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欧洲二次疫情影响有限,出口或仍将持稳
发布时间:2020-11-10 07:23阅读:333
l 数据显示,中国10月出口金额2371.8亿美元,同比增长11.4%,超过预期的9.2%,也超过前值9.9%;进口金额1787.4亿美元,同比增长4.7%,低于预期的8.6%,也明显低于前值13.2%。贸易差额大幅回升至584.4亿美元,超过预期463亿美元,也超过前值370亿美元。
- 
		
总体上看,本期外贸数据再超预期,尤其是出口继续明显增长,这也和近期运费以及全球PMI等数据变动相吻合,也是全球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增强的体现。从分项上看,中国在电子、机械等产品方面的优势依然非常明显。进口金额虽然回落,但主要工业原材料维持较高的进口量,反映出国内经济周期依然位于主动加库存之中。而由于中国在目前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以及产能恢复情况,主要出口产品的替代性较低,汇率升值对出口的影响并不大。
 -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外贸总体仍能维持稳定或偏强的表现。全球经济的持续复苏仍是支持出口改善的主要因素。欧洲国家的二次疫情是目前主要的不确定性因素,尤其是多国开始采取新一轮严格防疫措施。但我们认为这一轮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将明显不及前一轮,并且中国很可能在部分行业上替代欧洲国家出口,出口反而增长。此外,我们认为人民币加速上涨将转为震荡,对出口的压力减小。
 
数据显示,中国10月出口金额2371.8亿美元,同比增长11.4%,超过预期的9.2%,也超过前值9.9%;进口金额1787.4亿美元,同比增长4.7%,低于预期的8.6%,也明显低于前值13.2%。贸易差额大幅回升至584.4亿美元,超过预期463亿美元,也超过前值370亿美元。
	
总体上看,美元计价出口金额继续维持强势,明前高于5年均值的同时,边际变动情况显著超越10月季节性水平,剔除基数作用的同比增速略微下降至11.04%。进口金额出现明显回落,边际变动略弱于季节性水平,去年同期基数略有偏高,剔除基数效应之后,同比增速修正至5.42%。海外地区部分受到二次疫情影响,部分行业重新开始依赖中国供应链,是出口回升的重要因素。
	
具体在进口方面。按照贸易方式分类来看,一般贸易、来进料加工和装配贸易、海关监管和保税区贸易同比增速均有所回落,其中海关监管和保税区贸易同比增速略有负增长。边际上看,主要也是海关监管和保税区贸易表现不及季节性,其他两项基本符合季节性。分不同产品看,大豆、初级塑料、铁矿石、铜进口量均维持较快的同比增速,但是原油进口量同比回落至负值。边际上看,原油进口量明显弱于季节性水平,铁矿石进口量则强于季节性水平,其他品种基本符合季节性。工业半成品和制成品方面,汽车底盘进口继续明显增速,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进口增速回落。边际上看,汽车底盘进口超季节性,并且去年同期基数偏低。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主要是前值偏高导致弱于季节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