分析、道氏分析、波浪分析。但说到底都是基于价格波动和成交量来做的一个推演。比如,用价格涨跌幅和成交量的变动来对行情的量能进行划分,利用每日或近期波动率来衡量市场热度,利用近期涨跌天数来判断市场情绪,利用多日均线来预测市场中长期趋势。
技术分析中的平台突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博弈论,期货市场本身也一个博弈市场。博弈最终就会有结果,诞生赢家和输家,胜者赚钱败者买单认输这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对应的平台突破理论属于结果型理论,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其实就源自于双方博弈的过程。按照基本面的一般分析模型,博弈的哪一方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一般就能在博弈中胜出。但从技术面来看,则主要是通过由K线构成的图形的形态去推断博弈已经进行到哪一步了。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如何在庄股起爆点附近入场?
牛股起爆点有什么特征?如何才能买在牛股起爆点?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