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第六险”!
发布时间:2020-11-13 17:42阅读:680
社保第六险来了!
9月16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发文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
长期护理险就是未来的“第六险”,继医疗、生育、失业、工伤和养老5大险种后,政府强制保障实施的独立险种。
“五险”变“六险”是好事,但大部分小伙伴还是一脸迷茫。
-
为什么要把长期护理险纳入社保?
-
我们要多交钱吗?
-
今后养老全靠它?
01
为什么要把长护险纳入社保?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活埋瘫痪母亲”事件令人发指。
马某说由于母亲经常大小便失禁导致家里臭烘烘,给他造成较大心理压力,无论什么原因,马某的行为都不可原谅。
但悲剧背后,体现了失能老人照顾的现实问题。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2.54亿,其中失能老人超4000万人。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一旦失能,意味着吃饭、穿衣、上下床、走路、洗澡、上厕所这些非常简单的日常动作都难以独自完成,需要别人帮忙。
父母不能独自生活,作为子女,自己照顾,可工作怎么办?
请人护理?某养老机构的护理费报价:“半失能老人每月护理费用是6000元,全失能老人大约在7000至8000元,失智老人护理费接近万元”。
对普通家庭而言也是一笔极大的开支。
面对这样的困境,长期护理保险应运而生。
02
我们要多交钱吗?
长期护理险有用吗?能保障我们什么?
上海的89岁的陈阿婆,患有帕金森、生活不能自理。
每周有5天护理员都会到家里为她提供一小时的专业照护服务。
上门医疗照护的费用是65元1小时,长期护理险支付90%的费用,阿婆自己只需承担6.5元。
就在2019年,上海试点的长护险,已经帮助失能老人近50万人。
长期护理险本质就是解决“护理费”问题的。
1、谁能享受长期护理险?
在试点范围内的参保人员,经当地部门评估认定才可享受相关待遇。
2016年,我国开始试点运行,截止目前,试点城市已经由15个扩大到了29个。
只有试点的职工医疗参保人群可以参加,不过也有一些地方扩展到了城乡居民参保人。
长期护理险重点解决的是失能人员基本护理保障需求,优先保障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重度残疾人。
经相关医疗机构诊断失能状态持续6个月以上,通过当地部门评估认定后即可享受相关待遇。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失能的评定标准有所不同。
通常标准是: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
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 ;
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 ;
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
2、我们要多交钱吗?
目前,长护险还是探索阶段,国家并不打算过多增加企业和个人负担,但各地经济不同,实行也有差异,但整体来看,费用并不高。
像上海暂时不需个人额外缴费。
像江西上饶收费标准为:100元/人/年,个人就需承担40元,医保统筹基金承担30元,福利彩票公益金或政府补助30元。
3、能报销多少钱?
长期护理险主要用于支付人员护理服务费,支付水平总体控制在70%左右,个人负担30%左右。
03
今后养老就靠它?
人社局统计,“截至2019年6月底,享受长期护理险待遇人数42.6万,年人均基金支付9200多元”。
长护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失能老人的照料需求,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但与其他五险一样,保障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商业保险也要尽量配齐。
我们常说的四大险种都能在一定程度保障失能。
只要疾病或手术符合了条款理赔要求,保险公司就能一次性赔一大笔钱,比如重疾保额买100万,它就赔100万。
我们可以用这100万支付请护工,支付医药费,不用担心拖累子女。
时间不一定会造就一个伟人,但一定会造就一个老人。
当你老了,如何拥有一个体面的晚年生活,是我们现在就要考虑的问题了。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